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聲明,本期圖文來自公眾號:華潤置地建設事業部
“可視化”在日本已經是一種常態化的做法與習慣,已十分自然地滲透到生產建造各環節中,有的詳細具體到令人發指的地步,這種做法使得管理要求非常直觀,極大地方便生產,可大大減少錯誤的產生,幫助改善質量、提高效率。
▲ 投料口放置標牌及相應可視化標識,每個投料口進行單獨編號便于識別,現場工人只需要經過簡單的技術交底便可按此進行澆筑作業,施工順序一目了然,冷縫、不同標號混澆等問題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機電工程吊裝支架螺桿點位一次澆筑時預埋完成。通過深化設計,確定機電管線安裝走向及位置,混凝土隱蔽前全部預埋就位。機電安裝施工時不用打膨脹螺栓后鉆眼,提高安裝效率(機電點位也用顏色區分功能用途),也更使得吊桿可靠性、抗震性、耐久性更有保證; ▲ 室內水電位置控制可視化,地上標識出位置尺寸便于布置管線并下料,不同用途管子用顏色區分開; ▲ 機電安裝管線采用各種顏色材質,走向清楚,便于識別,也能清晰地看到吊桿點位是經過深化并提前預埋孔洞; ▲ 現場貼檢驗標記(筆者驚嘆如此微小的裝修瑕疵也逃不過質檢法眼); ▲ 質量控制管理表格,細化到每一個責任人簽字; ▲ 工事表根據內容分類用各種顏色標識,目錄清晰,計劃明確; ▲ 晨會效率非常高,這是有管理訣竅的,一張表格可以把所有分包訴求和問題全部歸納反饋并由總包答復并解決; ▲ 工地每個樓道設置垃圾回收處。所有項目都非常重視衛生清理,除每天定時清理外,還會發起各種清理運動,利用休息時間拾撿周邊垃圾,同時垃圾分類回收也非常細致; ▲ 垃圾箱用不同顏色進行分類,直觀明確。日本的垃圾分類已經深入人心,不管老人還是兒童都清楚垃圾如何分類; ▲ 各種安全警示牌; ▲ 定期組織各種安全活動; ▲ 新入場工人的帽子上有“新人”標記,易于識別指導; ▲ 安全教育資料上墻,在日本工地見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安全”,對安全的重視可見一斑; ▲ 筆者經歷過了工地安全教育匯報,切身感受了防高溫中暑教育,體貼且人性化; ▲ 新工人教育資料分類,內容包括血壓測量、普通身體檢查等; ▲ 外墻設置分貝測試器,可隨時檢測噪音污染指標; ▲ 現場樓層文明施工管理責任到人,并且每層都分別有不同的負責人; ▲ 安裝管材墊片不同型號用不同顏色標識,按顏色分類擺放; ▲ 材料分類擺放,并用不同顏色標簽標識; ▲ 不同標號、不同日期的混凝土試塊按不同顏色進行標注; ▲ 不同標號、不同日期的混凝土試塊按不同顏色進行標注; 以上展示的僅僅是隨處可見的一些片段和場景,對于我們來說,要學習借鑒的不僅是“形”,更重要的是“神”,可視化管理背后體現的是精益建造,體現的是質量、安全、成本、工期的精細管理。
