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9月26日,在摩洛哥古城馬拉喀什舉行的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簡稱“FIDIC”)年會上,由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擔任設計總體總包的北京地鐵10號線工程獲得FIDIC優秀項目獎(被稱為工程界的“諾貝爾獎”)。千龍網記者對話地鐵10號線設計總體總包單位“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地鐵10號線二期的主設計師,聽他為我們講述北京地鐵10號線不為人知的故事。 點擊加載圖片 圖為地鐵10號線獲得的FIDIC優秀項目獎獎杯 千龍網北京11月25日訊(記者宗曉麗)“我親身經歷了地鐵10號線二期工程的設計工作,到今年整10年的時間了,10年間充滿了酸甜苦辣。整個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動的是團隊。本次獲獎的榮譽是屬于參與10號線設計和建設團隊里每一個人的。“田東告訴千龍網記者。 據田東介紹,地鐵10號線整個設計團隊涉及到30多個專業的幾百人。地鐵10號線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追求,還有委屈和辛苦。“地鐵10號線工程能獲此殊榮,這是整個團隊努力的結果,看到10號線建成后,給老百姓出行帶來了便利,設計理念得到了認可,我們感到很欣慰也很驕傲,之前所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田東說。 當記者問到“為什么說設計過程中承載了委屈?”的時候,田東笑著說,“10號線的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太多的難題和意外情況,而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很多人、很多專業,團隊之間的工作過程就是‘斗爭和包容’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磨合才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只要團隊擰成一股繩,總會渡過難關。”據田東介紹,例如公主墳站、五路停車場建設等都是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啃的骨頭”,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無論多大的困難,在團隊的努力下都克服了。 田東告訴記者,“10號線二期工程作為北京疏解交通擁堵的重要措施,全線建成與一期貫通后客流增長迅猛,單日最高客流達到204.75萬人次,全年客流總量約5.7億人次,占全線網客流總數的17.3%,位居線網首席。同時,隨著10號線成環運營,各換乘站的換乘客流亦增長顯著,充分發揮了本線在線網中骨干、聯絡及截流的作用。我個人平時也經常坐地鐵,坐著自己設計的地鐵出行,心中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 榮獲工程界“諾貝爾獎”!厲害了word北京地鐵10號線 2016年9月26日,在摩洛哥古城馬拉喀什舉行的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簡稱“FIDIC”)年會上,北京地鐵10號線工程獲得FIDIC優秀項目獎(被稱為工程界的“諾貝爾獎”)。為什么“地鐵10號線”會獲此殊榮?“地鐵10號線”有哪些創新設計理念?是什么樣的團隊設計了它?這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人和事? 盤點地鐵10號線二期“10大創舉” 北京地鐵10號線二期工程自身技術難度及環境保護難度極大,設計大膽創新,實現了很多突破,克服了很多困難,創造了很多北京、國內乃至世界“首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