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杏仁BOOK 一個懶人、手機低頭黨、重度拖延癥患者、母親大人口中“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還能堅持做好一件事嗎? 1 我們總希望自己能養成好習慣,于是有各種堅持活動,堅持運動21天,堅持寫1000字30天,堅持學英語60天,堅持閱讀100天…… 可惜,99%的人不能達成目標。 的確,除了個別意志特別堅定的佼佼者,普通人很難完成“堅持”這個挑戰。 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任務的提出本身就是個錯誤,并不是你在21天、30天、100天內,堅持做了某件事,你就能養成好習慣。像運動、閱讀、寫作……這些自我提升的好習慣,難道不應該永遠堅持嗎? 我們為自己訂立了一個不明確的艱巨的目標,但是,又為此選擇了一個太短的堅持時間。正確的做法恰好相反,我們必須制定一個極小的、小到不可思議的目標,而設定的截止時間應該是永遠。我們把這個方法叫微習慣 —— 一個懶人也能完成的堅持術 。 微習慣是由斯蒂芬 · 蓋斯提出的,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科學道理告訴我們,微習慣可以讓我們輕松地養成好習慣,最終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斯蒂芬 · 蓋斯把這些寫成一本神奇的書《微習慣 —— 一個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 2 事情開始于斯蒂芬 · 蓋斯的新年計劃 ——“每天鍛煉30分鐘”,但是不管他怎么激勵自己,就是沒有一點動力開始運動。突然,他回憶起一個創造性思維技巧“假面具”:以事情的對立面考慮問題。 如果“每天鍛煉30分鐘”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那它的對立面是什么?一個小到極點的目標,比如說,每天做一個俯臥撐。雖然這看上去很可笑,但他還是開始了,反正只是一個俯臥撐。這個動作打開了他遲鈍的肌肉和頑固的大腦,最后,從一個俯臥撐變成了30分鐘的鍛煉。 之后,他要求自己每天完成一個俯臥撐,當然通常會多做幾個,但只要完成了一個就是達到目標了,這種輕松保持成功的感覺太美妙了。半年過去,他開始到健身房運動,還把這個方法運用到閱讀和寫作上,效果超乎想象,太神奇了。 微習慣什么會產生效果呢?這是由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決定的。 簡單地講,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區域叫基底神經節,它是一個愚蠢的重復者,它不會分辨行為的對錯,只負責識別并重復工作,直到接收不同的新指令。另一個區域叫前額皮層,它是一個聰明的管理者,可以理解長遠利益和結果,它能抑制基底神經節,并負責處理短期思維和決策。 《微習慣》中提到:“前額皮層的管理功能非常活躍,反應靈敏,但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基底神經節的自動功能不僅強大,而且效率高,它們能節省精力,無需持續監督,就能處理各種任務”,微習慣成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這些特點上。 如果我們的任務太大,前額皮層這個管理者就需要耗費很多精力指揮我們完成任務,大腦疲憊了,你的意志力被消耗干凈了,你就不能堅持了。而如果,我們的任務非常小,那么前額皮層只需要一點的精力和意志力,就可以指揮我們完成任務,大腦不會覺得疲憊,基底神經節可以輕松的讓我們重復任務,最終形成慣性。 對這一點,我還是頗有體會的,年前我報了一個網上英語課程。剛開始時,我每天學習一部分,因為沒什么壓力,持續學習了幾個月。后來,老師打電話回訪,她給我提了個學習建議,每周花四天時間學完一個單元,花兩天時間完成網上的會話課和私教課。我接受了老師的意見,為了做得更好,就要求自己每天學習兩個小時英語。結果事與愿違,我學習英語的熱情被慢慢消耗完了,在挺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不能夠每天學習,進度反而慢下來。 3 蓋斯說:
不要把激發動力作為行動的唯一基礎,動力就是雞湯,雞湯的效果只能在一時,激情耗盡,又無法持續了。 意志力就像肌肉,是可以通過反復鍛煉強化的,意志力遠比動力可靠,前提是你沒有把它消耗完。做決定需要耗費意志力,意志力是有一定的容量的,它不會無限大。一個極小的任務需要消耗的意志力也是極小的,所以容易堅持。 放棄那些勵志故事,放棄雞湯,放棄激發動力,只靠意志力就可以養成好習慣了。 微習慣的基礎在于微步驟,是那些“小到不可思議的一小步”,把微步驟和意志力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必勝的組合。 微習慣是沒有截止時間的。那些21天、60天、100天養成一個習慣的想法,是不靠譜的,你可能可以堅持21天,甚至100天,但是之后呢? 一個行為變成習慣需要的時間,視乎它的難度而定,從18天到254天不等。過分強調完成的天數,反而不利于習慣的養成,比方說,我們會記得自己一共刷牙多少天嗎? 微習慣,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即我們對完成事件的能力的信念。微習慣是重新開始的完美方法,我們不會被巨大的目標嚇壞,也不會因為目標沒實現而感到內疚和痛苦,每天都能夠成功,雖然這個勝利微不足道,但是日積月累之下,就可以提高我們的自信心,堅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更大的任務。 4 應該怎樣開始一個微習慣呢?有八個步驟。 第1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首先,要有一個長遠的目標,把這個目標分解成“小到不可思議”的習慣,小到什么程度合適呢?我認為這個任務能在一兩分鐘內完成,就是合適的。一定不要把任務定得太大,因為我們每天面對的情況千差萬別,如果我們只要騰出五分鐘,就可以把所有的微習慣完成,那相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以把它堅持下去; 其次,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微習慣計劃,可以是單一計劃,也可以是多項計劃,還可以是每周彈性計劃; 最后,把確定的計劃寫下來。 第2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挖掘我們需要這個微習慣的內在原因。列好習慣以后,想想我們為什么要實現它,不停地問為什么,不停地深入下去,直到找到問題的核心,找到內心真正的渴望。 第3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 想想我們應該在什么時候完成習慣,可以是具體時間,也可以是在某一行為方式之后或之前開始微習慣,甚至可以再簡單一點,“一天一次,隨時可做”。定下的日程,一定要不打折扣的執行。 第4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 在愉悅的心情下進行的活動,特別容易完成。如果感到堅持不下去,就給自己一點獎勵,休息一下,給自己鼓個掌,或者給自己一個微笑。 第5步: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 完成任務以后可以在日歷上打勾,也可以利用手機軟件記錄成果。 第6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我們的最終目標,當然不是只做一件這么小的事情就可以了。所以,要鼓勵自己超額完成任務。以我這段時間的實踐來看,關鍵在于盡早開始,如果非要等到最后一刻睡覺前才開始,那你一定每天都不能超額完成。 第7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計劃定下來就一定要不打任何折扣的執行,不能執行的計劃不是好計劃。不要輕易擴大你的目標,“如果你超額完成了目標,你很了不起,但如果沒有呢?你還是很了不起。” 第8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 “只有在一個行為真正成為習慣之后,才可以添加下一組的習慣。”現代人特別容易浮躁,想做的事情特別多,不要著急,只要堅持,時間會回報你遠超期待的禮物。 微習慣策略的八大規則 1.絕不要自欺欺人。 我已經開始我的微習慣十來天了,一切都很順利,你呢? 感謝斯蒂芬 · 蓋斯教會我們這個“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每天只要一點點的無負擔習慣養成法”,強烈推薦你看看《微習慣》這本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