日本的建筑工人月薪一般為30-40萬日元,人民幣約為兩萬多元,每天的工作時間一般都不超過8小時,周末要休息,國內工程常用的人海戰術、加班加點在日本幾乎看不到,那么日本建筑工程的工期是不是都很長呢? 從這次建設事業部赴日研修班參訪的三個工程來看,施工工期都和國內同類工程相近。比如,60層裝配式全精裝裝配式住宅工程,從開工到完工用時3年。 這些工程的計劃管理節奏如何?我們先看看參訪工程的進度情況。 下面要分享的是日本五洋建設的一個50層裝配式住宅的工地,有諸多感受、感嘆。 剛到工地會議室,看到主人為參觀者準備的安全帽,帽子是嶄新的,內部還配置了一次性的衛生護圈,很是衛生和貼心啊! 不像國內建筑工地常看到的那種黑糊糊、汗膩膩、沾滿灰塵的安全帽。主人還為參觀者準備了手套和一次性襪套。 ▲運至工地內的預制構件 ▲梁的上排鋼筋隨預制構件在工廠綁扎好,在現場樓板安裝完成后會有一層樓板鋼筋錨入后澆砼板。 ▲正式的樓梯是裝配式鋼結構的,施工安裝比樓層結構快兩層,以便于施工人員上下通行,既節省了臨時通道費用,又很安全。 ▲預制柱安裝,現場安裝支撐的預埋件提前已在工廠留置好。 ▲外墻面磚已隨預制構件在工廠完成,與中國通常外墻外保溫的習慣做法不同,外墻面磚是直接粘貼在預制砼構件上。 ▲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抗震技術非常先進,本工程是一座50層的裝配式超高層住宅,這是柱抗震節點,神奇不? ▲預制梁柱構件的節點采取現場后澆混凝土 ▲我們乘施工電梯剛走到樓上,正好看到剛才地面汽車上的那根預制梁已經吊裝上來了,日本的工效真快呀! ▲一組由五名工人協作安裝預制梁 ▲用于機電穿線的洞口是在工廠預制時在梁上預留好的 ▲連塔吊連接的預埋件也都是在預制廠預埋的,看,每個埋件8個螺絲孔絲毫不差。筆者還看到,每個螺栓與螺帽都用彩筆畫上了斜線,大家能想到是為什么嗎? ▲保溫做在室內,是噴涂的發泡膠,這比我國北方常用的外墻粘貼保溫板的做法容易施工多了,不用擔心外墻保溫脫落,并且使用幾十年后也很容易更新。 ▲走廊墻體砼反坎,預埋了安裝孔洞和連接鐵件 ▲梁下為墻體需要的預埋件在工廠埋好,看來施工深化設計得做多仔細認真啊! ▲運輸到樓層準備安裝的墻板 ▲安裝好的陽臺墻板 ▲安裝好的抗震柱的節點 ▲掛機電管線的掛鉤是直接粘在預制樓板上,不用套管或橋架,五顏六色的線區別不同的功能 ▲衛生間也是工業化整體成品,內部的墻、地磚及衛浴裝修都已在工廠做好
▲排水立管外包隔音棉 ▲這是樓板的施工樣板,能看到隔音的設計非常到位,想必效果一定非常好 這棟裝配式住宅共50層,我們參觀時已經安裝施工到40層了,下面的室內墻體安裝、機電施工、裝修施工銜接得非常密切有序,想必在主體機構吊裝封頂后很快就可以完工了。 看完上面工程案例,相信業內人士和我們一樣感悟到:日本的建筑施工工序穿插得太密切了! 這也是“精益管理”理念的體現,從精益角度看來,庫存是最大的“惡”,庫存是最大的浪費。對于建筑工程來講,工作面也是一種庫存,這次所參訪工程的管理方把這種理念貫穿到了計劃管理中。 這也得益于日本建設主管部門的過程驗收制度,如:在國內需等待主體結構全部完工或至少分階段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隱蔽進行下道工序,在日本主管部門隨時檢查或抽查,即可開始下道工序。同時,日本的建筑產業化程度高,現場濕作業少,成品、半成品安裝多,便于穿插施工、流水作業。 我們還看到,本次所參訪工程的計劃都是用Excel或Autocad做的,并沒有采用歐美專業先進的計劃管理軟件,計劃制定得非常精細,執行也很準確。很少看到動態調整,不停更新,不停糾偏的情況。 相信業內人士已經初步了解了日式精益計劃管理的理念,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呢?日本建筑企業工程施工我們又如何借鑒行動呢?
