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瘋狂發自拍的姑娘再也不發自己的照片了 喜歡秀恩愛的不再和新歡一起出鏡了 愛轉創業文的學長做了公務員 喊著搖滾不死的少年在加班后抽著煙 究竟是時間改變了我們 還是我們順應了時間的預言 」 倫敦市中心的每一個星期五晚上都會非常熱鬧。 中國城附近的餐廳在九點半還需要等位,酒吧門口更是聚集了拿著啤酒瓶聊天的人們。 在寒風中經常看到露著腿踩著高跟鞋的金發美女,穿著筆挺西裝的英俊男人。 萬圣節的那天,街上還有打扮成小天使的中年婦女和光頭的蜘蛛俠大叔。 路過時,我開玩笑地對朋友說,真是佩服他們,一把年紀了還能這么high。 大概我很難想象四五十歲的自己,能有勇氣畫著粉紅色的桃花妝,背上一對兒白色的翅膀,和朋友趕赴一場又唱又跳的派對。 可能是隨著本科階段的結束和越來越多的生活閱歷,讓我慢慢開始理解起來生活“安靜”的必要。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朋友圈里的內容變得千篇一律起來。 有些曾經覺得那么風光的人,也不過重復著一樣的工作和生活。精彩的也精彩,平凡的也平凡。 但真的不再那么感興趣了。 關掉朋友圈有一年多了吧。 微信提示也是關著的。 有些延遲的回復,也錯過給一些朋友點贊。 可是一切變得極為自在。 以前我特別搞不懂梭羅那樣隱居在樹林里的作者,不理解《瓦爾登湖》里的森林鳥獸與他單調的日復一日的碎碎念。但現在居然可以很貼切的明白,他筆下描述的那些有細微到孤單的感覺——“我能看到那些歲月如何奔馳,挨過了冬季,迎來春天。” 如果兩年前的我喜歡的是能看見夜景的bar,那么現在的我會偏愛早晨撒著陽光的廚房; 如果兩年前的我熱衷于曬自己的成就和獎狀,那么現在的我會更愿意分享好吃的食物; 越是珍貴的東西,越不再想讓它們浮于表面。 我身邊的人亦是在變的。 打開朋友圈看看,那些曾經多能折騰的學長學姐和同學越發低調了。 工作的忙于工作,結婚的忙于家務,求學的也是偶爾發些景色,創業的則轉轉公關文和階段式慶祝。 大家似乎都變得沒有從前那么向往鬧騰和矚目了,還有的已經開始專注養生。 這種變化是一種趨勢吧,直到變成像我們父輩那樣的中年人。 到了那個年齡段,并不是不對八卦流行感興趣,而是根本不想花時間感興趣。 因為生命的意義已經有了歸處,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打理好自己的日常。其余的都可有可無。 很羨慕那種狀態的,是以前無處安放的喧囂有了固定存放的被窩,生命的熱鬧終于可以被自己一人消化,極其波瀾不驚地享受喜怒哀樂的生活。 剛出國的第一個月時,我陷入一種新的焦慮,總在試圖逼著讓自己快點進步。 看到優秀的影片在想,我為什么不能熬夜寫出一篇影評? 看到優秀的畫展在想,我為什么不趕緊整理出一份攻略分享? 連經歷的種種情緒,我都很努力地試圖用文字捕捉記錄。 可是我覺得好累。 這種狀態并不愉快。 健身的那天,我好奇地問了一句大我6歲的Colin,“像我這么大的時候,你在做什么?” Colin說,“在絕食減肥”。 我噗嗤笑出聲來。 我意識到,自己想得太多了。 沒必要活得這么有壓力的,生活就應該是生活而已。 Colin說誰都曾經如此過吧。 可心思太重,太容易疲憊。 對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目標小一點,更容易前進。 她說,“后來我每天醒來都會對說一句——放過自己”。 從18歲開始見識的這個成年世界,讓我目睹過很多急功近利的案例。在寫作的兩年時間中,也開始悟出“沉淀”的重要性。 我對仙仙說,《主角》多數篇目是大二大三寫下的文字,盡管這本書現在看會覺得有一點點的幼稚,但是我并不會因此覺得感到羞慚。 這意味著自己能夠認可著做過的事情,真的很值得開心。 因為這是沉淀以后,仍舊可以長久留下的東西。 無論未來的成就和成功是什么,它們得首先是我們的生活。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比利說:“This is my life, not a movie, not a story.” 當我們把自己人生過得快樂且有價值的時候,它自然而然就是一篇精彩故事和一份絕佳的成果。 順序不能錯。 那么自己人生又要如何真正擁有呢? 就是從不再需要無休止的認同感開始的。 我開始喜歡那些生命中不被分享的時刻,是僅僅屬于我一個人的。 看完好作品以后的沉默,爭執以后的幾分鐘; 曬太陽時候的胡思亂想,午夜醒來的放空。 包括那些單身的時刻。 《百萬美元寶貝》里,拳擊教練弗蘭基總喜歡說,“拳擊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因為拳擊中的每樣東西都是逆向的,有時打出一記重拳的最好方法是退后一步。” 在是是非非和泡沫堆積的這個時代里, 有的人的人生沒有那么多架想打,也有的人可能決意囂張任性一生。 有的人想早早成家,也有的人想一輩子做丁克族。 每種人生都行得通,因為真正徹頭徹尾要負責熱愛對待它的就你一個。 去吧,去開始享受一些不需要被閑言碎語包圍的人生,不需要點贊夾裹的僅僅屬于你的沉淀著成長時刻。 只有發自內心真誠的東西才能夠在時間的檢驗下熠熠生輝吧。 出版前糾結著書名的問題,畢業那個階段的自己更傾向于一個歲月靜好的清淡名字。 最后被說服的原因是“寫下那些文字的當時的你,就是像主角那樣小小的傲慢和偏執的,需要很多熱血支撐著自己向上爭取的”。 什么階段做什么樣的事。 該冒險的年齡冒險,該積極的年紀有積極的必要。 兩年前我寫道,“歲月會把我們打磨得更加漂亮”。 兩年后我說,“一顆聰明的玻璃球,要去尋找折射出光芒最好的角度。” 什么樣的階段感受什么樣的情緒,當我們走到一個新的平面,開始需要練習甩開過度的關注,練習沉淀和耐心。 生活純粹而靜謐得讓人有些舍不得再隨意的分享出去。 我開始喜歡那種不需要被圍觀的清醒感。 它讓人終于不再著急著必須得到什么。 -END- poet_dreamer@126.com 書 當當 京東 天貓搜索即有 瀏覽我以往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