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街頭小刮擦雙方大動干戈 男子犯下命案外逃20年 再多的眼淚也不足以彌補吳某兄弟倆的后悔之情。 因為一次小小的街頭刮擦,雙方大動干戈,打斗中,弟弟將人刺死并外逃20年,20年間,家中父母白了頭發,他無法盡孝,每日擔驚受怕,生活困苦,活得累極了。 所以當12月6日,永康市公安局將其抓住時,他只有一臉平靜。 沖動讓一次普通事件變成流血沖突 這真的是一起很小的交通事故。 20年前的1996年3月13日下午,童某駕駛一輛小貨車在行經永康市區麗州南路與永三中路交叉路口附近時,不慎刮擦到路旁步行的一對夫妻吳甲(化名)二人。 由于言語不和加上脾氣都比較爆,雙方不僅沒有好好處理,還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并最終演變成扭打。 當時,童某車上還有一朋友,2人合力,吳甲夫妻就顯得比較劣勢。 見此,吳甲妻子就跑回了距此不遠的家中,叫來吳甲的弟弟吳乙(化名)幫忙,而吳甲則直接逃進路邊一飯店搶了把菜刀,就反身繼續打。 隨后,聞訊趕來的吳乙趁童某與吳甲糾纏之際,從身后用匕首向童某插了兩刀。 童某倒地,吳家兄弟倆慌忙逃離現場,甚至都來不及跟家里母親說聲告別。 之后,童某在送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吳家兄弟倆被上網通緝。 幾次漂白身份,仍被盯上 從吳家兄弟潛逃開始,永康警方就開始了一場歷時十幾年之久的追逃接力戰。 期間,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追逃的腳步從未停止。 2012年10月,也就是案發16年后,在一次清網行動中,吳甲在云南昆明被抓獲,只剩吳乙還一直在逃。 這個進展讓民警興奮不已,警方有理由懷疑,吳乙的活動地點可能也在當地,并在進行大量分析研判后,確定其活動地點為云南昆明。 此時,吳乙已經化名“陳某”生活,但吳甲被抓后,這個陳某就銷聲匿跡不再出現,民警懷疑其又改了身份,并最終鎖定嫌疑人“楊某”。 今年11月底,永康警方長期蹲點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瀘水市,這里地處橫斷山脈,境內峽谷山川雄奇險秀,風景迷人,但每天來回60余公里,往返車程五六個小時,民警也早已無心看風景。 最終在12月6日,永康警方在當地車管所門口蹲點,并成功將前來辦理業務的“楊某”也就是吳乙抓獲。 20年逃亡在外,他被抓后在母親面前長跪不起 吳乙這些年去了哪?那真是顛沛流離。 由于不敢暴露身份,他到處躲躲藏藏,連找份工作糊口,都只敢在工地上找最苦的那種活打零工,不敢長期干。 出逃時,他年僅22歲,但人生還未來得及翻開新的篇章,就已一片狼藉,這些年,吳乙總是忍不住想:如果當初沒發生這件事,自己如今會是什么樣子? 逃亡的日子里,他不敢見光,看到警察和警車都躲得遠遠地,一直提心吊膽,為了生活,他幾次“漂白”身份,仍逃不過追捕,被抓時,他住在云南昆明一離城區60公里外的村子里,非常簡易的民工房,但看到警察到來,他卻異常平靜,估計心里早就料到有這一天了。 20年又9個月后的2016年12月8日,吳乙又回到永康。 老母親給吳乙帶來了自己做的肉麥餅。 20年未見,母親頭發已白,面容憔悴,皺紋爬滿臉頰,早已和印象中母親的樣子截然不同,甚至連母親說的永康話,吳乙也有點聽不懂了,這20年,沒有盡孝不說,反而讓母親時刻掛念自己,吳乙悲從中來,一把跪在母親面前,淚流不止。 |
|
來自: 昵稱30671027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