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唐山市冀東革命史研究會在唐山冀東烈士陵園召開紀念唐山解放68周年暨堅定信念研談會。冀東革命史研究會及冀東革命烈士后代、抗戰時期革命堡壘戶后代代表等百余人參加活動。 研談會上,唐山市社科專家、冀東革命史研究會名譽會長張亞鈞介紹了唐山解放的過程。1948年12月12日上午10時,唐山情報站李文接到打入 敵人內部蔣志岐送來的唐山守敵撤退的情報后,立即電告冀東區黨委和唐山市委,同時率領一個偵察班組成第一梯隊,于下午3時由北郊進入市區,占領電臺、電信 局,宣布唐山解放。 會議期間,就傳承革命精神、發揚冀東革命傳統、堅定信念等進行了討論。 興建于1955年的冀東烈士陵園,長眠著238位犧牲在唐山大地上的烈士,全部為八路軍營級、及地方區級以上干部。其中不乏著名人物:早期工運領袖、唐山第一位黨員鄧培,抗日名將包森、全國人民熟知的威震敵膽的俠義英雄節振國、打響冀東第一槍的王平陸、女英雄王冊、國際主義戰士周文彬、爆炸英雄紹洪生等都安息在這里。 冀東革命史研究會創辦人高景崗表示,冀東的革命歷史,從1922年李大釗創建冀東黨組織就開始了,今天,我們集聚一堂,舉行,紀念唐山解放68周年,讓我們深深感 到紅色文化產業發展意義重大、任重道遠!讓我們深深感到為人民打江山的人,是人民的功臣!我們紀念唐山解放68周年,尤其不能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 立的豐功偉業,他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大力繼承和發揚。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昭示未來。 據了解,唐山市冀東革命史研究會將深入研究、發掘冀東革命史實,為更好傳承革命精神,告慰先烈英魂;鼓舞人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為了更好地繼承革命傳統,教育年輕一代,永走革命先輩開創的革命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