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陽三焦經循行穴位及主治
大為中醫
2016-12-04 11:39
1.循行 經脈循行:該經起自無名指尺側端,上出于四、五兩指之間,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經尺、橈兩骨之間通過肘尖部、沿上臂后到肩部,在大椎穴處與督脈相會;又從足少陽膽經后,前行進入鎖骨上窩,分布在兩乳之間,脈氣散布聯絡心包,向下貫穿膈肌,統屬上、中、下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頰至目眶中; .其支者:另一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出行至耳前,在面頰部與前條支脈相交,到達外眼角。脈氣由此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2.穴位定位 關沖: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液門: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中渚: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后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陽池: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高燒不退時,外關透內關,燒就會退掉) 支溝: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會宗: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 三陽絡: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四瀆: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天井: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清冷淵: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消濼: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中點處。 臑會:在臂外側,當肘尖與肩髎的連線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緣。 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當臂外展時,于肩峰后下方呈現凹陷處。 天髎: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 天牖: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后緣。 翳風:在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瘛脈:在頭部,耳后乳突中央,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 顱息:在頭部,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 角孫: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耳門: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耳和髎:在頭側部,當鬢發后緣,平耳廓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后緣。 絲竹空: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 3.主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