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從來都不是法西斯主義者,但他是一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和愛國者,他的所作所為已經成為歷史而無法改變,關于他的評價卻還眾說紛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人對他的仇恨不亞于2001年后的本拉登,1943年,羅斯福直接下令“干掉山本”(Get Yamamoto),這一年美國人取得的最振奮人心的勝利就是擊落了他的座機。可在戰后,很多美國人認為他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反戰人士,是日本帝國少有的具有清醒頭腦的一流人才。 真實的山本五十六復雜而又簡單,只要理清他人生的脈絡,便可對他走向輝煌和死亡的道路有所了解。 早年生活1884年4月4日,新瀉縣長岡市的一名小學校長高野貞吉老來得子,他的妻子高野峰子為他生下了第6個兒子。高野貞吉當時已經56歲了,便給這個孩子取名為“高野五十六”。 高野五十六是一名聰明的孩子,在讀書期間非常刻苦,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小學期間,他曾經多次獲得學校的優等獎,畢業時因為成績良好獲得了教育獎勵會的櫻花銀質獎牌。由于小學成績優秀,中學期間,高野五十六獲得了長岡藩武士創辦的長岡社的資助,金額為每個月1日元。為了報答當年的恩情,成年后,山本五十六一直為長岡社捐款,直到戰死為止。 1901年,中學畢業的高野五十六最終在全班40名學生中名列第5。他的目標是考上海軍學校,為此,在姐姐家借宿復習了半年時間。1901年7月,他成功考上了江田島海軍學校,在300余名新生中總成績排名第二。 1904年從海軍學校畢業后,高野五十六立即參加了日俄戰爭,以少尉候補生的身份登上了日進號巡洋艦。參戰后,他給父母寄去一張照片,在照片背后,他寫了一句話:“生死有命不足論,唯有鞠躬報至尊”。 在對馬海戰中,高野表現英勇。由于日進號是第一艦隊旗艦,因此遭到了俄軍艦隊的猛烈炮擊,在戰斗中,擔任艦長傳令兵的高野五十六被彈片擊中,左手失去了兩根手指,左腿被掀去了一大塊肉。 戰后,高野在軍中升遷順利,1914年,他被海軍大學錄取為甲種學生,成為海軍的重點培養對象。他的發展在家鄉引起了注意,1916年,長岡武士之后為了讓長岡藩家老山本家族得以延續,策劃了高野五十六改姓山本的動議。 1916年5月19日,在長岡城落成紀念日這天,被寄予厚望的高野五十六正式改名為山本五十六,成為了長岡武士未來的希望。 生活中的山本山本五十六是一名孝子,在海軍擔任高級軍官之后,他仍然經常回鄉為高野和山本家掃墓。他把大部分薪水都用于接濟家人,有時還為家鄉因貧窮而上不起學的孩子繳納學費。 1918年,山本與會津若松的一個士族家庭的女兒三橋禮子結婚。這位女子是一名擠奶工,她為山本生育了兩兒兩女。山本在婚后不久便參加了海軍考察團出國訪問,聚少離多的生活,再加上山本與藝妓的關系,讓他們的感情生活并不和睦。 山本五十六作為一名好勝賭徒是名聲在外的。他贏的很多,據說當年他利用在歐美考察的機會,在賭城摩納哥一展身手,最終因為贏的太多而成為第二位被賭場限制入場的日本人。對此他曾向井出謙治吹噓道:“如果能給我兩年時間游遍歐洲,我能賺到建造一艘戰列艦的錢。” 山本是一位有信譽的賭徒,他曾在1910年和好友堀悌吉的一場賭局中輸掉了三千日元,這筆錢在當時是一筆巨款。雖然好友并未當真,但山本還是從每個月的工資里扣出一部分還給對方,一還就是幾十年。 山本在哈佛大學留學期間,與同學小熊信一郎進行了一場75局的將棋比賽,耗時26小時。起因只是小熊信在一次輸棋后說了“三五局棋很難說明水平”這樣的話,山本就一定要贏到對方服氣為止。 熱衷于經過精心的算計獲得勝利,在圍棋、將棋、橋牌等等項目中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這是山本處世哲學的一種體現。他曾經說過,如果僅僅是為了勝負是沒有意義的,雖然運氣很重要,但還是要進行科學的計算才行。 這對山本的戰爭觀也有重要影響,就像他所說: 戰爭就是賭博。 