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為何重要?因為成交量蘊含了豐富的市場信息。在本節中,我們就來看看這貌似簡單、實則豐富的量能背后究竟隱藏了何種信息。 所謂的成交量,其實從字面意思理解很簡單,就是成交的金額,股票中成交的手數。我們經常說做這股票做了多少個千萬,做個股購買了多少手股票。其實成交量就是金額與個數的組合。 一、成交量體現了多空交鋒力度 成交量是多空雙方交鋒力度的直接體現。放大的量能說明多空雙方交鋒較為激烈,縮小的量能則說明交投相對冷淡。在把握市場狀況、預測價格走勢的過程中,了解多空雙方的交鋒力度大小是至關重要的。在典型的位置區,“多空雙方交鋒緩和”與“多空雙方交鋒激烈”可能反映了完全不同的市場內涵。此時,僅從價格走勢形態中難以覺察到這種變化,量能就成為投資者研判、決定的關鍵。 二、成交量體現了籌碼的供求關系 股票的籌碼掌握在持股者手中,但持股者會有賣股離場的意愿,場外持幣者則會有買股的意愿。當這些股票籌碼具備了很好的保值、增值性,或是市場預期個股后期會漲時,持股者就會有惜售情緒,而持幣者只能通過推升股價,以高價來獲得籌碼。這時的籌碼就處于明顯的供不應求狀態。此時,利用成交量的大小,可以了解到這種“供不應求”的程度。如果股價快速上漲,而成交量卻放大不明顯,說明市場需求籌碼的力度遠強于市場供應籌碼的力度,這是一種看漲的標志。當由于某些原因股票出現嚴重的供求失衡時,體現在股價上便產生了漲停板或跌停板,由于封板的形態不同,這時的成交量特點分別是出現放量或縮量。同理,還可以結合價格走勢來解讀籌碼的其他供求關系。 三、成交量反映了市場的人氣 股票市場是一個資金驅動型市場,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驅動,股市及個股難有大行情。而資金的出入力度就體現在成交量上,持續活躍的成交量帶來的是持續活躍的資金流。沒有一定的成交量來保證,股票市場便猶如一潭死水、很難拍打出激動人心的浪花。 成交量較大,說明市場交投較為活躍,買方與賣方的入場規模較大,較大的成交量既是市場人氣旺盛的體現。也是市場高效率的體現;反之,較小的成交量則是市場較為冷淡的體現。在交投冷淡的市場中,只有少量的投資者從事買賣交易,此時由于沒有充足的投機盤充當市場的潤滑劑,股票交易的流通性大打折扣,價格走勢也難有行情。 四、成交量在高位區域的多頭市場和空頭市場有著不同的表現。 在多頭市場,大盤指標往往會出現放量上漲的趨勢,這時候說明主力已經使出最大的力氣來推著股票上漲,這時候一定要十分的謹慎,因為主力的資金跟人的力氣一樣總有精疲力盡的時候,第二天可能就沒有大的資金投入其中,這時股票的價格將會回調,物極必反,就算大盤還處于一個多頭市場,但是上升太快至少會出現短暫性的回調。從成交量中我們需要注意,因為放量上漲很大可能是主力設下的陷阱,通過急速上漲吸引投資量,然后自己悄悄出貨。 在空頭市場如果指標在高位,大盤指數和股票價格都有了很大的幅度的提升,而成交量卻提不起來,這說明發生了量價背離,大盤或者股價都有可能會回調。 和上一條一樣股票指標在高位,大盤指數和股價都是巨量不長或者橫盤整理的時候,這是量價背離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我們同樣需要注意,股票在量價背離后必改變,這是一個恒定不變的真理。 如果股票在高位,大盤和股票價格都急劇的下跌,這是就是主力準備出貨的標志,如果不想被深套,只有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五、成交量在低位區域的市場也有著不同的表現。 當成交量急劇的萎縮,指標也在低位,股票價格到了最近一段時期的最低時刻,而且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說明現在就是在低位,我們可以果斷的建倉購買股票,因為股票的價格始終在波動,跌久了就會漲 ,漲久了就會跌。就像天下一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當指標在低位,大盤或者股票價格放量上漲的時候,這是一個買入的好時機,因為在這個時候,主力和大戶們將要介入其中,底部慢慢吸籌,將會帶著股價放量的上升,這時介入一定要果斷,因為大戶的腳步是不會等我們的。 當指標在低位,第二天早盤下跌,這個時候我建議做短線的趕緊下手,因為在短期內股價可能會有一個大的上漲,長期的想要介入,得謹慎,后期不可預測,可能是莊家的空頭陷阱,先給予一點糖你吃,后期給你的都是苦頭。 六、如何從成交量發現“超級黑馬” 主力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說明主力吸籌較為堅決,明顯控盤。當然主力吸籌的動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并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蹤可覓。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成交量均線。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于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應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因為,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成交量堆積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察對象,它對于判斷主力的建倉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剛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個密集成交區域,股價要突破該區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為主力重要的建倉區域,往往可以在此處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籌碼。所以,那些剛剛突破歷史上重要套牢區,并且在以下區域內累積成交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就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實力遠勝于以往,其建倉成本亦較高,如果后市沒有較大空間的話,大資金是不會輕易為場內資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積成交量并不大,即所謂“輕松過頂”,則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為,由于籌碼已有大量積累,使得拉抬較為輕松。盡管這并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不能創出新高,但無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時需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股市整體走勢趨弱時尤其需要謹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開始建倉后,某一區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則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越靠近這一區域,因為無論是真實買入還是主力對敲,均需耗費成本,密集成交區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區,累積成交量和換手率越高,則主力的籌碼積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實力也較強,此類股票一旦時機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鳴驚人,成為一匹“超級大黑馬”。 |
|
來自: highoo > 《網易-拯迪解釋&華爾街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