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是利用多普勒效應原理,來探測心血管系統內血流的方向、速度、性質、途徑和時間等血流動力學信息。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分為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CDFI)和頻譜多普勒技術兩大類,后者又包括脈沖多普勒(PW)和連續多普勒(CW)。 (一)多普勒超聲基本原理 多普勒原理由奧地利物理學家Doppler于1842年首次提出。 聲學多普勒效應指聲源與接收器相互接近時聲頻增加,而兩者相互遠離時聲頻減小。 當聲速、發射頻率和聲束血流夾角相對不變時,超聲頻移與血流速度成正比。 實際工作中,聲束與血流之間可能存在一定角度,影響計算結果,為了減少誤差,應盡量使聲束與血流平行,并可使用儀器的角度校正功能。 (二)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 一般在二維切面超聲心動圖的基礎上進行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和頻譜多普勒測量。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通常以紅色代表朝向探頭方向的血流,藍色代表背離探頭方向的血流,色彩越鮮亮代表血流速度越快。臨床上主要用于觀察正常心腔內血流,檢出各種異常血流的起源、走行方向和性質。 脈沖多普勒定位準確,但最大探測速度較小。臨床上主要用于探測靜脈、房室瓣和半月瓣口血流頻譜。 連續多普勒能測定高速血流,但采集聲束方向上的所有頻移信號,無法準確定位。臨床上用于測定心內瓣膜狹窄或反流以及心內分流的速度和壓差。 (三)正常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1.腔靜脈(圖1-1-3-1) 圖1-1-3-1下腔靜脈血流 A: 下腔靜脈和肝靜脈彩色多普勒血流;B: 下腔靜脈多普勒頻譜 下腔靜脈檢查多采用劍下四腔切面、劍下雙房上下腔靜脈切面,上腔靜脈探查多采用胸骨上窩主動脈弓短軸切面、劍下四腔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 胸骨上窩主動脈弓短軸切面上腔靜脈內血流方向背離探頭,顯示為藍色血流束;劍下四腔切面上腔靜脈內血流朝向探頭,故顯示為紅色血流束進入右房。 劍下四腔及右肋緣下縱行掃查下腔靜脈內血流均背離探頭,故彩色多普勒顯示藍色血流束注入右房。 下腔靜脈為典型三相靜脈血流頻譜,由負向的S峰、D峰及一較小的正向波a峰組成。其測值受呼吸影響較大,吸氣時血流速度加快,呼氣時則減低。 2.右心房、三尖瓣和右心室流入道(圖1-1-3-2) 圖1-1-3-2 三尖瓣口血流 一般取四心腔切面、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長軸切面和胸骨旁主動脈短軸切面。 舒張期均可見紅色血流束自右房經三尖瓣口進入右室。 三尖瓣口血流頻譜與二尖瓣相似,為舒張期E、A正向雙峰窄帶血流頻譜,幅度較二尖瓣低。吸氣時三尖瓣口血流速度加快,呼氣時則減低。 3.右室流出道 選取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長軸切面和劍下大動脈短軸切面進行觀察。 在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長軸切面,收縮期肺動脈瓣開放,彩色多普勒顯示蘭色血流束自右室流出道經肺動脈瓣口進入肺動脈。 探查右室流出道血流頻譜應將取樣容積置于肺動脈瓣的右室流出道側,頻譜呈負向三角形窄帶頻譜,幅度較低,上升支下降支均較圓鈍。 4.肺動脈瓣和肺動脈主干(圖1-1-3-3) 圖1-1-3-3肺動脈瓣口血流 A: 肺動脈彩色多普勒血流;B: 肺動脈多普勒頻譜 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長軸及劍下主動脈短軸切面可顯示肺動脈瓣,一般僅能顯示前瓣及左瓣,而右瓣則不能顯示。 在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長軸切面,收縮期肺動脈瓣開放,彩色多普勒顯示蘭色血流束自右室流出道經肺動脈瓣口直抵分叉處,舒張期肺動脈瓣關閉,肺動脈腔內無血流信號。 取樣容積置于肺動脈瓣開放瓣尖水平,收縮期肺動脈血流頻譜呈負向三角形窄帶波形。肺動脈收縮期血流速度正常值60~90 cm/s。 5.肺靜脈和左心房(圖1-1-3-4) 圖1-1-3-4肺靜脈血流 A: 肺靜脈彩色多普勒血流;B: 肺靜脈多普勒頻譜 觀察左房通常采用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主動脈短軸切面和心尖心四腔切面。經胸單一切面完整顯示四條肺靜脈有一定困難,需多切面結合觀察。 在心尖四心腔切面,舒張期二尖瓣開放,彩色多普勒顯示紅色血流束自左房經二尖瓣進入左室,收縮期二尖瓣關閉,左房腔內僅于上壁肺靜脈入口處見少許暗紅色血流信號顯示。 