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把拳術和導引、吐納相結合。我國古代的導引和吐納,源遠流長,陳式太極拳把手、眼、身、步法的協調動作,與導引、吐納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使太極拳成為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對于增強人們的體質,提高拳術技巧,是一種創造性的發展。 ⑵螺旋纏絲式的纏繞運動,動作呈弧形,連貫而圓活,符合力學和經絡學說的原則。螺旋纏絲式的纏繞運動是陳式太極拳的核心與精華所在。陳式太極拳結合力學和經絡學說,采用螺旋纏繞的運氣方法及其順、逆纏等伸縮旋轉運動,要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氣宜鼓蕩”,“氣遍身軀”內氣發源于丹田,以腰為軸,微微旋轉使兩腎左右抽換,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動,布于周身,通任、督(任脈、督脈),練帶、沖(帶脈、沖脈),達于四梢,復歸丹田。 ⑶剛柔相濟,快慢相間。陳式太極拳要求軟似棉花硬似鐵,外如處女內如金剛;慢而不散,快而不亂,故剛柔相濟,快慢相間。 ⑷松活彈抖,震腳跳躍。陳式太極拳素有“騰挪乘虛任意入,彈抖發力一瞬間”的獨到之處。 ⑸外似處女,內似金剛。陳式太極拳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以內氣催動外形,不用僵力,著重于下盤鍛煉,足下生根,轉髖靈活,疏通氣血,立身中正,八面支撐,不遇敵則已,若遇勁敵,則內勁猝發,如迅雷烈風,故外似處女,內似金剛。 ⑹實戰性的技擊運動。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絲勁,創新了雙人推手的競技運動和粘隨不脫、蓄發相變的刺槍術以及八桿對練基本練法,開辟了一條簡便易行,提高技術的途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