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每天不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讓知識的潺潺小溪,每日流淌,注入思想的大河。” 在教學之路上我日漸成熟,有些知識漸漸駕輕就熟,同時我也慢慢悟出,讀書絕不能僅限于讀教材、讀教參、讀教輔用書。我們為什么要讀書? 一、讀書可以提升素養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 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教師的閱讀量與閱讀率決定課堂上每一句話的分量。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當教師懷著被先秦神話、唐詩宋詞的文化熏陶過,被夸美紐斯、第斯多惠、杜威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滋養過,被多元智力、成功教育、人文主義、建構主義等理論充實過,被葉圣陶、陶行知等語文界前輩的理論營養過??帶著這樣的心靈走進課堂時,你的課堂一定會文雅起來,一定會精彩不斷!在平時的教學工作,每當我們聽課時發現執教的教師引經據典、妙語連珠、激情滿懷,用精煉的語言,恰到好處的為學生點撥時,把敬佩的目光投向老師的,不僅書學生,還有聽課的教師。你課堂上就會呈現出一派春色滿園的景象,也令我們不得不折服! 二、讀書使人收獲智慧, 正如作家畢淑敏所說:“許多有智慧的人已經逝去,在書中,他們微笑著醒來。”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有知識,那是聰慧而勤奮的先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之流中,探尋和打撈出來的閃光的珍珠;書中有情感,那是真誠與多情的人們,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結;書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堅韌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將理想上升為行動生長而成的生命之華;書中有思想,那是長久的思考與無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種植的永恒之果;書中有智慧,那是用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考問,融會而成的靈魂之光……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謀求自我靈魂的充實和精神的生長,而要做到這一點,那就是讀書。通過讀書,你的個人人生,變得越聰慧,而不是越固執甚至迂腐;通過讀書,你變得越單純,而不是越復雜甚至狡詐,你至樸至真,你雖容顏蒼老,但童心永駐。讀書會使你變成一個充滿智慧的,文雅的人!” 腹中“墨水”少,筆下語言空!就如我們要寫一本書的讀后感,假如你沒有認真的讀書,又怎么能有多么深刻的體會呢?我想起了多年以來所教過的學生,那些喜歡文字、愛好文學、樂于讀書,擅長寫作的學生,他們對書的渴望都很讓人感動!讀書,不但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書的引領,他們被文學力量的吸引,靈動的文字在他們筆下有了更精彩的排列方式。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三、讀書使教師自省 靜下心來讀教育專家的書,他(她)們那富有哲理的話語,會引人深思!在閱讀盧勤老師精品集的時,有些話語讓我們難忘。逼子成龍,龍就會變蟲。正像法國詩人海涅所言:即使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也可能是跳騷。”我覺得以往的教學方式,或多或少都有“逼”的嫌疑。就像我們的教學中,“會學”知識的學生,要遠遠超過只“學會”知識的學生。做教師的就應該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把目光放長遠,要為學生的將來負責,要明確在教學中要以人為本,不要以分為本,成長永遠比分數重要! 在我們的的教學中,常常有個別學生,淘氣,惹禍,不守紀律,因為他(她)的“表現”也就常常批評他,實施往往是你越是批評,他越是糟糕,如果努力找他的“閃光點”,放大優點,輕視不足,他(她)也許會慢慢地轉變,向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這不就像盧勤老師說的:‘一個孩子,你說他行,他就行,你說他不行,他就不行。你為他喝彩,他會給你一個又一個驚喜,你說他不如別人,他會用行動證明他真的很笨。教師是可以這樣用語言來塑造學生的。 盧勤老師在教育學生時說過“生活就像鏡子,你對它笑它就笑,你對它哭他就哭,你就要永遠對他微笑!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別人都幫不了你,最終還要自己幫助自己!“讀到這些富有哲理的話語,不禁引人深思,盧勤老師不僅是在教育他的學生,也是在教育她的讀著。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難免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一定要樂觀,自省。笑對生活,生活就會還你快樂! 在《教師的挑戰》一書中作者佐藤學說過這樣一段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除了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國家和地區之外,那種以黑板和講臺為中心,眾多兒童整齊劃一地排坐的課堂,以學科為中心,讓兒童習得教師所傳遞的知識技能,然后借助考試來加以評價的方式已經進入歷史博物館了。”我不知道別人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什么感受,反正我的感觸很深,我問自己,我的教學應該擺在什么位置呢?現在提倡“生本教學”自己的課堂到底“生本”了多少呢? 四、讀書讓我們獲得快樂 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一本好書,一杯香茶,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說:“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真個是:“博覽群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閑云野鶴,保持著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從科學知識的大堆篝火里點燃起志向的火花,你敞開大門,迎接一份份熱烈和喜悅,這是作為一名教師工作中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在知識的活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如果教師的講課里沒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 徜徉在書中,帶給你的是另一種境界,你會發現你所謂的煩惱毫無存在的意義,在體驗真理的同時讓我們一并收獲快樂。書中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無法一一述說,我想說,讀這本書如同與一位智者交談,他似乎明白、理解你的一切,把你的煩惱、你的憂慮在細小的情理中幫你消除。它就像一雙透視人生的慧眼,在你人生之路上給你最明智的選擇。以審視的目光閱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鑒。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從教之路上,書是我們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秀的禮物。 記得有的人說過:“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我想說一個不重視讀書的教師,是一個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教師! 書是指航燈,書是調味料,書是一味良藥。讀書吧!我告訴自己,也告訴同行,讓我們的從教路上充滿一縷縷書香!有書相伴我們的從教之路一定會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