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散文 ∣ 一字藏天機 張金鳳

     遼寧本溪高明達 2016-12-08



    一字藏天機 

    創 作 談 


    文 ∣ 張金鳳


    我是個敬字如佛的人。凈手翻書,虔誠書寫。我用漢字織補著我平凡生活的罅隙和不足,努力地在書寫著生活的遼闊或窄仄,芳香或疼痛,人心的流徙,鄉土的淪陷。真正坐下來靜讀一個個漢字是近兩年的事。我提筆在草紙上寫下一個字,只一個“我”字,內心就波瀾翻涌、百味雜陳。仿佛突然之間,我從這個字讀到了太多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從那時候開始,每一個經過我眼睛的字都不再是平面的書寫,而是一個個有歷史、有身份、有情感、有著豐滿傳奇的活生生的生活角色。

     

    漢字從何處而來?它們都經歷了什么?我像一個穿越者一般沿著漢字的形狀、結構、平仄、音韻一直探尋進去,找到了一座無比絢爛的富礦。

     

    我跟有些字是有緣的,幾乎就是一睹成知交,對它浮想聯翩、下筆滔滔,仿佛看透了它的歷史和背景。由這些字引發的生活的、生命的、生存的、哲學的,各個層面的人生經驗豁然聚集在我的筆端,于是我以區區四十歲的年華開始了參透人生的修行。《進退之間,人生百味》《寫個贏字度春秋》《柔暖人生》《今我何在》等一些文章,寫出了進退之秘、剛柔之道、輸贏之理,我筆下的漢字散文既是文學的也是哲學的。我從未正式做過哲學研究和學習,是那些自身攜帶著諸多哲學秘密的漢字走近了我,誘發出我對生命的獨特體驗。《進退之間,人生百味》發表后,被眾多期刊和網絡轉載,千余家網絡平臺在使用,用于教化、勵志、修行等各種各樣的途徑。一文友問我,你小小年紀怎么敢寫這么大的命題,你以何參透了人生?

     

    是啊,我以何去參悟人生?我本是一個布衣釵裙的鄉下女子,憑讀書入職校園做了一名音樂教師,與五聲音律節拍舞姿打交道,與十幾歲的花季少男少女打交道,單純而又文藝。沒踏過官場半步,沒涉入商海半尺,進與退的江湖我是沒資格說話的,是博大的鄉土給了我根基,是讀書的過程給了我智慧,是漢字自身的魅力給了我禪悟。點橫撇捺鉤折提,在軟筆書法中它們有各種各樣的風格和套路,面對一個字,如讀神秘的劍譜,有的人讀到表層,有的人讀到肌里,有人讀到了了骨髓和靈魂。

     

    漢字是我們的根,它傳承著文明,承載著國學,本身就是博大精深的國學,每一個字背后都隱藏著浩瀚的海,隱藏著天道天機。只有用心參悟一個個字,才能從它的蘊含里明白人生的得失與榮辱。

     

    我以漢字為主角寫文章,源于我對于漢字獨特的情感和感悟,源于對生活的積淀和沉吟,源于對中華博大文明的敬仰。漢字無怨無悔地為各種各樣的文體承載著精神的要義,卻很少被一個個地端詳和重視,它就像我們身邊的土地,不斷給人們捧出各種各樣的果實,卻一直被忽略。

     

    我一直是一個虔誠的鄉土文學寫作者,我用自己的生命去書寫,將那些即將或者已經消失的鄉土器物陳列在我內心的農耕博物館,我在用文字打造這樣一個博物館,也用文字在努力地修筑堤壩,防止鄉愁的流逝。回顧我的寫作生涯,幾乎沒有超越過鄉土的疆界,我無意中給自己畫了個圈。漢字的書寫對我來說,既是嘗試又是拓開新天,這完全是另一種情懷的釋放。從2014年開始,我已經寫了幾十篇關于漢字的文章,期待它早日成書,成為漢字海洋中一朵飛揚的浪花。散文《一字藏天機》是我書寫的這些文章中較為精彩的部分。

