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個人微信號:13949036361,注明來源,即可加入景區老板群、旅行社群和旅游職業經理人群內。和旅游專家,業內大咖一起暢聊旅游界 如需景區托管,可直接在后臺留言! 18年前,清明上河園“誕生”。從此,中國多了一座以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復原再現的大型宋文化主題公園。 18年后,清明上河園發展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旅游知名品牌、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成為開封乃至河南旅游的一張名片。 如今,它像一只羽翼漸豐的雄鷹,雄視天下,振翅欲飛,再展宏圖,以其雄才大略和雄厚實力,追逐著更大更強的企業夢想。 “回顧清園18年的發展歷程,我們行走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文化創新。創新,是清園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創新,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希望所在!”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旭東說。 曾經無數次采訪過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旭東,每次見到他,總能有許多意外的收獲和新的啟發。 他雖然溫和謙遜、舉止儒雅,但言語之間充滿著激情。說起清明上河園的經營之道和未來發展,周旭東總有講不完的新思路、說不完的新點子。 清園人之所以總是激情滿懷,應該源于不斷創新帶來的不竭動力!在這里,就讓我們通過對周旭東的采訪,探尋清明上河園的成功之道,回顧清明上河園的創新之路,展望清明上河園的美好前景吧! 回顧清明上河園18年的發展歷程,對于自始至終伴它成長的周旭東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回憶它走過的每一段路程,對周旭東來說就像昨天。 從風華正茂、懷揣夢想來到清園,從景區的建設、營銷策劃再到市場經營,周旭東一干就是18年!歲月在臉上留下印跡,但他仍是以年輕態投入工作,總是那般熱血沸騰。無論是談及景區的過往還是景區的未來,尤其是談到文化創新的話題,他總是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談到激動之時,語速往往不自覺地加快。 時間撥回到18年前,清明上河園所在地塊還是一片荒蕪的工地。1998年5月,作為海南置地集團高管的周旭東接受集團調令來到開封,接下了到清明上河園擔任總經理的重任。 “當時全國各地上馬的主題公園真不少,我此前沒有做過旅游行業。既然集團讓我來做這個主題公園,我就得想法把它做好。當時,一切剛剛開始,工作千頭萬緒,從哪兒做,怎么做,我心里也沒有譜。但有一點我是自信的,那就是,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好開封的文化資源和地緣優勢,我們就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回想起當初來到開封時的心情,周旭東記憶猶新。 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藍圖中的北宋街景漸現眼前,熱火朝天的工地讓人看到了開封旅游業的希望。面對著建起的清明上河園,周旭東想,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的就是當時作為北宋都城的開封,這是經營清明上河園的最大優勢。這種歷史文化優勢和地緣優勢無可比擬,更不可復制。那么,景區建好之后,與其讓游客來看冷冰冰的建筑,何不讓大家來看生動的歷史再現?本著這個原則,他提出了“活化景區”的嶄新理念,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于是,當清明上河園施工建設、園林綠化之時,店面招商就開始了,演員和員工招聘培訓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1998年10月28日,清明上河園開門營業。350畝的景區里,綠柳依依,虹橋如畫。汴河之畔是喊著號子的纖夫,勾欄瓦肆里有古韻悠悠的吆喝聲。玻璃畫、葫蘆烙、面人、噴火、踩高蹺……民俗風情、市井文化,這活化的歷史場景一下子吸引了無數游客。開業當天就擁進上萬名游客,開業當月清明上河園的收入就有300多萬元。到了第二年年底,清明上河園的財務報表上給出了1000多萬元的驚人數字。而這個數字,比當時開封市所有景區一年的門票收入還要多。