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秦觀婉約詞的藝術特色。 在北宋詞壇上,秦觀被認為是最能體現當行本色的“詞手”。晁補之在《評本朝樂章》中即認為“近世以來,作者皆不及秦少游”。秦觀詞的內容并沒有擺脫別恨離愁的藩籬,其妙處在于情韻兼勝,即情感真摯,語言優雅,意境深婉,音律諧美,符合詞體的本色和當時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趣味。他的婉約詞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一、靈心善感而寄情深微。作為蘇軾最得意的門生,秦觀作詞不可能不潛在地受到蘇軾的影響,蘇軾開創了以詞抒寫自我性靈的新格局,而秦觀一生積聚了滿腹傷心失意的淚水,也必然要利用他所擅長的詞體來傾泄。不過他不像蘇軾那樣直接傾吐內心的苦水,而是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悶融注在類型化的離情別恨之中,即周濟所說的“將身世之感打并人艷情,又是一法”,如《浣溪沙》以尋常之語,狀尋常之事,寄情幽遠。 二、秦觀以小令作法的長處彌補慢詞創作中存在的不足,從而達到情韻兼勝的審美效果。如名作《滿庭芳·山抹微云》,將別時的傷感、往日的柔情、別后的思念層層鋪敘,但情思并非一瀉無馀,而是情一點出,即用景物烘托渲染,剛提“舊事”,即接以“煙靄紛紛”,欲吐還吞,詞末不待情思說盡而結以景語,更含蓄而有余味。詞的語言清新淡雅.“抹”字、“粘”字,由錘煉而得卻不失本色。其他如《浣溪沙》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則情景融合,語言淡雅,境界蘊藉空靈。 秦觀在詞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詞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體現出婉約詞的藝術特征。就婉約詞的發展而言,秦觀對另外兩位婉約詞的代表作家周邦彥和李清照都有直接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