     

    多么希望你也喜歡這些漢字,親近我們的漢字,看看這些字的身世,聽聽它們的故事,參悟一下它們背后的人生哲學。用全世界都在膜拜的中國字寫文章,漢字不像有些流行歌曲那樣,硬把我們行云流水的句子強摻進些洋文,不倫不類,狗尾續貂,它永遠堂堂正正地屹立在那里,不管怎樣流變,骨骼都是漢文明的剛正不阿。

     

    《一字藏天機》一文是我的叩門之作,我將不斷探求漢字的秘密。愿你能喜歡我筆下的漢字探索,繼續關注我的漢字文章和書籍。期待它們帶給你芬芳和美好。



    作者簡介



    張金鳳,女,青島膠州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青島市簽約作家。1996年開始發表文章,先后在《人民日報》《青島文學》《散文百家》《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人民文學》《光明日報》《北京文學》《黃河文學》《詩刊》《雜文月刊》《山東文學》《四川文學》《青海湖》《雜文報》等發表作品百余萬字篇。代表作散文《鍋灶》《胡麻的天空》《進退之間,人生百味》《煙袋風流》,散文作品兩次獲孫犁散文獎、首屆林非散文獎、葉圣陶教師文學獎。作品入選各種年度選本。出版過散文集和詩集。


    聲 音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2:14 張金鳳161206 來自北京文學






    選 讀



     一字藏天機  

     

    張金鳳

     

    一、點橫撇捺

     

    漢字,中華民族的文化密碼,從一頁歷史的陶片中走來,從黃河源頭的清澈走來。漢字可一筆貫通氣韻,豪氣干云,大唱《滿江紅》;漢字亦繁復多畫,需耐心描摹禪心靜悟《四張機》。看似簡單的一橫一豎是乾坤是陰陽是哲學的卷軸,繁如絲絳飄逸,如驚鴻之舞暗藏玄機無數。

     

    點、橫、撇、捺,是漢字的經絡,它們肢體簡約、身量單薄,卻蘊含無窮的力量;偏旁是漢字的骨架,是漢字的刀鋒,意在筆先,神在形上;部首是漢字豐滿的血肉,承載著一個個從遠古而來的字的身世之謎,蘊藏著天地的玄機;音韻平仄是漢字的氣韻靈魂,形如片羽翩飛,音似氣場凝結,一韻輕揚,意指八極。

     

    點、橫、撇、捺、提、折、鉤組成的漢字,就是易經里的否泰八卦,陰陽平衡,就是詩經里的賦比興、風雅頌。一個漢字是一口井,連通著巨大的水脈;一個漢字也是一部治國大典,孔子說,一個“恕”字可安天下;一個漢字是一部哲學巨著,“中”字講的是和諧之美,“淡”字說的是順應自然。那些或簡單或繁復的字,就是一脈脈儒家經倫,道家智慧,佛家禪意,更是一脈華夏的文明圣泉。

     

    孤獨的一個漢字是天地間坐禪或講經的佛,是一口沉思的古井,是一脈文明的源頭;兩個牽手的漢字是知音相遇,是眷侶神仙,是彼此的扶持、成就和無言的懂得,是相互的攙扶和陪伴;三個字相遇,是萬物生,是三點定面,有了無限的拓展,是三足鼎立,構成一個最穩定的和弦;四字成語如椽如柱,經天緯地,如琉璃瓦,金碧輝煌在華屋之立柱,輝耀著棟梁;押韻、對仗、格律,散裝的漢字是聯,是金線穿珠,是琴瑟和諧,是互補扶持天地相合;韻味、意境、格局,詞牌為金冠,一闋新曲一闋民風,在流云里、音韻中飛天般裊裊娜娜。漢字排列成唐詩宋詞,是閃爍的珠衫翠服,裝扮著華夏文化燦爛奪目;漢字的排列是史書是藥典,是厚重的史記春秋,是神奇的草木為醫。漢字最長的排列是族譜,從三皇五帝的傳說到秦磚漢瓦真實的史跡,蘸著墨,蘸著朱砂,蘸著血跡,蘸著赤誠,真實地標記了中國文脈的傳承。