2008年,清明上河園實現旅游收入6000萬元;2009年突破7000萬元,在河南景區中排名第四,僅排在云臺山、少林寺、龍門石窟之后;2011年,該景區收入邁入“億元俱樂部”;2014年,游客接待量達226萬人次,收入2.02億元……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興起了一股興建主題公園熱潮,全國各地大興土木,轟轟烈烈。不久,由于盲目投資和管理缺失,這些主題公園大多陷入困局。當時,有調查數字顯示,第一代主題公園中,70%以上虧損,盈利的不足10%。如今這些主題公園大多已不復存在,而清明上河園是其中極少數存活的樣本之一。 若問清明上河園走出的第一步成功在何處?創新,無疑是最佳答案。 “清明上河園早期的主題定位僅僅是籠統的《清明上河圖》再現景區,但具體如何表現、如何經營都是一片空白。我們充分發揮想象空間,提出了‘活化歷史’理念,首次在河南引入情景劇目演出。游客不但可以去觀賞,還可以去觸摸、去感受、去體驗、去參與。這一步,現在看來走對了。”時至今日,談到當時的創新理念,周旭東仍忍不住感嘆。 周旭東指出,活化景區的概念不是靠孤零零的幾個節目,而是把開封的歷史文化貫穿于旅游全過程之中,把文化脈絡和靈魂展現出來,讓游客穿行于歷史之間,身臨其境,完全將自己置身于北宋王朝和市井文化之中。 夜幕降臨,對于大多數景區來講應該到了關門謝客之時,而在此刻,清明上河園工作人員卻在忙著迎客:大門內外,華燈初上,人流如潮,身影綽綽;三五成群的游客有說有笑,步履匆匆,穿過大門,直奔園內景龍湖區…… 傍晚時分的這番景象之所以出現,正是因為園內有了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 如果說,清明上河園二期為景區發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增加了景區的看點,那么,從2008年開始在二期皇家園林景區上演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則讓清明上河園如虎添翼、名聲大振,不但白天景區游人如織,夜晚園內人氣依然不減。 2005年9月,清明上河園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從此翻開了清明上河園建設史上嶄新的一頁。經過20多個項目的策劃、定位、挖掘、打造,清明上河園這座宋文化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再次得以豐富,占地面積擴大到600畝,包括了民俗文化和皇家文化等眾多內容,成為全景式反映北宋文化的中國最大的主題公園。通過恢復女子馬毬、蹴鞠表演、水上秋千、斗雞、皇家皮影、水上傀儡、水上競標、大宋游藝等宋代游樂項目,清明上河園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古代娛樂集中表現地。 緊接著,從立體展現宋文化特色為出發點,清明上河園投資1.35億元,成功推出了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這部氣勢磅礴、場面宏大、由700多人參加演出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推出后,立即在游客中贏得了良好口碑,觀眾數量不斷增加,甚至一度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了解情況的人知道,這場演出從排練到演出,僅僅用了半年!如今,經過多次修編改版、精心打磨,這場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已成為清明上河園的一個新亮點! 當時,對于絕大多數觀眾來講,“實景演出”還是個未曾聽說的詞匯。《大宋·東京夢華》的出現,讓“實景演出”隨著這臺晚會的名字不脛而走。整個演出,讓人仿佛置身于夢幻般的仙境之中,坐在昔日東京開封故地,隨著場景的變化和音樂的起伏,去回味北宋那個輝煌的年代。“實景演出”從2005年開始構思,2006年思路成熟,2007年4月進入策劃、運作和實施階段,當年10月開始試演,好評如潮。 如果說游客白天在清明上河園中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版的“東京”,那么,游客晚上在清明上河園中看到的則是一個夢幻版的“東京”。《大宋·東京夢華》的演出運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制造了炫彩的燈光、如夢的煙霧,構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古典畫卷。 清明上河園二期是按照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的意境進行設計建設的,將北宋皇家園林植入其中。