賭博之外,山本的另外一個業余愛好就是和藝妓廝混。1933年,他在一個酒會上認識了一名叫做河合千代子的藝妓,后來與其成為了情人關系。 據說山本在升職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之后,秘密地帶著河合千代子一起到任。在日本艦隊偷襲珍珠港期間,山本還到她的住處與其約會。甚至在1942年5月,中途島戰役開始前的緘口令期間,山本還違規給她寫了一封信件。在山本死后,他葬禮的車隊就從千代子的窗前經過。 山本寫給河合千代子的情書頗為真摯,其中一封信中寫道: 每當我想起你嬌艷多姿的身影,就無法抑制內心對你的眷戀之情。雖然我們就要分離了,但我們之間迅速發展起來的熾烈的感情之火,還是使我無比的興奮,熱血沸騰。對你愛戀的烈火在不斷地燃燒著我的整個身心。我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入你懷抱,為你減輕孤獨寂寞之苦。 反戰者1919年到1921年間,山本五十六在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學習了為留學生準備的英語課程,并旁聽了美國歷史和政治課程。1923年到1924年,他陪同井出謙治大將在美國考察。1925年到1927年,他擔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的海軍武官。1930年,山本作為海軍代表參加了倫敦海軍會議。1934年,他參加了第二次倫敦海軍會議。在美國生活期間,他每天要看40多種報紙,并且對美國的石油工業進行了大量考察。 在歐美的經歷讓山本對世界有了比較清醒的認知。太平洋戰爭中以及之前,日本軍方一直對自己的軍人宣傳美國人貪圖享樂,不具備戰斗精神,但早在在1920年代,山本就已經警告國人,美國人絕非“意志薄弱并耽于奢侈品”,相反,他們充滿了“激烈的戰斗精神和冒險氣質”。對于美日兩國的國力差距,山本說,”見到過底特律的汽車工廠和德克薩斯的油田的人,就會知道日本缺乏和美國競爭的國力。“ 作為日本軍隊中親歐美的少數人之一,山本長期處于孤立狀態。在歷次海軍裁軍談判中,他都力主接受條約進行裁軍。山本對日本的強國之路有著不同的認識,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和美歐列強進行軍備競賽毫無必要,也沒有勝算。 可以想象,大戰前的德國,如果再忍耐 50 年的話,它當今也能同歐洲強國相匹敵。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今天我們日本帝國必須冷靜自重,積蓄力量,盛國強兵。 ——山本五十六在第二次倫敦談判后寫給三和義勇的信件 山本支持海軍裁軍,反對對華動武,反對軸心國條約,反對與美英開戰,這種觀點讓他在1930年代急速右轉的日本顯得十分另類。一段時間內,他經常收到各種恐嚇信件,由于沒有自己的憲兵隊,海軍部只好請陸軍的憲兵保護山本。但陸軍之中也有很多人對他不滿,而且陸軍經常會在憲兵中安插密探,因此山本反對接受陸軍憲兵的保護。1939年中期,山本處于隨時可能遭到暗殺的境地,他已經準備好了遺書,并且把私人物品從辦公室中清空。 1939年8月,為了保護山本,海軍出身的米內光政首相把他調任聯合艦隊總司令。由于這一職位必須在艦隊旗艦長門號上辦公,因此人身安全將得到保證。 戰略家山本對海軍的未來有著先人一步的敏感,很早就認識到航空兵的重要性。1924年,他主動申請去霞浦航空訓練基地作副隊長一職,雖然自己從未駕駛過飛機,但他從此和航空兵有了不解之緣。1928年到1929年間,他擔任日本最重要的航空母艦赤城號的艦長一職,后來,這艘航母作為旗艦參加了包括珍珠港在內的早期太平洋戰爭,最終在中途島戰役中被美軍俯沖轟炸機重創沉沒。1930年,山本在海軍航空本部擔任技術課長,負責航母飛行員的訓練工作。1933年到1934年間,他成為第一航空艦隊的總指揮。1935年,他成為海軍航空本部的負責人。 在山本的調教下,日本的海軍航空部隊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這為他們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占據主動奠定了基礎。