     

    “點”是最小的筆畫,別看它小,卻是皇冠上熠熠生輝的明珠,是一字千金的諾言,是稱提萬斤的那點秤砣,沒有它乾坤就亂了,再準的秤星都是虛設。點,是點豆腐的那勺鹵水,沒有它,一缸豆漿永遠混沌,不會有質的飛躍。點,是百戰浴血的那一枚勛章,是經天緯地的信物玉璽,用來執掌天下,指點江山。沒有一個起點,漫長的人生路就是海市蜃樓。沒有現實的起點,再美好的藍圖都畫在紙上。一個點,在天是閃爍的星星,給仰望者夢想;在地是希望的種子,傳承生命,延續香火;在人間,它就是那黑夜中的燈盞,為探索的腳步照明方向。點如水,清純透亮,是生命的源泉,是漫漫旅程的一個個腳印,是人生仰望高處的燈盞;點,是一枚印鑒,一言九鼎,信安四方;點,是刀口上那明晃晃的鋼刃,沒有刃,一口鈍刀,哪里削得平世間的塊壘?沒有那一點,不論多么生動的龍都只是畫在壁上的色彩,要騰飛,還得有點睛之人出手。說什么自己努力了那么久,那么久的努力只欠點撥的一點,就與飛翔無緣。

     

    “橫”,那么平,如一碗水端平,如水的無私。橫是一架天平,是人良心的一桿秤。當“橫”在肩上,它是擔當,是一個人堂堂正正地接過責任,此生擔當道義,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當“橫”別在腰間,它是約束,是規矩的尺度,是法律的力量,是遵循規律走出天圓地方,是萬物參拜太陽生長;當“橫”臥在腳下,它就是一道門檻,一條橫在眼前的河,擋在面前的壁,對懦弱的人來說,那是一條羈絆的坎,無法逾越的雷池,永遠無法突破的壁壘;而對于樂觀者,這一橫卻是撥開雜草和迷霧的藜杖,又是一條通往遠方的小路。你勇敢地去跨越,執著地去破壁,就是面前橫著一座山,你也會翻山越嶺到達遠方。

     

    “豎”頂天立地,是一根旗桿威嚴樹立,大旗不倒,信念不倒。豎不偏不倚,豎堂堂正正,是追日的夸父,是補天的女媧。豎不營私、不斜逸,是神農嘗百草救病療傷,是舜耕田畝濟天下蒼生。豎是一根歷史的血脈傳承,豎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薪火代代相傳。豎是寂寞的堅守者,艱苦的探索者,豎絕不做墻頭上的草,更不做風里的云。豎的信念是扎根紅色的土地,用干瘦的身軀,做開花的鐵樹。

     

    “撇”是縹緲入云的豪情,是側臥如峰的壯志,是劍走偏鋒的智慧,是潛行在大地的隱逸。“捺”是堅實的腳步循序漸進地攀登,如寶劍待機出鞘,是五彩夢起飛的航道。撇捺如手足,當“撇”與“捺”雙手相握,就是友誼是力量,是萬里長城永不倒,是眾志成城無堅不摧;當“撇”與“捺”雙足立地、相互成就和支撐,就是最神圣的組合,是“人”在天地間,是登山我為峰,渡水我為舟,是天地萬物皆為我用的萬物之靈。

     

    “提”,那是從低到高處的一次飛躍,是對凡俗的背叛,對規律的發現。“提”是嫦娥一號探索天空的奧秘,“提”是氫彈爆炸時華麗的蘑菇云。“提”是藏不住的鋒芒,掩不住的才華,是巖漿到了熔點火山要噴發,是十月的孕育一朝要吶喊一聲“世界,我來了!”已經是沉到谷底了,該是彈跳起來的時候了。哪怕這一跳無法躍上高臺,無法回到原來出發的高度,至少是一種態度,一種努力,你已經在奔跑的路上。