經胸檢查心尖四腔切面右上肺靜脈血流方向與掃查聲束平行,其他肺靜脈分支與聲束夾角過大,故常采用右上肺靜脈測量其血流速度。 正常人肺靜脈血流頻譜為三相波,收縮峰(S)和舒張峰(D)分為正向波,心電圖P波之后可見一小的負向波(Ar),負向波由心房收縮導致肺靜脈血流短暫倒流所致,正常人D峰與S峰大致相等,速度一般在40~80 cm/s。歲的正常人,>40 歲者S峰略高于D峰。 6.左心室流入道和二尖瓣(圖1-1-3-5) 圖1-1-3-5二尖瓣口血流 A: 二尖瓣口彩色多普勒血流;B: 二尖瓣口多普勒頻譜 通常采用左室長軸切面,左室短軸切面和心尖四心腔、兩心腔切面進行檢查。 在心尖四心腔切面上,彩色多普勒顯示舒張期一寬闊明亮的紅色血流束自二尖瓣口進入左室,近瓣尖處顏色最鮮亮。 探查二尖瓣血流頻譜一般選取心尖四腔切面和心尖左室長軸切面。取樣容積置于二尖瓣瓣尖左室側。 舒張期二尖瓣血流頻譜呈正向雙峰波形,第一峰(E峰)較高,是心室舒張早期快速充盈所致;第二峰(A峰)較低,是心房收縮心室緩慢充盈所致。 7.左室流出道 心尖五腔切面及心尖左室長軸切面是觀察左室流出道血流的較好切面。收縮期主動脈瓣開放,彩色多普勒示藍色血流束自左室流出道經主動脈瓣口,一直延續到升主動脈腔內。 取樣容積置于主動脈瓣下左室流出道內可探及收縮期負向血流頻譜,呈楔形,與主動脈瓣口血流頻譜類似,但上升支速度及速度峰值可能略低。 8.主動脈瓣和主動脈(圖1-1-3-6) 圖1-1-3-6主動脈瓣口血流 A: 主動脈瓣口彩色多普勒血流;B: 主動脈瓣口多普勒頻譜 觀察主動脈瓣通常采用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和主動脈短軸切面、心尖五腔切面和心尖左室長軸切面。 心尖左室長軸及心尖五腔切面顯示收縮期主動脈瓣開放,左室射血入主動脈,血流方向背離探頭,藍色血流信號充滿左室流出道與主動脈,舒張期升主動脈內一般無血流信號。 測量主動脈瓣口血流頻譜一般選取心尖五心腔切面,取樣容積位于主動脈瓣開放的瓣尖水平,取樣線與血流方向平行。主動脈瓣口及升主動脈血流頻譜均呈收縮期單峰窄帶波形。 探查升主動脈通常選取左室長軸切面,觀察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選取胸骨上窩主動脈弓長軸切面。 胸骨上窩主動脈弓長軸切面,升主動脈腔內充滿紅色血流信號,降主動脈腔內為藍色血流信號,主動脈弓則由于血流方向與聲束垂直而無血流信號。 主動脈腔內血流頻譜與主動脈瓣口血流頻譜相似。胸骨上窩探查時升主動脈為正向血流頻譜,降主動脈為負向血流頻譜。 9.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 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TDI)使用' 低通濾波器 '濾除了血流產生的高頻信號, 只允許心臟組織結構運動產生的低頻信號通過,從而實現心肌的運動信號的顯示,為臨床評價心臟局部和整體功能提供了一種新的安全、簡便、無創的檢測手段。 TDI有三種顯示模式,分別為速度圖、加速度圖和能量圖,常用速度圖(圖1-1-3-7)。 圖1-1-3-7組織多普勒成像 A: 二尖瓣環組織多普勒頻譜;B: 二尖瓣環組織多普勒曲線 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按成像方式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 定量組織速度成像 (Q-TVI)可定量分析局部心肌各個時相的運動速度; (2) 組織追蹤成像 (TTI)可評價心肌長軸方向上的位移; (3) 組織同步顯像( TSI )用達峰值流速時間來進行彩色編碼,在二維圖像上即可直觀反映心肌運動延遲的情況; (4) 應變(strain)和應變率成像(SRI),心肌應變是指心臟在外力作用下心肌長度的變化,應變率是指形變發生的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的應變。SR相對不受心臟擺動和牽拉的影響,能較好地反映心肌局部功能的變化。 近年來,隨超聲技術不斷發展,TDI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 (1) 評價心肌整體和局部功能,包括收縮和舒張功能; (2) 在冠心病中,可早期敏感的檢出心肌缺血和/ 或梗塞節段,并進行定量分析,與負荷超聲心動圖相結合有助于存活心肌的檢出; (3) 可用于心律失常的評價,包括觀測心室心肌電興奮與機械收縮的關系,檢測室性心律失常異位起搏點和預激綜合征旁道等; (4) 用于心衰患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的術前病例選擇、術中監測和術后療效評價以及程序調控; (5) 評價各種心肌病的局部心肌病變所導致的功能異常; (6) 還可應用于心臟移植排異反應的早期征象―舒張功能減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