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左一為田興 9.田季安怒貶田興 議事廳召開會議。發(fā)言的都是年輕的藩鎮(zhèn)派,內(nèi)容是會議前就已議定好的方案,召集會議只是告知,然后田季安裁決。 屬于朝廷派的老臣老將們,看在眼里都明白,只有一個老杠子頭又放炮,那態(tài)度,把田季安還當成子侄輩的在訓斥,連朝廷派也快聽不下去。 田季安一臉輕蔑,把玩著攥在手中的刀釘。 聶鋒欲開口轉(zhuǎn)圜,田興已先發(fā)言,講得入情入理,果然是廣受愛戴的軍將統(tǒng)帥。田季安目光一倏猙獰,突然將手中把玩的刀釘向田興擲去,就擲在一毫之差的屏風上,咆哮說:“臨清邊境多事,勞田都頭即刻出發(fā),前往綏靖!” ——朱天文 謝海盟《侯孝賢電影刺客聶隱娘故事大綱》 10.田興假裝中風 暮鼓八百擊聲中,憂心忡忡的聶田氏,既不見早上才返家的女兒蹤影,又等不到丈夫回來,只見聶鋒的隨軍飛報進府,報說舅老爺給主公貶去臨清,老爺為此去了舅老爺家。 聶田氏趕到哥哥家,只見田興躺在榻上,滿身艾草灸針,癱瘓不能言,說是中風。探視過哥哥,聶田氏告訴聶鋒,女兒已返家。 ——朱天文 謝海盟《侯孝賢電影刺客聶隱娘故事大綱》 電影《刺客聶隱娘》中這位因為直言而諫被貶臨清的田興田都頭在影片只是配角中的配角,但涉及他的相關(guān)電影情節(jié)大多皆有出處,而且草蛇灰線,在松散的故事和美麗的畫面背后,隱藏著他大BOSS的身份。 田興是田弘正的本名,田弘正(公元764年-821年),字安道,平州盧龍(今河北盧龍)人,唐朝第一任魏博節(jié)度使田承嗣堂侄,相州刺史田廷玠之子。 田弘正“少習儒書,頗通兵法,善騎射,勇而有禮”,深受伯父田承嗣喜愛。田季安主政魏博時,田弘正為魏博軍衙內(nèi)兵馬使,從田氏家族的輩分論,田季安是他的子侄晚輩——電影中的他倒是娓娓道來地勸諫,沒有如之前那個老杠子頭那般放炮,但田季安更煩他,其中深意也頗值得猜度。 歷史上真實的田季安絕非聶隱娘青梅竹馬的戀人,也并無“六郎心里是向朝廷的”這回事,他生性奢侈、殘忍好殺,田弘正數(shù)次規(guī)勸,得到軍中擁戴。田季安認為田弘正收攬人心,將他貶為臨清鎮(zhèn)將,又想借罪將他殺害。田弘正偽稱自己得了風濕病,用艾草炙灼全身,才得以幸免('弘正假以風痹請告,灸灼滿身,季安謂其無能為',電影也表現(xiàn)了這一段,需要指出的是風痹不是劇本創(chuàng)作者理解的中風;張震飾演的田季安比真實的田季安機智,一句“假的”,心里如明鏡似的)。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田季安病逝,其子田懷諫(即影片中田元氏與田季安所生的長子,在田季安劍指田元氏時用身體擋住母親的那個小孩)襲任節(jié)度使,田懷諫將政事都交給家奴蔣士則(應(yīng)該就是影片中匯報瑚姬以雞血冒充月事的那個蔣奴)決斷。蔣士則處事不公,引起三軍憤怒,士卒遂打算擁立田弘正。 據(jù)說當時田弘正在家閉門不出,士卒便在府外大聲鼓噪。田弘正出來后,士卒都拜倒在地,請他到府衙理事。田弘正嚇得跌倒在地,自知難以推脫,便對士卒道:'你們讓我主持軍務(wù),我與你們約法三章,你們愿意聽從我的話嗎?'又道:'我要遵守朝廷法紀,將魏博的版圖戶籍交給朝廷,請朝廷任命官吏。在天子詔命下達之前,有敢請我做節(jié)度使的人斬首,有殺人搶掠的斬首!'三軍將士盡皆應(yīng)諾。 當日,田弘正便到府衙理事,斬殺蔣士則等十幾人,隨后表奏朝廷。不久,唐憲宗封田弘正為檢校工部尚書、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魏博節(jié)度觀察等使、上柱國、沂國公,并賜名(田弘正的名字由來),又命中書舍人裴度專程到魏州宣諭。 田弘正上位時候的半推半就、約法三章,后世有一個非常相像的例子,那就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傳說趙家的先世就是安史舊部,有樣學樣,未必沒有從田弘正這樣的事例中汲取經(jīng)驗和行為模式——裝,你就裝吧! 田弘正擔任節(jié)度使后對朝廷十分恭謹,并先后出兵出力協(xié)助朝廷征討淮西、成德、淄青等藩鎮(zhèn),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成德節(jié)度使王承宗病逝,唐憲宗便改任田弘正為成德節(jié)度使,檢校司徒、中書令、鎮(zhèn)州大都督府長史,田與成德軍有舊怨,帶領(lǐng)兩千魏博軍孤身犯險,最后因為對成德在財政上竭澤而漁,更加引起本有舊怨的成德士兵不滿,在野心者王庭湊等的攛掇下,成德成了火藥桶。 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七月,田弘正命魏博兵士返回魏州。同月二十八日,王庭湊集結(jié)牙兵作亂,田弘正及家屬、將吏三百余口一同遇害,終年五十八歲。唐穆宗得知后,冊贈田弘正為太尉,賜謚忠愍。 唐憲宗的元和中興,軍功章上有田弘正的一半,至少是一小半。但是田弘正謹守臣節(jié)、“終始不移其操”、“樂聞前代忠孝立功之事”、“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本身卻帶來身死族滅的結(jié)果,其中固然有現(xiàn)實太殘酷骨感的原因,也不乏僭主由于先天的合法性缺乏尋求外部道德資源支持的困局終于無法破除的結(jié)果。 憲宗朝短暫的勝利透支了唐朝中央政府能夠把控的資源,迫使后一位皇帝穆宗只能采取緊縮和裁軍的政策,河朔諸鎮(zhèn)降而復叛。事實上,如果盧龍、成德、魏博能夠發(fā)揮其邊疆重鎮(zhèn)的屏障作用,名義上的統(tǒng)一到底意義多大,其實也是值得探討和商榷的。 回到電影本身,這個游離于情節(jié)、情感主線之外的配角中的配角或許才是幕后最腹黑的大BOSS,但遺憾的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仍然只是一個配角中的配角,他悲慘無常的命運,滿滿是無可奈何的掙扎和事與愿違的吊詭,這不是簡單的一句“求仁得仁”“舍身取義”可以紓解的。 本文首發(fā)于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