     

    “折”,生活告訴執著的“橫”,有時候不能一條路走到黑,該回頭的時候要回頭,該拐彎的時候要拐彎。皦皦者易污,峣峣者易缺,一味追求完美,不如包容殘缺的存在。百尺篙竿不如千年的門檻,有時候,一味地戰斗,不如走下神壇,融入民間,在路上打個折,拐個彎,也許生活會柳暗花明,不要怕生活因此打了折扣。因為,世界上,真的沒有最完美的人生,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幸福實際上就在俯仰之間。

     

    “鉤”是一幀隱藏的風骨,厚重處的雄心。沒有這一“鉤”,人生是波瀾不驚,多了這一鉤,就是峰回路轉,就是匠心獨具,就是于無聲處聞驚雷,就是故事里意外的結尾。那一“鉤”,或許是夜幕上皎皎的新月,正漸漸長大,或許是挑開珠簾的那一聲叮當的鉤環,閨閣的芳馨由此打開。“鉤”是水落石出的那一個結果,或者一鉤釣取貪食者的布局。“鉤”是遠走的路上的一個回頭,是愛到不能自拔時的一個警醒。也許是敗北的馬蹄不甘心的嘶鳴,一個回馬槍,改寫了戰爭的結局,扭轉了乾坤的機關。

     

    三點水,是潤澤大地的水,是江流奔涌澎湃起的浪花。它是水,是一件百搭的衣飾,愿意為任何一個寒冷知羞的軀體御寒遮蔽。它遇川成浪,遇洼成澤,遇谷成江河,遇廣袤成湖海。它遇干渴成潤澤,遇污濁成濯洗。它是乳汁是蜂蜜,是豐收的瓊漿;它也是藥劑,是墨香,是洋洋灑灑的史書。

     

    絞絲旁,是怎樣一枚婉轉多姿的綬帶,佩掛在勇士的肩頭,或者是一枚飄搖的綠色絲絳在綿軟的柳枝中蕩漾。它是水紅色的飄帶,在窈窕的淑女裙間優雅;是縹緲游弋的云,是綠肥紅瘦的青春。它是綾羅綢緞,在華貴的廳堂賞梅花半開,是棉麻布衣,在鄉野的陽光撫摸下撲棱棱長大;它是絲絹,在“扎扎”的織機上成縷成匹成瀑布;它是紗縷,在泠泠的溪澗邊浣去塵埃,洗去滄桑,還原清純,柔滑如初。當遇到絞絲旁,冰就融化成一江春水,歡快歌唱;當遇到絞絲旁,山就披上一件柔和的綠衣,掩蓋起嚴肅的面孔。絞絲旁是修飾著田園的花朵和鳥鳴,是老牛在田埂,腳步比韁繩走得更悠閑;是石頭開花,從笑歪的嘴角處流淌出一叢陽光。它是綱常,是倫理,是經緯,是天道的半壁江山;它又是風流倜儻的羽扇綸巾,端莊儒雅,丹青素琴。

     

    四點水,同樣是水,卻是汪洋恣肆的水,如瀑如洪如獸如魔的水在大地上橫行。事不過三,三點水已經是盛澤之水,水多則溢,溢成汪洋,吞田噬物。洪水洶涌,女媧煉石補天是因為雨水過盛,大禹治水也是為縛住蒼龍,人們搬來山石土木鎮壓,水不疏導終成決堤之患,于是,水災變身成烈焰,變身成火熊熊煎熬。“魚”字踩著四點水舞蹈,是在水上游,還是在火上飛?世間隱藏著那么多水火無情,水火不容,卻又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至境轉換和意想不到的玄機,如水之火,燎烤著每一個掙扎的靈魂,每一步成長都有破繭成蝶的痛,都有涅槃重生的煎熬。

     

