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邛海公園: 景點特色: ·邛海盛產魚蝦蟹等湖鮮,可在湖畔餐廳盡情品嘗。 ·邛海山光水色秀麗,無論是泛舟湖上還是單車環湖,都一樣愜意悠閑。 景點介紹 邛海又名邛池,位于西昌市東南市郊,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邛海盛產魚蝦,是有名的天然漁場,湖畔綠樹成蔭,遠處群山環抱,因距離市區極近,每當周末這里本地人云集,被稱為西昌市民的后花園。同一些湖泊一樣,邛海也以恬靜著稱,景色四時不同。目前邛海被規劃為濕地公園,分為觀鳥島、夢里水鄉、煙雨鷺洲和西波鶴影等幾大區域。 濕地公園內環湖建有人行步道和自行車道,建議租車游玩。在邛海西北側的觀鳥島濕地門口有租車點,租一輛自行車環湖游覽比較省力。沿著環湖公路一直向南,首先經過月色風情小鎮,這里是一片成熟的客棧區,海邊坐在月亮上的少女雕塑是小鎮的標志性建筑。此外,從小鎮的碼頭可以乘船到湖對岸的漁村,吃吃湖鮮,非常愜意。月色風情小鎮、觀海灣和對面的小漁村都有住宿,湖上泛舟,湖畔垂釣,小漁村里吃吃湖鮮、搓搓麻將耍起愜意的很。繼續南行,經過邛海公園,可達觀海灣區域。在這里登高遠望,可俯瞰整個邛海,湛藍的湖水和曲折的湖灣都讓人心曠神怡。 交通路線: 從市區可以坐14路、17路、22路公交到達邛海公園,票價1元。也可乘坐105路、106路環湖公交,分段計費。在邛海賓館、月色風情小鎮、觀海灣、青龍寺等都有站點。 西昌瀘山森林 景點特色: 環境幽靜,佛教圣地。跑山過程中會經過很多寺廟,主要是上香祈福,沿途風景欣賞,中途有很多吃的耍的。到達山頂后可以俯覽邛海。 景點介紹 感受瀘山的濃蔭叢中隱有漢、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三教庵、蒙段祠、祖師殿、觀音閣、王母殿、青羊宮、玉皇殿、五祖庵等10多座分別為儒教、道教、佛教所有的古剎。盡管教規、哲學思想等不盡相同,但卻能在一座山中和睦相處上千年,各傳各的教,這在全國也實屬罕見,絕無僅有。 瀘山又名蛙山,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瀕臨邛海、拔地而起的瀘山,以“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的氣勢與邛海構成川西南一大景區之一,被譽為“川南勝境”。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瀘山海撥2317米。它東臨碧波如鏡的邛海,西瀕蜿蜒秀麗的安寧河,北有歷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聳立的螺髻山。山上古樹參天,松樹尢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風水月”來描繪瀘山邛海的風光,即瀘山的松、安寧河的風、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交通路線: 與邛海風景區連成一片,兩地可一并游覽,乘車22路到達邛海即可。
青龍寺 景點特色: 依山傍水,交通方便,是旅游休閑的好地方。 景點介紹 西昌的青龍寺,始建于明代萬歷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是邛海最富有傳奇的地方。 在青龍寺這里,望西看去,瀘山正是太陽落山的地方,那里是儒、釋、道三教共一山的地方。這里也盛傳著一個民間故事:東海龍王四太子小青龍每見古邛都逢干旱時節,常顯圣降雨抗旱,老百姓為紀念他,于此修建青龍寺,祭祀供養他的圣像。所有的這些,匯集成了傳奇的青龍寺。 不僅僅傳奇,這里也是邛海周邊高處看海的極佳所在,放眼望去,視野開闊,一覽無余。尤其是在夕陽西下之時,在這里觀海,整個海面與天空都被余暉渲染成醉心的霞紅,優美壯觀。在這里,夏季的雨中看海,還能見海水層次分明的紅色、黑色、綠色等多彩的顏色,很美。 青龍寺向北往下的最低處,有一個近九萬平方米的旅游休閑區,由青河沙灘浴場、小青河野趣露營區、臨海小景點、登山步道、風雨廊等功能區組成。于此,可于河邊漫步,可于沙灘徜徉,也可于水中嬉戲,懷想青龍的神奇,再傾聽青龍寺隱約傳來的鐘磬之聲,是放松身心,品味邛海恬靜、雅趣的好地方。 交通路線: 市內乘坐106路可到達青龍寺,或者打車前往。
