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回答: 孩子對別人有一定的依賴性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然而,過度的依賴又會造成孩子不會檢查、糾正自己家庭作業中的錯誤,在課堂上不能獨立思考問題,或者不能主動結交朋友,這最終會使孩子喪失自信心。作為父母,應當正確地幫助孩子掌握這個度。 對于上小學的孩子,如果有以下一些依賴性行為,父母老師就應該予以重視了。
我們的教育建議是: 1、父母要先檢查自己的行為,分析確認自己是否把孩子作為學生所應做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由于上學是兒童生活的重大轉折,可能會出現難以適應的情況,因此,孩子一年級的時候,父母是可以適當陪讀的,但必須記住一個原則,即陪是為了不陪,陪的目標是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而絕不是讓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如果一年級沒有養成好習慣,二年級可以用此方法補救一個學期左右,此后便要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孩子做作業時,父母不要留在一旁監督、輔導,給孩子足夠的獨立完成作業的空間。父母不妨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應該由你自覺地把學習學好,我們只用抽查的辦法來監督。” 2、應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地做事情,而不要怕犯錯誤。孩子將來必然是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因此獨立自主的能力是需要以小開始慢慢培養鍛煉的。在這個過程中,犯錯是難以避免的,而且,犯錯在某個層面上也有一定積極意義。 3、與老師聯合起來對孩子進行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與老師聯系,讓老師知道您對孩子的擔心,并和您互相配合,以便與您的措施和獎勵保持連續性和一致性。 4、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下面舉出的一些自立自強的辦法:
本文摘自孫云曉著作《教育的秘訣是真愛-家教難題問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