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全世界新發癌癥患者20%在中國,癌癥死亡患者24%在中國,目前結直腸癌發病率在中國惡性腫瘤發病排名中位列第三,并呈逐步上升趨勢。 中國大腸癌發病率明顯上升
結腸癌和直腸癌統稱為結直腸癌或大腸癌。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中國五大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中有四個是消化道腫瘤。其中胃癌、食管癌、肝癌的發病均趨于平穩,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則呈明顯上升趨勢。甚至有專家認為,結直腸癌發病率上升迅速,不久的將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可能超過肺癌及胃癌,成為癌癥榜首。
除發病率明顯上升外,結直腸癌還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調查結果顯示,處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的白領人群中結直腸癌發病率上升尤其明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指出,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增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飲食結構的改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成為主流,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明顯缺乏。高動物脂肪飲食致癌的原因可能為:1)致癌物質多為脂溶性,飲食中攝入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及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2)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腸腔中高濃度的膽汁酸具有促癌作用。 預防大腸癌,每天要做什么?
個人遺傳因素的影響無法改變,但大多數的結直腸癌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來預防。近日美國的權威癌癥營養專家給出了六個預防結直腸癌的方法,可以幫助公眾降低結腸癌風險。
為何膳食纖維總是“吃不夠”?
從美國專家的推薦中不難看出,膳食纖維攝入的增加能夠有效降低結腸癌風險。我國大腸癌流行調查同樣顯示,凡吃粗糧多的地區,大腸癌發病率低,反之發病率高。目前醫學上認為,膳食纖維有較強的吸水性,可增加糞便的體積,使糞便成形利于排出,從而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減少致癌物與腸壁的接觸,降低腸道中的致癌物質的濃度,最終降低了發生結腸癌的風險。
常見食品中膳食纖維含量
那么,膳食纖維究竟每天要吃多少才能夠預防大腸癌呢?國際上推薦每日攝入膳食纖維為25-35克。按照常見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計算,每天需要吃的蔬菜重量約為6-8斤,香蕉4-6斤。
(點擊可查看大圖) 相比于吃那么多蔬菜和香蕉,膳食纖維補充劑可能是更明智的選擇。近年來,膳食纖維中的菊粉類產品(如百蘭多)日益受到重視,其具有高度可溶性和可發酵性,但無可溶性纖維的黏滯性,可選擇性促進健康腸道菌群形成并從生物屏障角度防止感染,減少有害物質與腸黏膜的作用從而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相比多數不溶性膳食纖維令人難以接受的粗糙口感,菊粉具有食品工業上一種代糖品的“雙重身份”,本身淡淡的微甜口味,使其容易被任何人群所接受。 歡迎投稿到小編郵箱:liushiyi@yxj.org.cn 來稿郵件主題為:【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
|
來自: CHENGUOQIANG_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