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19歲被清華破格錄取,數學僅15分;他嗜書如命,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他的《圍城》被譽為“現代儒林外史”;他與楊絳的愛情,讓人羨慕動容;他曾說,“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也是沒出息的。”今天,先生誕辰106周年,懷念!
![]() ![]() 狂妄的才子 錢鐘書享有“文化昆侖”的美譽。他以數學15分,而中英文全優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外文系破格錄取。在清華大學讀書時,自恃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從不做筆記。 不過,他的狂妄也和他的才氣一樣出名,錢鐘書小時候口無遮攔、常得罪人,為此父親錢基博特地為他改字“默存”,意思是告誡他緘默無言、存念于心。1933年,錢鐘書清華即將畢業,外文系的教授都希望他進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他卻說“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夠資格當錢某人的導師。” 錢鐘書的狂狷是一種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有德識學養、才情膽略,更有精神風骨。 ![]() ▲錢鐘書的字
![]() 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沖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圍城》是錢鐘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錢鐘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對生活深刻的觀察,描寫了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百態,被譽為“新《儒林外史》”。也有讀者笑稱《圍城》是兩性世界的人間指南。 錢鐘書是幽默大師,他健談善辯,舌璨蓮花,雋思妙語,他的文字,讀來常常令人捧腹。 ![]() ![]() ![]() 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圍城》 對于丑人,細看是一種殘忍。 ——《圍城》 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終成眷屬的厭倦,要么苦于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圍城》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圍城》 要人知道自己有個秘密,而不讓人知道是個什么秘密,等他們問,要他們猜,這是人性的虛榮。 ——《圍城》 似乎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當下的生活,忽略許多美好的時光。而當所有的時光在被辜負被浪費后,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感嘆它是最好的。 ——《圍城》 最初,約著見一面就能使見面的前后幾天都沾著光,變成好日子。 ——《圍城》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淨的刺,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圍城》 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必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交作朋友。 ——《圍城》 有人失戀了,會把他們的傷心立刻像叫化子的爛腿,血淋淋地公開展覽,博人憐憫,或者事過境遷,像戰士的金瘡舊斑,脫衣指示,使人驚佩。 ——《圍城》 從前愚民政策是不許人民受教育,現代愚民政策是只許人民受某一種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圍城》 目光放遠 ,萬事皆悲。 ——錢鐘書 女人有女人的聰明,輕盈活潑得跟她的舉動一樣。比了這種聰明,才學不過是沉淀渣滓。說女人有才學,就仿佛贊美一朵花,說它在天平上稱起來有白菜番薯的斤兩。真聰明的女人決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懶。 ——《圍城》 把忍受變成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最大勝利,靈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 ——錢鐘書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寫在人生邊上》 有許多都市女孩子已經是裝模作樣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許多女孩子只是渾沌癡頑的無性別孩子,還說不上女人。 ——《圍城》 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時髦,鄉氣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國裁縫仿制的西裝。 ——《圍城》 你要永久,你該向痛苦里去找。不講別的,只要一個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約不來的下午都能使你嘗到什么叫做“永久”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這里,留戀著不肯消失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錢鐘書與楊絳 《圣經》有言:“有的時候,人和人的緣分,一面就足夠了。因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文壇伉儷錢鐘書和楊絳的愛情便應了這句話。1932年早春,在清華大學古月堂門口,兩人初次偶遇,楊絳覺得他眉宇間“蔚然而深秀”,錢鐘書被她“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脫俗吸引,一段曠世情緣自此開始。 ![]() 錢鐘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 ![]() ▲楊絳與錢鐘書早年留影 ![]() 縱然斯人皆已逝,而他們的深情依舊在歲月的輪回中靜水流深,生生不息。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