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這個社會拜金主義盛行,沒有車沒有房還想結婚?有拜金的也就有敗金的,那么歷史上最敗金最腐化的王朝是哪個呢?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中國大一統和各割據王朝幾十個,最敗金的就數西晉了,這個敗金如何體現呢?自上而下的腐化,盛行驕奢淫逸之風,王公大臣之間相互攀比,斂財炫富。社會風氣極其不正,也就有了后來五胡亂華,北方被少數民族割據的悲慘結果了。 西晉是個不長命的王朝,司馬氏幫助魏國滅了蜀漢,265年取代魏國建立晉朝,280年滅掉東吳,完成了這前后四百年唯一一次大一統的偉業。有了這一點點小成就,晉朝統治者就飄飄然了,統一之后過了十年,就爆發了“八王之亂”,接著五胡亂華,流民起義,漢族差點被趕緊殺絕,全國都陷入了一片混亂。 從265年西晉建立到316年滅亡,總共存在了51年,為什么一個有能力統一全國的政權又在短時間內覆滅?社會風氣不正,由上而下的腐化不得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 下面我們說說西晉的敗金腐敗的不正之風。 一、司馬炎(開國皇帝)帶了個好頭。司馬炎給全國人民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首先體現在他的“勤懇”,司馬炎在民間大選宮女,后宮宮女多達數千,可他仍不知足,滅掉東吳后,又把東吳的數千宮女搬過來,這一下后宮宮女可就接近五位數了。 假設后宮有10000個宮女,司馬炎天天“勤政”,一天“審批”三人,大概需要27個年頭(這還是全勤,要是再請個假就得三十年了-)。司馬炎不僅勤懇而且很公正,他決定坐著羊拉的車在宮里轉悠,車在哪兒停,晚上就擱哪兒睡。 二、皇帝如此“勤懇”,大臣也不敢“偷懶”。美女都被皇帝征召進攻,大臣們只能在別的方面下功夫了。有的講究吃,有的講究穿,就得啥也不講究,就比誰有錢。石崇和王愷比富的故事就是在這階段發生的。比富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了,這講究吃倒是有個叫何曾的官員挺會的,開國元勛,當朝大臣的何曾斂財無數,每天光吃飯就達萬錢,他的兒子何劭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吃頓飯得兩萬錢。對比普通百姓一天幾錢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這個社會腐化到了什么程度。 三、“團結一致向錢看”的社會風氣。在西晉,錢是萬能的,沒有錢更是萬萬不能的,這種官僚人員對錢的追逐達到了可怕的地步,本來作為物品流通媒介的東西,在他們眼里成了能使鬼推磨的“神器”,時人對于這種風氣也有作詩諷刺,一個叫魯褒的人寫了一篇名為《錢神論》的文章,很好的映射了這一社會現象。“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 四、最可怕的是有了錢還不辦事,這幫老爺們斂財本事數一數二,干實事的水平幾乎為零,基本上與趙括是一樣一樣的,一天到晚“高談闊論”,飲酒賦詩,仿佛自己依然超脫俗世。 不得不說西晉的滅亡完全是自作自受,史上最敗金最腐敗的王朝非他莫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