    “山”是一馬平川里的崎嶇,是崇山峻嶺的巍峨,山擋住了遠望的眼睛,擋不住夢想的翅膀。夢想可以飛越萬水千山,將山當作閑坐時補墻頭的風景,隱居時身后的一簾屏風。山是我們平靜生活起了浪花,順風順水里的潮涌。山是父親的脊背,沉靜深沉,他遮擋過我們,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更遠大的夢想和未來。

     

    二、流浪的字

     

    最早的文字只是一個意念攀附上了一個載體,是心中的情緒難以宣泄,用一個符號求一種解脫,鐫刻下巨大的災難或喜悅。刻在山石上,給天地閱讀;結在藤蔓上,體現自己的悲喜。漢字的奔波,比六千多年的半坡村落還要早,還要艱辛;漢字四處飄零、流浪,跟著聚居之前的原始篝火散落在歲月深處,無法挖掘。在那個半坡氏族的溫暖村莊里,50多種符號聚在一起召開了第一次聚會,慶祝它們結束流浪的步伐。它們整齊地躺在石頭上,規律地演唱著快樂的歌謠,漢字腳步在這里積聚,夢想在這里萌芽。朝露晚霜,寒來暑往,那些承載巨大秘密的符號在寒暑里瑟瑟發抖,在風雨霜雪里衰老哀嘆,它們多么需要一段堅硬易存的床板安放它浪跡的腳印和疲憊的身軀。甲骨,剝離自血肉之軀的堅硬鞍馬,馱上了這些流浪的文字。

     

    甲骨文是隱喻的天機,暗藏的心跡,是一枚大道至簡的書簽,是一闋洪荒蒼涼的印記。一個簡單的符號或線條,記錄著天地間的秘密,自然界的規律,偉大的發現和進化,記錄著部族的興衰或者藍圖,或者是對天道的虔誠,對地母的尊崇。龜甲獸骨,修竹拓木,因為鐫刻了有意義的線條而有了靈魂,因為承載了歷史而成就了不朽的價值。

     

    小篆是一場綿延的戰火,焚燒了六國的城池和堡壘,焚燒了寶座和虎符,焚燒了林林總總、咿咿呀呀的占山小寇。那些敗落的王,被小篆的華美燒得形神俱散。小篆以它的美統一了天下文字,那些粗陋的文字俯首稱臣,在歲月里逐漸削去了犄角,隱匿了音信。“書同文,車同軌”,小篆在秦國大篆籀文的基礎上羽化,褪去了繁復的筆畫,兼收了時代的和諧與華麗。小篆一直如歌舞女子一般優美,它好像在創字之初就不是僅僅擔任記錄的功效,而是有舞蹈娛目之美。后宮佳麗,民間楊柳,繁復處珠光寶氣、環佩叮當;簡約處風擺楊柳、臨水照花。小篆橫平豎直,踐行著人立于世間的剛直秉性,卻又圓勁均勻,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表達了人們對天圓地方的崇拜,對方正做人、圓滿做事的期盼。

     

    隸書是小篆的近侍,輔佐著文字的傳承,最終以絕對優勢取代。造字之初,它只是小篆的一個侍女,是小篆的一種輔助字體,身份卑微,只做紅袖添香。一個“隸”字,透露著隸書的出身和地位,小篆走著走著因為沒有子嗣而將文字的源流讓位給隸書。隸書雖起源于秦一統疆域的雄風,卻更多地浸染了大漢朝的雍容華貴氣度、莊重寬容之美,所以叫漢隸,并以莊重為修行。隸書是扶正的側室,卻沒有小人得勢的旱魃,它具有了母儀天下的氣度,書寫起來略微寬扁,體現一種寬厚和包容。隸書蠶頭雁尾,起筆凝重,大事可托付;它結筆輕疾,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凡事求圓滿。隸書,一輩子不隱藏自己的身世,坦蕩擔當曾經的卑微,光華卻輝耀了千秋之久。

     

    漢字的性格各異,癖好不同,分體書寫使漢字的美更是重巒疊嶂,遠近高低各不同。篆書是民間的字謎,是繡女手中的錦繡,旖旎婉轉,多情汁液滿溢;隸是士大夫,滿腹經綸,修心追古;楷書如書生端莊儒雅,丹青羽扇,坐懷不亂;行書如劍客急行,鋒芒暗隱;草書是煉丹狂士,手執救世的靈丹,天下蒼生不入眼,一馬倥傯,閑云野鶴。