機電工程在當今建筑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機電系統的功能適用與便捷、安全穩定運行、與建筑裝飾的完美融合,以及節能效果都是建筑優劣的重要評價指標。我們就先來體驗一下吧。
防雷接地并未采用國內常規利用鋼筋焊接形成接地網絡,而采用埋設接地電纜的方式。 室內電纜直接綁扎掛于樓板上,省去了線管和橋架的成本,敷設安裝簡單。
室內機電管線支吊架均采用絲桿作為吊桿,局部制作防晃斜撐,而不采用型鋼作為吊桿,經濟實用。 不管是現澆梁、預制梁還是鋼結構梁,都精準留設了套管穿管線,以充分保證凈空。
風管彎頭制作工藝細致,合縫嚴密,確保了通風氣流順暢。
屋面雨水篦子防堵與車道排水溝地漏采用防堵設計,易于物業維護。
物流中心節能技術:建筑基礎上設有用于結構抗震的架空層,用于裝設阻尼器等靜置設備不作他用,故物流中心通風系統有效利用了這個位于地下架空層進行設計。空氣經過建筑四周空隙引入到架空層,通過與地板、地下室外墻的換熱后溫度可以降低1-2℃,再送入各個樓層,在不增加空調能耗的情況下有效改善了室內溫度。 日本的機電工程配合建筑、結構、裝飾工程非常到位,提前考慮相當周全,避免了常見的返工拆改,專業協作前置、協調,功能質量保證。各類機電材料、設備先進,配套工業化程度高,可施工、可維護性強,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住宅裝修小巧緊湊,高效的空間利用。設計中充滿著人性化的思考,看似平常普通的東西,隱藏著上百次的實驗和改進,背后是強大的技術研發力量,所有產品嚴絲合縫,工業化程度極高。 ▲房屋全部采用同層排水,并設有集水器裝置;90%管道的組裝在工廠完成,并嚴格實施試水檢測后,裝箱運到現場,工人只需完成接口操作。 ▲室內隔墻全部采用輕質隔墻,現場無濕作業砌筑。 ▲天花吊桿孔洞采用結構砼中預埋的方式,減少后期鉆孔,極大提高了天花安裝效率。 ▲前期的設計充分考慮到PC與后期機電、裝飾、門窗幕墻等相關專業的配合,將陽臺欄桿螺栓孔在PC中預埋,安裝立柱時只需要用螺栓固定即可,安全、堅固、高效、美觀。 ▲施工圖深度均可直接滿足施工要求,細部節點做法標注詳細。 ▲外墻磚隨PC構件在加工廠預制,減少了現場外墻抹灰、防水等工序。 ▲陽臺設置排水明溝,找坡、細部處理到位,不僅排水效果好、而且美觀。 ▲數控式壁紙裁切機,保證壁紙拼接質量,同時起到熱熔的作用,鋪貼壁紙時不用涂膠,有效避免了壁紙涂膠不均勻導致的起鼓、開裂等問題。 ▲按壓式便捷換氣扇,效果好。 ▲采用整體廚房工業化生產,現場直接吊裝。 ▲推拉門一般采用明裝懸掛式,既減少了墻體的厚度,又便于后期維修。 ▲推拉門厚度只有30mm,輕便、耐用、經濟(國內的推拉門厚度一般為45mm)。 ▲帶掛鉤的門擋既可以防撞,又可以防風。 ▲洗手臺與面盆一體化設計安裝,不僅能保持洗手臺的整體性,同時防止不同材質交接處產生縫隙,避免打膠產生霉變等衛生死角。 ▲商場公共衛生間小便器處增加掛衣鉤和置物臺,使用方便,非常人性化。 ▲注重節約資源,無論是在展廳、餐廳、辦公樓到處可見這種馬桶與mini洗手臺結合的馬桶,洗手的廢水直接流入馬桶的水箱二次利用。 大道歸簡,日本精益的建筑產業化令人驚嘆,其中尤需值得思考學習的是: 1、人性化,功能適用; 2、工業化,現場施工少人化; 3、細節精致; 4、節能環保。 研修小組希望通過此次研修,給大家一些工作啟示,學以致用,發揚匠人精神,促進我們管理提升,打造更高品質建筑精品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