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育龍營養師
新版膳食指南提出六大核心: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具體來說,新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攝入谷薯類及雜豆250克~400克、蔬菜類300克~500克、水果類200克~350克、蛋類40克~50克、魚蝦類40克~75克、畜禽類40克~75克、奶制品類300克、豆類及堅果25克以上、水1500毫升~1700毫升。新版膳食指南特別針對油、鹽、糖的攝入進行了指導,油的攝入量為25克~30克、鹽要低于6克、糖應低于50克
不少上班族因為早上時間緊張而長期不吃早餐,這種做法不僅降低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對身體損害很大。研究發現,長期不吃早餐,會增加肥胖、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的患病風險,讓胃病、膽結石等疾病纏身,還會影響認知能力、學習成績和腦力工作能力,容易加速衰老。 一頓營養的早餐應該具備4個條件:1、有淀粉類食物 2、有優質蛋白質類食物 3、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果蔬、堅果 4、健康的烹飪方式。
“牛奶加雞蛋”不少人早餐主要內容,但這樣早餐搭配并不科學,早晨人體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而牛奶和雞蛋本身雖然富含高蛋白但它們提供優質蛋白主要供給身體結構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能量,人進食后很快會感到饑餓對腸胃有一定影響并會間接影響人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對兒童影響尤其大。
很多人為了方便會在家里備上餅干、面包等食物充當早餐,這些看似很飽肚,但卻是很不健康的早餐。
零食多數屬于干食,對于早晨處于半脫水狀態人體來說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餅干等零食主要原料谷物雖然能短時間內提供能量,但很快會使人體再次感到饑餓臨近中午時血糖水平會明顯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足導致體質下降容易引起各種疾病入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