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24日,星期四,西方的感恩節。 這個時間也有些在團聚,有些人在休息,有些人還在辦公室堅守崗位,有些人在倉庫內汗流浹背,也有些人在寒風中奔波。 今天是11月24日,距離快遞員被掌摑7個月多一點點, 距離快遞員猝死不足一周。 這段時間我們看到了更多基層物流人的苦與累。 就在我們發布【39歲快遞員猝死大街,留下最后一句“好累”】之后,這個行業更多的心酸被披露: 據《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調查顯示,全國社會化電商從業人員總數為203.3萬人,其中一線人員163.6萬人;二線人員33.8萬人;三線總部職能人員5.9萬人。(說明:這里說的快遞小哥是電商物流從業者的統稱,包括攬收、配送、倉儲、分揀、貨運、管理等人員。) 他們每天工作量有多大? 8小時工作制在快遞行業是個美好的理想,快遞小哥每天普遍勞動時間超過8-12小時;超過24%的快遞員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大部分快遞小哥早上6:30到7:00就出門了,晚上8:30以后是他們結束工作的高峰期。為維持站點運營和總快遞件量的限制,快遞員的日均派件量一般在10件/天~150件/天之間,極特殊情況快遞員的日派件量會超過150件/天(如雙十一期間)。 快遞員每月掙多少? 經??葱侣務f快遞員月入過萬,那不過是個傳說,只有少數人在特殊時期才能達到。調查發現,大部分快遞員的收入在2000到4000左右,月入6000已少數派,月薪8000在快遞界絕對是高收入人才,占比不到1%。而快遞員的薪資構成=基本工資+計件工資。 倉儲管理人員收入最為穩定,他們不太受業績波動影響,平均月入3000元左右。而一線快遞員和基層管理人員收入波動相對較大,從2000元到6000元各檔位都有。月入8000以上都是業務高手,他們通常工作在經濟發達、制造業密集、攬件量較大較為集中區域。 快遞小哥近8成來自農村,其中20、30人員占主流,他們大部分人第一份職業就是快遞小哥。同時,電商物流也是流動性較大的行業,45%的快遞小哥不到一年就離職了,在這個行業一份工作能干滿3年的只有15%。 快遞行業風險高嗎? 快遞員是一個收入與風險極其不匹配的工作,他們每個人都承擔著過度的風險。風險主要來自于政策、客戶投訴、合規操作、突發性事件等。 如此前深圳、呼和浩特等地的禁摩限電事件中,導致許多一線快遞小哥生產資料被沒收,工作無法完成;客戶投訴判定處罰機制不完善,給末端人員造成較大的處罰壓力;送快遞過程中包裹丟失被盜事件也時有發生。 你是否也是“過勞?!保?/strong> 媒體評論員楊耕身認為,“好累”正是兩滴蒼涼的淚水,它所訴說的,正是長期以來經濟發展對廉價勞動力資源的依賴,社會基本福利保障機制的匱乏,以及相關法律疲軟所導致的對人力資源的“掠奪性開采”之積習,之現狀。 我們堅持有深度的同時,更堅持有溫度、有態度。我們頂住各種壓力反映這些“小人物”的苦與累,讓這些“習以為常的小事”變得“不平?!?。就像我們經常說的:你們知道的,我們的心愿是對物流人好一點。 今天這依然是我們的心聲:這個感恩節,我們不想再要求感謝,我們只想為這群小人物要個尊重! 今天,我們再一次說一句:請對他們好一點。 在以后的日子里請管理者多一份關懷,請消費者多一份理解。 如果你也認同這些觀點,請為他們接力下。 感恩節,感謝你們,也感謝這這些普通人。 來源:物流指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