文 | 林曦 圖 | 互聯網 最近有太多家長咨詢關于孩子的磨蹭問題,在跟他們的交談中,我發現很多家長都誤會孩子了,其實他們口中的孩子并不是故意想磨蹭。跟大家講兩個故事,看看你有沒有也遇到過這樣的難題。 1 不是孩子磨蹭,而是... 葉媽媽說: 我家孩子做什么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
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 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長這么大,也沒見他哪次吃飯快點,每天早上,真的跟打仗一樣,我真的是沒辦法了。 分析: 葉媽媽一直抱怨孩子做事慢,覺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節奏,就給孩子貼上了“磨蹭”的標簽,卻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還是你覺得他磨蹭? 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本來就跟大人不一樣,他們吃飯比我們慢、洗漱比我們慢,不是因為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的能力就僅此而已。 判定孩子是否磨蹭,不應該以家長的節奏為標準,真正的評判標準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建議: 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 2 他不是故意想拖拉,只是... 吳媽媽說: 我家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做作業太慢!人家一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她能拖成兩個小時。 每次寫作業,只要寫的字稍微有點不整齊,她就要擦掉重新寫。前兩天,都晚上10點多了,我看她還沒寫完作業,我一急就說了她,結果把孩子弄哭了。 哎,看著心疼,但不催又不行,不催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時候。我也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就是性子慢。但每次看到她弄到很晚不睡覺,我就壓不住火要說她,說完又后悔,這可怎么辦? 分析: 這孩子不僅是性子慢,更多是因為太追求完美。而這種意識,是家長和周圍的環境無形中施加給孩子的。因為害怕做不到最好,所以孩子沒自信,總是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懷疑。 體現在寫作業上,就是會用橡皮擦一遍遍修正答案;又或者是在考試的時候,總是不確定自己的計算結果,不僅寫不完題,還經常把第一遍算對的題改成錯的。 建議: 對于性子慢的孩子,爸媽們千萬不要催促,不停的催促會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變得更加“完美主義”;你可以先收了他們的橡皮,讓他們學會相信自己。 請別打亂孩子的節奏,尊重他們的“磨蹭”,允許孩子慢慢來。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以上2種磨蹭,你要注意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性子慢,不是你要求過高,那你的孩子就是真的磨蹭了,必須得治!除了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外,家長可通過這些方法治一治孩子的磨蹭。 切斷退路,別讓孩子那么依賴你! 其實孩子磨蹭一部分是由家長的插手造成的,爸媽們總是因為來不及,幫孩子做了很多本該他自己完成的事。 孩子上學來不及了,于是你幫忙整理好了書包; 孩子午休來不及了,于是你幫忙盛好了飯,還順帶夾好了菜; 孩子寫作業來不及了,于是你搶過了孩子手中的家務事... 你插手了孩子的一切,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你。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有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如果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做事只會越來越磨蹭。 為了孩子能在人生中來得及,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解決玩樂需求,讓孩子覺得“快得值” 上面講的是被動型磨蹭,有的孩子卻是主動型磨蹭。說白了,就是孩子故意磨蹭。 為什么?因為孩子是這樣想的:“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還要寫爸媽布置的作業,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我們總是低估孩子的智商,其實孩子很聰明,對于得失心里清楚的很。孩子感覺不到做事快的好處,他怎么快得起來。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留出娛樂的時間。如果孩子完成了學習計劃,那剩下來的時間由他支配;完成得越快,自由時間越多。只有嘗到了高效率的甜頭,孩子才會愿意改掉磨蹭的毛病。 隔斷干擾源,禁止孩子三心二意 之前聽過一句話:“學不進去無非五個原因: 手里有個手機,心里有個逗比,教室里有個傻比,智商不在服務區,窗外還有臺拖拉機。”話糙理不糙,完美概括了孩子作業磨蹭的3大原因:定力差、干擾多、專注能力不行。 對于這類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做: 1、給孩子無干擾的環境。準備一間書房或一張書桌,桌上只能擺放書籍和學習用品。孩子學習時,家長盡量把電視機的音量調低,也不要端茶送水。 2、禁止孩子三心二意。學習時,嚴禁孩子把手機放在身邊,因為大人況且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更別說孩子了。 四項專項訓練,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一分鐘訓練法。要求孩子在一分鐘內,對著課本寫漢字,并且記錄每天寫出的個數,一個星期后給孩子看變化曲線。在鍛煉專注力的同時,給孩子成就感。 ●游戲訓練法。給孩子玩一些智力游戲,比如給幾張圖,讓孩子找不同,也可以玩數獨游戲,都可以鍛煉注意力。 ●聽力訓練法。給孩子讀一串數字,讓孩子復述或者倒敘,可以不斷地增加數字的數量。把數字換成字母,還能鍛煉孩子的聽力。 ●復述訓練法。每天讓孩子把課上的知識點復述給自己聽,這無形中要求孩子上課的時候注意聽講(不過這種方法基本上只適用于低年級的學生,因為知識點較少,且在大部分家長的能力范圍之內)。 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弄清楚孩子磨蹭的原因。原因不同,解決方法也不一樣! 教育是一種守望,就像農民種地,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我們做父母的不能過于急躁,不然只會造成家長和孩子雙方的焦慮。多點耐心,少點脾氣,孩子才會像種子一樣,發芽開花。 來源:掌門1對1(zmlearncom),中小學名師在線輔導,千萬家長的選擇。 |
|
來自: ylchen2008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