《大宋·東京夢華》正是借助這些皇家園林實景,展現了特殊的藝術效果:景龍湖周邊的亭臺樓榭、水系橋廊,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古典實景劇場。國內一流的燈光和音響設備,營造出多彩的視覺空間和至真至美的聽覺震撼。身臨此境,靜靜品味宋詞獨特的文化美和意境美,觀眾便會得到一種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 說到開封的旅游業,人們都有這樣的印象:每年來開封的游客可謂絡繹不絕,但特點是上午來得多、下午走得多,白天游客多、晚上游客少,以至將開封旅游逼進了“人氣旺,收入少”的窘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4年,開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夜游開封”這個旅游項目。但怎樣把開封深厚的底蘊、豐富的資源展現出來?怎樣才能讓游客在開封享受和領略到古都文化?人們只是感覺開封應該打造一個這樣的文化產品,但至于如何選題、如何操作,心中并沒有數。隨著清明上河園策劃、制作的《大宋·東京夢華》逐漸浮出水面,“夜游開封”翻開了新的一頁。 “從門票收入和觀眾對這場演出的反響來看,已經超出我們的預期。”說到演出效果,周旭東難掩內心激動,“就河南旅游而言,洛陽有龍門,登封有少林寺,‘三點一線’,西重東輕,開封市僅靠現有景點很難留住客人過夜,旅游產業鏈無法形成。因此,在《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推出之前,開封市一直在尋找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發力點’,但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產品來做。從實景演出中,開封市找到了文化與旅游的契合點,也看到了開封復興的希望。”周旭東說。 談到《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的成功,周旭東的話題又轉到了文化創新。“清明上河園的實景無法復制,北宋文化是只有我們開封人才可以壟斷的文化資源。《大宋·東京夢華》的成功再次說明,我們用無法復制的優勢贏得了觀眾!”周旭東說,《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為清明上河園找到了很好的經濟增長點,為開封市旅游收入做出了貢獻。同時,為開封市安排了眾多就業崗位。在參加演出的700多名人員中,90%都是本地演員,除了100多名專業演員,比如馬隊、雜技、舞蹈演員等,其余的都是學生等兼職人員,園內不少工作人員、商戶也參加了演出。 清明上河園游客人數的不斷刷新,不但沒有讓清園人止步不前,而是更加激發了清園人追求創新的激情。2013年10月1日,清明上河園斥資打造的大型英雄實景秀《岳飛槍挑小梁王》,以電影拍攝的手法震撼上演,其激烈的馬戰、震天的炮聲、巧妙的特效著實讓游客大開眼界,公演后幾乎場場爆滿。為了占座,很多游客甚至提前40分鐘入場等候。該劇目在原有馬術競技類劇目的基礎上進行全新創作,利用耳熟能詳的岳飛故事來演繹岳飛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成為支撐清明上河園白天演出劇目的核心產品。該演出利用戰馬、揚沙、炮戰、飛箭,全景式的電影表現,現代影視高科技手段,讓游客夢回千年前宏大的古戰場,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的極度震撼。多個火炮炸點,加上煙霧、威亞的運用,讓觀眾充分感受到了演藝創新帶來的視覺震撼。對此,周旭東認為,清明上河園是一個靠文化創新安身立命的企業,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推出讓游客滿意的新產品,才能持續發展。 《岳飛槍挑小梁王》帶給清園人的欣喜,并沒有讓他們因陶醉而停止創新的腳步。2014年9月,又一個經過精心準備的大型水戰劇目《大宋·東京保衛戰》與觀眾見面。劇目中,古代兵器的展示、震耳土炮的轟鳴、戰火紛飛的場面,讓觀眾贊不絕口,流連忘返。這場水戰劇目和《岳飛槍挑小梁王》《包公巡視汴河漕運》《梁山好漢劫囚車》《大宋·東京夢華》等大型優秀劇目互為補充,形成了中原首個實景演藝集群,為清明上河園打造國家精品景區奠定了良好基礎,更為持續提升、強化科技對旅游的引領找到了更加有力可靠的支撐。 “繼大型英雄實景秀《岳飛槍挑小梁王》之后,我們再次與專業策劃團隊合作上演鴻篇巨制《大宋·東京保衛戰》,就是通過科技、影視等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為游客打造一臺中國旅游景區白天最好看的水上大片,以此來強化景區演出對游客的核心吸引力,也是我們進行演藝創新的嘗試。