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植物能順利露地越冬嗎? 哪些植物需要越冬保護? 讓我們一起通過科學的植物耐寒分區,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植物和越冬方式吧。 世界耐寒分區 (圖片來源于USDA官網) 1960年,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了最早被廣泛應用的植物耐寒分區圖,這套系統經過不斷的修正一直沿用至今。USDA最新的分區是基于30年(1976–2005)內平均最低氣溫制作而成,包括13個分區(Zone),其中,12和13區為新增部分,每個區又細分為a/b兩部分,分區編號越小則耐受溫度越低,即越耐寒。 (圖片來源于RHS官網) 英國皇家園藝協會RHS(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也有一套適用于英國本土的耐寒分區系統。不同于USDA以平均氣溫為依據,RHS分區是基于絕對極端低溫。最近一次更新是2012年,包括H1~H7七個大區,其中一區又分為a/b/c三個小區。與USDA系統恰巧相反,編號數字增加,對應耐寒溫度下降。需要注意的是,最新的分區與RHS系統原有的H1~H4系統的劃分標準并非完全一致。 除了以上兩個系統,歐洲花園植物系統EGF(European Garden Flora)接受度也比較高。EGF根據歐洲氣候劃分為七個耐寒區——H1至H5,加上G1和G2。 中國耐寒分區 2002年出版的標準圖集《環境景觀—綠化種植設計》(03J012-2),將全國園林植物劃分為11個區,并列明對應的代表城市,是綠化設計師重要的參考資料。 由陳有民先生主編,出版于2006年的《中國園林綠化樹種區域規劃》則是目前國內對于植物區劃最為系統、全面的一部著作。與USDA系統一樣,書中采用多年平均最低溫度為依據,但是結合國情,將400毫米等雨線考慮在內,共劃分10大區20個小區。 《中國園林綠化樹種區域規劃》隨書附贈的光盤內可根據樹種搜索對應的耐寒分區,但是以園林樹木為主,對于花園植物愛好者而言參考意義相對較小。 怎么用 ![]() 這么多系統擺在眼前,究竟如何用? USDA舊版11區曾經出過一個中國的版本,汪遠已經將其與中國縣級行政區劃圖疊加,放大查找你所在的城市即可。 ![]() 中國耐寒區位圖 (整理 By @辰山汪遠) 如果不習慣看地圖,也可以通過《中國園林綠化樹種區域規劃》查找自己城市所對應的中國區劃。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此外,筆者已經為大家將陳先生的中國區劃、RHS及USDA最新的耐寒分區進行了整理,查找比對即可。(我真是大家的貼心小棉襖,傲嬌臉~)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比如說魔都位于中國區劃的Ⅵ區,對應RHS的H4及USDA的8b和9a區。 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花園植物被引進國內,但是園藝數據的建設遠遠沒有跟上發達國家的步伐,涉及到特定種類的耐寒區時,我們還是需要求助墻外。 如何查詢特定植物的耐寒區呢? 方法A:在Google(Bing、Baidu勉強也可)輸入植物的學名(英文品種名)+zones,此時你得到的結果多半是USDA系統的。 方法B:也可以直接進入RHS的官網,搜索植物學名或俗名(Common Name),查看“Hardiness”一項。 ![]() 舉個栗子 ![]() ![]() 秋末魔都依舊堅挺的松果菊,究竟有多耐寒呢。 Step 1 CFH網站查詢拉丁學名(綠色字體部分)。 ![]() Step 2-A Google(或Bing/Baidu)搜索學名+zone,看到多條信息,集中在zone 3-9,打開其中一條(或多條)。 ![]() Step 3-A 查看頁面,Zone一欄顯示3-9區。 ![]() Step 2-B 在RHS的Plant Finder頁面用學名查找對應植物 ![]() Step 3-B 打開對應植物鏈接,查看Hardiness一項為H7。 ![]() Step 4 利用筆者整理好的表格進行對比。 USDA Zone3對應RHS的H7,所以松果菊種到我國Ⅱ區溫帶綠化區那是妥妥的,Ⅰ區就稍困難啦。 ![]() 因此,無論你查詢到的結果是RHS系統還是USDA系統,使用前文中的表格比照即可判斷。 對于無法自然露地越冬的植物怎么辦呢? 交稿時間到啦~請聽下回分解。 ·END· 您身邊的綠色博物館! |
|
來自: cxag > 《花鳥動植物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