     

    大約從粗糲藤蔓上一個標記事件的結開始,漢字從萌芽到襁褓,歷經甲骨文的青澀童年,鐘鼎文的執著印記,由小篆開枝散葉,隸書的花團錦簇,草書的狂放不羈,楷書的修行堅守,行書的灑脫通透,文字在流浪中,變形諸多,留下了芳香的足跡和動人的故事。那刻于甲骨,鑄于青銅,鑿于石碑,鐫于竹簡,浸染于棉帛絲綢的文字,是中華文明的煙火傳承,那隨意的一個轉身就是《詩經》,一牽手就是楚辭,一歡聚就是漢賦,一列隊就是大唐浩如煙海的詩篇,是宋驚濤拍岸的詞牌。它們是漢樂府,是木蘭辭,是平平仄仄的樓梯,帶你登高望遠,吟詠昨夜西風凋碧樹;它們是桃花源水,清泠疊玉,澄澈著金玉般的友情;那些被戰火燒在赤壁石間的字,被瀑布鐫在靈秀廬山的字,被大雪封在極寒塞地的字,只是小號里的起點音,是中國文化的基點。漢字,那些散落的星辰,散開的花朵,零落的玉石,在人的手中排列成星座,排列成園林,組合成奇珍。

     

    那些漢字,陣容強大,組合有序。漢字是碑林,記錄著民族血脈的傳承;漢字是鄉愁,每一個漢字都凝聚著濃重的鄉音;漢字是鋪展的工筆,流丹的大寫意,是一篇篇汪洋恣肆的大賦,是濃墨重彩的《清明上河圖》;漢字是金剛,一首短詩,一副楹聯,每一個漢字里都蘊含著無底的富礦,洞徹了無涯的乾坤。漢字是口井,是甜水井,滋養生命的傳承和延續,那井水是一種藥,一旦喂養過一顆淳樸的黃皮膚的生命,這一生他都無法戒掉這思念的癮。天道皆藏字中,一筆一畫都體現風水陰陽,體現教化和傳承,一字一乾坤,一語一經典。山川河流入字,文墨精神入字,錚錚鐵骨入字,朗朗乾坤入字。孤單時漢字是一首小令,一字千金,枯藤照出四季枯榮,人生跌宕;熱鬧處漢字是一篇芳華四溢的漢唐大賦,洋洋灑灑,殿宇華屋市井陋室,惟妙畢現。漢字冷了就歸隱田園和山林,是禪語一枝,是平常屋檐下的一枝素梅花,開著孔乙己、甲乙丙;漢字寂寞了就重出江湖,一呼百諾,呼嘯天地間;漢字是深閨貴胄家的千金之嬌,環佩叮當,走一步是繁復之美,舞一曲是霓裳羽衣。漢字在長衫的方巾上鑲嵌,在秉燭的燈火里生花,在疾行的快馬間軍令如山,在血脈的傳承里歷盡黃沙始見金。

     

    三、以何為貴?

     

    以女為貴

     

    中國字的萌芽是遠古時代,傳說中,漢字起源于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漢字。復雜的漢字不可能由一個人發明,倉頡可能只是一個漢字的搜集、整理者,在統一和創新上作出了貢獻。倉頡所在的遠古時期,是人類向母系社會過渡的時期,女人在生活中占主導地位,人類的尊母情結應該是與母系社會女人的絕對地位關系重大,更與每個人成長中對母親的依賴和尊崇有關。所以,最早的文字以女為貴。女,在文字中,一直是個簡單而神圣的字。甲骨文字形中的“女”像一個斂手跪著的人形。所以,人類一開始就意識到女性忍辱負重的艱辛,從字面上就給了她一個說法和感恩。古代以未婚的為“女”,已婚的為“婦”。甲骨文的“婦”,字形左邊是“帚”右邊是“女”。表示已婚女子要操持家務,多灑掃事務,比之清純少女,多了責任和擔當。

