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乳腺癌的病因比較復雜,多種因素可能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包括:遺傳、激素、生殖、營養、環境等多方面。家族性乳腺癌多數由單基因或多基因改變引起,其中最主要的乳腺癌相關基因有BRCA1、BRCA2、p53等。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癥狀和體征,不容易引起重視。具有典型臨床表現的乳腺癌通常已經不屬于早期,這些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下: (1) 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欠規則、活動欠佳,大多數為無痛性腫塊; (2) 乳頭溢液:多為血性乳頭溢液,發生于單側、單孔; (3) 皮膚改變:乳房皮膚出現典型的橘皮癥狀; (4) 乳頭異常:包括乳頭回縮、抬高、糜爛、破潰等; (5) 腋窩淋巴結腫大:同側腋窩出現腫大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乳腺癌的診斷應該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細胞或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多方面。針對臨床可觸及的乳腺腫塊,可采用針吸活檢或手術切除活檢明確診斷;而針對臨床摸不到的腫塊,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發現可疑病變(如B超或CT等)。所有手段中,病理學檢查才是診斷乳腺癌的金標準。 I期:手術治療為主,目前趨向于保乳手術加放射治療。對具有高危復發傾向的患者可考慮術后輔助治療。 II期:先手術治療,術后再根據病理和臨床情況進行輔助化療。對腫塊較大、有保乳傾向的患者,可考慮新輔助化療。 III期:新輔助化療后再做手術治療,術后再根據臨床和病理情況做放療、化療。 IV期:以內科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目前普遍采用的化療方案是含蒽環類藥物的AC(阿霉素 環磷酰胺)或CAF(環磷酰胺 阿霉素 氟尿嘧啶)以及CMF(環磷酰胺 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方案。 目前一般認為,對ER陰性等高?;颊?,可以考慮在輔助治療中使用含紫杉醇的聯合化療方案;對淋巴結轉移數目1~3個的患者,含多西紫杉醇的方案優于不含多西紫杉醇的方案。 TAM是輔助治療應用最為廣泛的內分泌藥物??诜AM5年能顯著提高患者的10年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當患者既要做化療又要行內分泌治療時,一般認為,在化療結束后再予內分泌治療比同時用藥效果佳。 HER-2過度表達見于20%-30%乳腺癌,HER-2陽性提示對CMF方案和TAM耐藥,患者預后差。對該組患者,應考慮使用含蒽環類藥的聯合方案化療。 乳腺癌的預后受病理類型、疾病分期、分子標記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一般預后良好的病理類型包括:腺管樣癌、浸潤性篩樣癌、黏液樣腺癌;預后中等的類型包括:髓樣癌、浸潤性小葉癌;而預后不良的類型則包括:肉瘤樣癌、印戒細胞癌、炎性乳腺癌等。乳腺癌的分期決定于腫瘤大小、腋窩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這些因素均為乳腺癌重要的預后因素。其中I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高達95%左右,II期患者約80%~90%,III期患者約40%~70%,而IV期患者極少可以生存達5年。此外,年齡、激素受體狀態、HER2狀態、脈管瘤栓、腫瘤增殖指數等很多臨床病理參數均能影響乳腺癌的預后。 參考資料:
聲明:本文系金琉璃原創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