在山本治下,日軍艦載機飛行員極其精銳,平均每人的飛行時間達到700小時以上,反觀美國,直到1941年12月,飛行員的平均飛行時間只有305小時,還不到日本飛行員的一半。 憑借對航空兵的了解,山本在1941年開創性地創造了航空母艦集群,利用機動性形成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在珍珠港事件中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 但是如果能夠讓山本五十六本人決策,那么美日之間將不會有戰爭。因為對美國有足夠了解,他深知日本無法取勝。1941年,他一直都支持美日和談的努力,但也能夠感受到戰爭迫在眉睫的壓力。 在1941年10月24日給自己在大學時代的同學,時任海軍大臣的島田繁太郎大將的信件中,山本寫道:“從更大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不消說我們應該盡一切努力避免和美國人的戰爭。” 和美國人開戰,對那個時代的日本來說,看起來是無可避免的事情,很多人只是抱著不能退讓,要打便打的心態去看待這個問題。山本從來沒有這樣看待問題,他對戰爭的結果有著清醒的認識。早在1940年10月,他就對元老西園寺公望的秘書原田熊雄進行過一番關于戰爭的預測,他說:“對抗美國就等于對抗全世界,但是已至此,我只能竭盡全力,我無疑將死在長門號上,東京將被三次夷為平地,近衛和其他人會被憤怒的人們撕成碎片,我對此毫不懷疑。” ![]() 1941年9月,就在戰爭近在眼前之際,山本與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進行了一次面談。他以“一個將領和一個客觀的旁觀者”,而不是聯合艦隊司令的身份,向上級談了自己對戰爭的看法。他說: 顯然,美日之間的戰爭將是曠日持久的。只要戰局還對我們有利,美國就不會停止戰斗。其結果是,戰爭持續數年,物資耗盡,艦船和武器被毀,剩下的只有極端的困難,最終我們將無法應付。戰爭將使民生變得窮困。不難想象,局勢的發展將會無法控制,我們必須要避免這場毫無勝算的戰爭。 如何才能戰勝美國?山本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在他看來,把美國拉到談判桌前談何容易,這將是一個舉日本之國力都無法完成的任務。在另一封信件中,山本表達了他的擔憂: 如果日本真的與美國開戰,那么僅僅占領關島和菲律賓是不足夠的,甚至占領夏威夷和舊金山仍不足夠。若要確保勝利,我們將不得不一直攻打到華盛頓去,在白宮里脅迫對方簽訂停戰協議。我懷疑那些(輕言戰爭的)政客們對這些必將付出的代價和犧牲有沒有心理準備。 結合歷史的發展看來,山本對戰爭的認識是非常清醒的。 山本的死亡偷襲珍珠港以及之后半年時間日本海軍無敵的表現,為山本和他的手下贏得了至高的榮譽。在日本國內,山本五十六成為了戰爭英雄,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這使他無法后退。在遭遇像中途島一樣的慘敗后,任何其他國家的艦隊司令都應該選擇辭職,但山本不能這么做。 ![]() 他繼續擔任聯合艦隊司令,但從此之后,他賭博式的進攻計劃再也沒有出現。在瓜達卡納爾之戰中,山本指揮他的艦隊與美國進行了長時間的消耗。在東所羅門海戰、圣克魯斯群島戰役和瓜達卡納爾海戰中,聯合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幾經交手,輸贏各半。但美國人可以承擔這樣的損失,日本人則不行。山本在戰前培養的精英航空兵人才,終于在這些戰斗中消耗殆盡。日本帝國海軍就這樣在消耗中走向了末路,它的司令長官也即將迎來生命的終點。 1943年,山本五十六在大和號上度過了自己最后一次新年。1月28日,他給好友堀悌吉寄出了一封信,信中說道: 開戰以來,陣亡將士已近 1.5 萬,實在令人悲傷、慨嘆。痛定思痛,我寫下了這樣兩句詩文,以抒郁懷: 兵戈聲聲一年去, 陣亡將士若云消。 1943年2月,山本將旗艦轉移到剛剛下水的武藏號上,在這里制定了“伊號作戰計劃”。