     

    良女為“娘”,.漢字從牙牙學語中的幼兒開始,人類第一個脫口而出的漢字是“娘”。“娘”是撼山動岳的發聲。從字面看,娘是無比高貴的稱謂,是“良好的女子”才配使用的字。古漢語中“娘”一般指青年女子,多指少女。后來竟然因為它的高貴和美好,成了婦女的統稱。古代給女孩子起名,多用娘字,如《千里送京娘》中的京娘,《聊齋志異》中的封三娘、范十一娘;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中,僅有的兩位女子,分別是“母夜叉孫二娘”和“一丈青扈三娘”。即便是四肢粗壯性情兇悍的女孩子,也用了“娘”字,可見“娘”是多么被追捧的美好字眼。美麗的女子叫“秋娘”,追求愛情的女子有杜麗娘,傳說中的名妓叫杜十娘;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在人們習慣的稱謂里,竟然是“媚娘”,不僅用了“娘”字,連“媚”據說也是她14歲入宮時由太宗所賜,她占用了兩個由“女”字旁構成的字。

     

    娘,是古代最美好的字眼,純潔無瑕的少女之代名詞。繁體的娘,是女字旁加“襄”。“襄”意為“包容”“包裹”的意思。女性是含蓄的,是不輕易拋頭露面的,是藏在深閨的,尤其是年輕女子。另一層意思是:女性是隱忍的,包容的,是溫柔溫和的。再一層意思,就跳離了年輕女子,這一層包裹是娘字含義的拓展:“女”和“襄”聯合起來表示“身體包裹了嬰兒的婦女”,是腹內懷胎的女子,后來又延展成懷抱嬌兒的女子。“良女”是受人尊重的,當娘的崇高出現倍增時,就至高無上。當“娘”雙字相疊,成為“娘娘”的時候,不得了,尊卑拓展成了階級分化。至高無上的那個女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個女子,不甘心當蕓蕓眾生里被人尊崇的女子,要雙倍的尊崇,于是,她就成了“娘娘”。“娘娘”是皇帝的第一夫人——皇后。接著,萬人敬仰的娘娘又披上了神的光環和衣衫。真龍天子的原配,母儀天下的娘娘,漸漸就脫離了凡塵,與女神越來越近,于是,觀音菩薩這位佛家至慈至善的女神,也成了“娘娘”,被民間稱為“觀世音娘娘”“送子娘娘”;玉皇大帝的原配叫作“王母娘娘”,人類的締造者成為“女媧娘娘”;推及其他,有神靈的女神大都佩戴了這一榮譽稱號,如“眼光娘娘”“痘神娘娘”“桃花娘娘”“棗神娘娘”等。在凡人心目中,最偉大最高尚的那個人,不是權位至上的皇后、王妃,那太遙遠,太冷漠,無法寄托凡俗之人的景仰之情;也不是廟堂之上的威嚴神像,那太虛幻,也無法完全寄托一個凡夫俗子的尊崇。于是,人們脫口而出的“娘”是自己一生最珍貴、最珍惜的那個人,那個給了自己生命和撫養恩情的女人,那個給了自己一生牽掛和愛的女人,那個在眼前觸手可及的時常被忽略卻呼之即來的人,“娘”!喊一聲娘,空曠的人間立即就溫暖如春;喊一聲娘,大地震顫,蒼穹無語。這世間,還有比娘更偉大的字眼和角色嗎?