西昌涼山彝族歷史博物館 景點特色: 主要以反映彝族生活、起居、禮儀、農耕和彝族祖先的傳奇故事為主。 景點介紹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位于瀘山風景區中部,它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筑,它背依青山,面臨邛海。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于1985年8月4日建成開放。這里是我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 涼山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50年代初,這里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奴隸社會形態。1956年實行民主改革后涼山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飛躍到社會主義社會。為保存奴隸社會實物和資料,給研究和展示這一特殊、典型的社會形態提供條件,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于1985年8月4日建成開放。 交通路線: 從西昌城出發,乘22路公共汽車,票價1元,也可坐到達“邛海公園”的公共汽車,在邛海賓館下車,步行上山約10分鐘便到。
西昌邛海濕地公園 景點特色: “以水為主、以水為魂”,風景漂亮,空氣好。 景點介紹 命名為“煙雨鷺洲”的西昌邛海濕地公園三期,其最大特點是“以水為主、以水為魂”,建成后與一二期連成一片。 煙雨鷺洲濕地,地處邛海北岸,南臨海河入海口、西靠觀海橋、北沿環海步道、東接新沙灘,總面積3530畝。按“一帶、四區、三棲息地、多點”功能分區布局,建有生態防護林帶,宣教管護、水質凈化、生態利用、近自然恢復“四區”,深水游禽鳥類、淺水涉禽鳥類、林灌鳥類“三棲息地”,生態、氣象、物種、水質等多個科研監測點。形成了島鏈禽鳥棲息保護帶,濕地植物園、宣教中心、海星島、水質凈化、農耕濕地等“九園”,桂橋賞月、月映長灘、蘆蕩飛雪、星島遠眺、落日灑金、繽紛花境等“十八景”。 交通: 市內乘坐22路公交車,在任意一個濕地景區下車即可。建議租輛自行車來自己騎行環海耍更安逸,又方便。
西昌古城 景點介紹 西昌古城位于涼山州中部,總面積2600余平方公里,總人口50余萬人,是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西昌自古便是祖國西南邊陲的一個重鎮,自秦漢始,歷代政權均在此建立過郡、州、司府、委派過官吏。如今這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只占據著西昌城的東北角,三座城門是它顯著的標志。盡管如此,西昌古城風韻猶存,古城的基本格局仍保持良好,古跡主要有西漢土城遺址、無名漢闕、唐代白塔、南詔景莊王廟、羅羅宣慰司、清真寺、大通門等。
西昌溫泉花園 景點介紹 西昌溫泉花園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一期工程投資1000多萬元成功地開發出了具有保健功能的溫泉和氡泉。溫泉井深1018米,水溫42度,氡泉井深950米,水溫32度。 溫泉花園設有接待廳,內設礦泉游泳池、溫泉游泳池、氡泉游泳池。池內有海浪急流、泡泡浪花、人造瀑布、急流、水中脈沖按摩、水錘、錘背等八種功能和景觀,在國內都處于領先水平。 景區內設有貴賓樓,樓內不同檔次的商務館可供家人、會客使用,環境幽雅,設施完善,沖浪、水浪按摩,應有盡有。還設有茶樓、餐廳、住宿部。大、中、小會議室供各種規模的會議使用,一次可接待100余人。 溫泉花園可供吃、住、會議、娛樂、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度假勝地。 交通線路: 公交107路,自駕:西昌市中心-三岔口東路-合鹽路二段-S307-礦泉大道-溫泉景區。
西昌大通古城門 景點介紹 大通門,又稱南門,是明代建昌衛的四大城門(東、南、西、北門)之一,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建成后,經歷了無數次戰爭、洪水、地震等災害,大通樓毀了又建,建了又毀,屢毀屢建,歷盡風雨滄桑。1998年,大通樓得到重建。重建后的大通樓大致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風格,復原了明代磚石城墻,搬遷了非法占用城墻城樓的單位和居民,并且還原了甕城。重建后的大通樓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樓高23米,成為西昌一大歷史文化景觀。 交通線路: 步行至下西街或者濱河路就能看見,也可以乘坐公交2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