試圖用大規模空中襲擊,打擊美軍在所羅門群島至新幾內亞一帶的基地。4月5日,他親自來到拉包爾前線指揮作戰。這次作戰取得的成績乏善可陳,但戰機飛行員們夸大了戰斗的結果。受此鼓舞,山本決定用一天的時間到前線島嶼視察,以提振士氣。4月18日清晨6點鐘,山本五十六登上了一架三菱一式陸攻,走向了他生命的終點。 ![]() 早在4月13日,美軍魔術計劃就攔截并破譯了日本方面的密碼,得知了山本的行程計劃。4月14日,羅斯福總統做出狙擊山本的決策。美國方面給這次計劃取名為“復仇”。4月15日,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發出執行“復仇行動”的作戰命令。4月18日清晨,16架P-38閃電式戰斗機從瓜島的亨德森機場起飛,攔截山本五十六一行。 4月18日上午9點34分,美軍戰機和山本飛機編隊遭遇,山本乘坐的飛機被擊中,墜毀在布干維爾島西南端的莫伊拉角。山本五十六本人身中兩槍,一發子彈自身后穿透他的左肩,另一發子彈從他的下頜左后方射入,從右眼上方穿出。 ![]() 山本五十六的死亡對于日本而言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不僅因為他是不可替代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更因為他已經是被神化的勝利的化身。 新聞封鎖日本在戰爭中維持帝國運轉的手段之一,在山本死前,日本人很少得到關于戰爭進展不順利的消息,即便是中途島戰役的巨大失敗,亦被宣傳為一次偉大的勝利——當時日本的宣傳是,擊沉了兩艘美軍航母,一艘巡洋艦和一艘潛艇,而聯合艦隊則損失了一艘航母,另有一艘遭遇重創。這種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的戰爭宣傳讓日本人直到1943年中期之前,都還一直沉浸在虛幻的勝利榮耀之中。 正是山本的死亡打破了這種虛幻。 1943年4月21日,山本的遺體在布干維爾島火化。23日,由拉包爾運送至停泊在特魯克島的聯合艦隊旗艦武藏號上。5月21日,武藏號緩緩駛入東京灣,隨后,日軍大本營正式發布山本五十六的死訊: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本年 4 月于前線在同敵人作 戰的飛機上指揮全面作戰中,不幸壯烈犧牲。遵圣上親命,接替他職務的是海軍大將古賀峰一,已前往聯合艦隊就任。 ![]() 古賀峰一是山本的好友,在接任聯合艦隊司令后不到一年,1944年3月31日,他乘機在前往菲律賓的途中遭遇風暴,機毀人亡。兩任艦隊司令先后在任上陣亡,這已經是非常清晰的預兆,對于日本人來說,太平洋戰爭已經步入了尾聲,他們距離失敗并不遙遠了。 1943年6月5日,山本五十六的國葬儀式在前輩東鄉平八郎的葬禮日舉行,他也成為了日本海軍唯一能夠與這位對馬海戰英雄平起平坐的人物。死后,山本被追授大勛位,功一級,正三位和元帥稱號。他的骨灰一部分被安葬在在小金井多磨墓地東鄉平八郎墓的旁邊,另一部分則由姐姐高橋嘉壽子和其親友帶回家鄉安葬在長岡長興寺。 ![]() 后來,人們在武藏號的長官室發現了他的遺書,上面寫道: 征戰以來,幾萬忠勇無雙之將士用命奮戰已成護國之神。嗚呼!吾有 何面目晉見皇上,又將何言以告已逝戰友之父兄。身非鐵石,但欲表堅心一貫,可深入敵陣,以示日本男兒之血氣。暫且等待吧,成仁的年青人!你們戰死留名的一戰打得轟轟烈烈,不久吾將隨你們而去。 昭和17年9月末述懷 山本五十六志 一點評價毫無疑問,山本五十六是一位復雜的歷史人物,在他身上集合了很多矛盾。但考慮到他本人的性格,這些矛盾并不令人困惑。在他的身上,有幾個特質是毫無疑問的存在: 首先,山本五十六是一位堅定的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三十年代贊同華盛頓協議和反對軸心國同盟的他,也同樣可以在1941年發動對美國的突然襲擊。他始終堅持的是自認為對日本最有利的路線,無論是和平還是戰爭。 其次,山本是一位好勝的賭徒。偷襲珍珠港這樣的主意,只有集好勝心和瘋狂于一身的賭徒才能想得出來。