     

    女性的天性是隱忍包容隨和,所以“女”作為偏旁,可以與很多部首搭配成字,可見,女子這一溫柔角色,是可以身安于輔佐之位,心安于服從之職的。這也是女性地位使然,一個女人,從少女到青年,總要談婚論嫁,嫁作他人婦,由一個家庭剝離出來,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去。所以,女子必須適應,必須接受,必須與眾多未知的因素結為一體,迅速締造新的生活關系。在古代,女子出嫁為歸,她所出生的那個家不是家,夫家才是她的家,她的出嫁就是女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即便是如此開放的現代,女人也將找到可以托付的男人稱為找到了歸宿。嫁出去的女人,就是新娘,是那個男人另一個像母親一樣依賴和心心相通的人,女人是不可以辜負“新娘”這個詞的,她寄托的是男人的家族甚至整個社會對女子的期待。新娘接過娘的責任,對丈夫體貼、規勸、撫慰。相夫教子的女人,第一要務是輔佐好丈夫,第二要務是生養并教育孩子。男人年輕時,稱自己的新娘為“娘子”,老了成為夫人。“二人”組成“夫”字,就是說,成家立業的男人才真正是夫,而夫人就是這個“夫的人”。夫人再好聽,也仍然是一個從屬地位的詞。“人”字肩頭扛上一道橫是“大”,就是接過責任,就不再是小孩子,而要對這世間有所擔當。“夫”是 “人”扛上兩道橫,那是二,是夫妻兩個人,一個人肩上扛了兩個人的責任。

     

    女人出嫁就產生了諸多新的社會關系,這些新關系也是女字旁組成的字。如,那個最重要的老女人就是“婆婆”,舊社會,婆婆是天,女子們謹小慎微地在婆婆面前行事,年輕的女子就是在最下層慢慢地隱忍著、付出著甚至煎熬著。多年媳婦熬成婆,女子的地位由新婦漸漸熬成母親,最后又成為婆婆,一旦到了婆婆級,就是人生曙光的來臨,執掌天下的日子到了。女子出嫁后還要面臨“妯娌”間的打磨,那些出身不同、處境相似的女性,在同一個屋檐下或勾心斗角,或親如姐妹,妯娌關系實在是非常微妙的人際關系。

     

    最美好的事物出自女子,都由女字旁幫襯。嫦娥是最美的仙子,婀娜是最美好的姿態,嫣然是最美好的表情,妖嬈是媚好、嬌嬈的年輕貌美,是在水一方的佳人,婕妤是傾國傾城的傳奇。娉婷之女,姈媛之女,嬋娟之女,女子,是世間最美麗芬芳的花。

     

    “委”字有禾有女,是事業家庭雙豐收,是物質精神兼得,是神仙的日子。一個女人,甘愿把禾托舉在自身之上,是一種獻身精神,也是一種自我犧牲精神,人們會替她委屈,因為這世間,人愿意高于物質,雖然依賴物質而生存,但是,誰忽略了人權而過于注重物質,那他是本末倒置的。但是那些女子們,常常是將自身低到塵埃之下,托舉著禾和一切需要她的力量的物質而艱辛地存在。“委”又是一種委托和信任,蒼天把禾苗和女人交給你,是信任一個男人的責任和能力,這就是為什么男人在社會中總是勇于擔當的解釋。當一個男人,將女人和家產都托付給你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信任。

     

    女子隱忍到塵埃中的極致,是一些令人傷心的女子,她們是奴是婢,那些出身卑微、處境可憐的女人,帶著刑枷行走的女子,血管里流著淚水。解除了奴婢制度的社會,才是真正有人性的社會。女遇殘酷的生活變故,就如禾苗遇霜而凋萎,女遇霜則天塌地陷。在男人為天,男人執掌天下的社會,一個女人一旦失去了丈夫,成為“孀”,就像一株霜中茍延殘喘的禾苗,已然沒有了生活的圖景。即便還能夠仰望太陽,遭受霜打的植物,是否還有一個燦爛的秋天?


    ……

    選讀完,全文刊載于《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16年12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无广告| 亚洲成人高清av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播放灌醉水嫩大学生国内精品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中国熟女仑乱hd|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天堂偷窥|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 国产91午夜福利精品|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 国产成人8X人网站视频| 五月天婷婷激情无码专区| 成人午夜电影福利免费|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加勒比无码人妻东京热|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国产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免费看成人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av免费在线|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色天香成人一区二区|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京东热|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