從目前情況看,達到了預期效果。”談及清明上河園不斷通過演藝拓展打造景區核心競爭力的話題時,周旭東說。 “清園股份”,是今年6月才在股市上出現的一個新詞。乘著新三板上市的東風,清明上河園又開始了新時期的展翅高飛。 5月16日,對清明上河園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日的股市大盤走勢圖上,赫然跳出了“清園股份”這只新股。在北京舉行的掛牌儀式上,來自中原大地的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河南首家登陸新三板的旅游景區。 “‘清園股份’作為河南旅游企業第一股,走過了一條比較艱難當然也可謂是輝煌的道路。清明上河園成功登陸新三板之后,進入了一個更大的資本市場,更能夠推動我們快速發展。讓我們走出開封、走出河南,在全國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通過投資控股、托管等形式,把我們的旅游產業做大做強。”說到“清園股份”成功登陸新三板,周旭東心里明白,這對國家5A級旅游企業、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而言,是一個標志,更是一個起點。 “從企業的視角看新三板,企業到新三板掛牌無疑是為了融資,但掛牌之后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和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也是我們能夠切實感受到的。”周旭東說。掛牌新三板之后,人們對企業的價值有了新的評估,給了企業更多動力、機會、空間去開拓新的市場、發展新的事業。在彰顯品牌效應,為我們實現價值變現、股權融資、定向增發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投資人,為我們進一步開拓旅游市場、做大做強企業提供了機遇,也為我們加強合作、開拓市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那么,增資擴股后,清明上河園如何才能依靠清園品牌、人才資源優勢進一步打造清園文化品牌,參與資本市場運營呢?周旭東介紹說,對于清明上河園這個品牌而言,經過18年的經營,已經做成一個具有獨特文化優勢、特殊地緣關系的品牌項目,具有不可復制性。下一步,清明上河園要用高科技打造好三期項目,把清明上河園打造成中部地區兩日休閑游的旅游目的地。如果說一期做的是宋文化再現、二期做的是通過電影拍攝手段進行的實景再現,那么三期做的就是具有刺激性、震撼力的多媒體、高科技項目。這是供給側改革的需要,更是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作為三期內容,首先要做好高科技演藝等項目,開發高科技劇場,運用全息投影高科技手段打造再現大宋王朝歷史文化的《盛世趙宋》演藝項目,進一步滿足清明上河園游客年輕化的需求。其次要打造擁有300多間客房、可容納600~700人的驛站民宿聚落群,以充分滿足游客留宿、賞夜景的需求。周旭東介紹說,三期的這些高科技項目比二期劇目更驚險刺激,高科技含量更高,其中的飛行影院、黑暗騎乘、環幕4D、高科技劇場、機器人餐廳等項目正在積極運作中。而這些項目絕大多數是室內項目,建成后能夠在最大可能地利用現有土地的前提下不受季節和天氣的影響,為游客提供長年服務。 周旭東說,在對外合作方面,清明上河園目前正在和一家集團公司洽談投資事宜。該公司專門從事景區的投資、兼并、控股、托管等業務,將清明上河園的管理理念運用到更多景區。他說,等到時機成熟,清明上河園會考慮在黃河開封段建設懸河項目,建設黃河小鎮。通過資金注入和文化注入,將這些項目中蘊含的明清到民國的文化內涵作進一步挖掘、開發和利用,并將其申報成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縱觀全國各地景區,有的是有說頭沒看頭,有的是有看頭沒玩頭。真正能夠做大做強的景區,是那些有說頭有看頭,又有玩頭的。讓游客覺得清明上河園好玩,在清明上河園玩好,這才是我們在現有場地上建好三期項目的初衷。同時,借助上市帶來的資本與管理優勢,與更多公司攜手合作,通過兼并、控股、托管等方式實現共同經營、共同發展,也是拓寬我們經營渠道的另一條途徑。通過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不但可以把我們的企業做得更大更強,還可以實現清明上河園的可持續發展,從而讓企業實現集團化經營、多業態發展,實現多元化、規模化經營。通過不斷創新實踐,合作共贏,實現我們更大的夢想。”說到這里,周旭東臉上綻放出會心的微笑。 文章作者:開封日報田宏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