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人獲得了大量情報,顯示珍珠港處于危險之中,但他們就是不肯相信。就像太平洋艦隊戰列艦指揮官威廉·派伊中將所言,美國對于日本來說“太大、太強、太壯了”,不可能成為日本的目標。美國人低估了日本人的膽量,沒有預料到像山本這樣的賭徒可以策劃出何等大膽的賭局。要打贏大東亞戰爭,就必須讓美國太平洋艦隊癱瘓,這是山本堅定的信念。 為了獲勝不惜一切地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山本就是抱著這種賭徒的心態開始的戰爭。當日本人擁有先手的優勢時,山本孤注一擲的策略取得了成功,但是在隨后的戰爭中,他的指揮絕不是無懈可擊的。直到今天,山本五十六在中途島戰役中的表現都為人所詬病。像所有的賭徒一樣,有贏,總也有輸,更不要說戰爭本身要比賭桌復雜太多了。 退一步說,如果硬要把太平洋戰場比作一個賭局,那么它也是一場全然不公正的賭局。美國人的籌碼比日本多太多。山本在開局時贏了一些,后來很快就輸了回去,不過以他的本錢來算,就算贏得再多,也不可能在這場較量中獲得最終的勝利。 最后,山本是一位屬于他的時代的海軍戰略家。山本是日本海軍航空兵之父,他對航空兵的重視是極具戰略性的,他提出的航空母艦戰斗模式,指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海軍的發展方向。正是在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中,山本和他的參謀們劃時代地創造出多艘航母協同作戰,充分利用航空母艦的機動性,在特定區域內制造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從而取得勝利的劃時代的作戰方式。 山本具有優異的戰略眼光,但在戰爭面前,他也只是棋子之一,沒有改變整個局面的能力,同時,他也無法超越自己所處的時代和環境。自對馬海戰一役定勝負之后,日本海軍始終無法超脫“對馬模式”而看待戰爭。雖然山本本人對戰爭的進程有著深刻的認識,但他無法(或者無力)改變整個日本海軍的觀念。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自始至終都在追求于有限的區域內和美國人進行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從而獲得壓倒性的優勢,逼迫美國人走到談判桌前。他們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認的是,太平洋戰爭不是日俄戰爭,它不是區域的、有限的,它涵蓋了整個大洋,歸根到底,是參戰國國力之間的對抗。而美國,當然不是老朽的清朝或者沙俄,而是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從1943年開始,美國每個月都有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下水,新一代的艦載機全面超越了零式戰機的性能,美國人擁有更先進的雷達和火控系統,更高效的戰斗信息中心以及更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即便輸掉中途島戰役,他們也不會與日本人談判,因為或早或晚,憑借強大的工業實力,美國人總能夠在太平洋上取得優勢,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對美國的強大,山本早有警告,但最終,他也只能在孤立無援中策劃飛蛾撲火式的壯烈行動。 愛國者、賭徒和戰略家,山本五十六就是這樣一個集合體。他用自己的戰略開啟了一場自己反對的戰爭,帶領著無數的青年沖向死亡,最終也埋葬了自己的生命,但我想,他并不會因此而感到后悔。 對于軍人來說為國捐軀乃是最高榮譽,如同名將之花凋零于惡戰之后。即使是被宵小之輩所害,這位戰士仍舊會被視為死于國難而被銘記。一人的生死只是等閑之事,只有帝國的命運才是重要的。 此身可滅,志不可奪。 ——山本五十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