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顆佛珠丨第92顆: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許多人誤以為所謂的布施,就是拿錢資助需要幫助的人,殊不知還有不用錢財的“非財布施”。非財的布施,在于“做不做”而己,不是“能不能”的問題。有充裕的錢財當然可以行財布施,假若沒有多余的錢財也可以行“非財布施”,可以讓我們人生的“功過記錄簿”,留下的功德多于過失! 所謂“非財布施”包括“體施”、“心施”、“目施”、“言施”、“和顏施”、“座施”、“借宿施”等七項。 一、體施 ── 沒有報酬的方式提供自己的勞力為對方服務,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如現在的當義工和義務獻血等。 二、心施 ── 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等布施。譬如遠古的堯舜以道德垂拱,結果天下太平,人心歸向。堯見自己兒子的賢能和道德比不上舜,他為天下人的幸福設想,決定把地位讓給舜,這種地位的禪讓,成為永垂不朽的美談。 三、目施 ── 定睛注視對方的起居行動等布施。前幾個月在臺北,有一位年屆耄耋的退伍軍官跳樓自殺,風燭殘年的他孑然一身,老病纏身又無親人依靠,只好選擇自殺一途。如果能有人多方照護這類孤苦老人,或指定專人經常對他“目施”,或許不至于發生如此悲劇。 四、言施 ── 給對方說好話的布施。印光大師曾開示我們“多行四好” ── 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并勉勵人應切實勵行。能做到大師的訓辭,大者必有好報,小者立足社會無往不利。孔子說:“巽與之言,能無說乎?”表示對人說好話,雙方都蒙受其利。在此舉出一則清代俞樾的〈高帽〉故事。 五、和顏施 ── 對于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例如對郵差先生親切和藹地說:“勞駕您了,辛苦您了,謝謝!”而對方必定露出一副笑臉回敬。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應該和和氣氣相對,這是禮貌也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 六、座施 ── 如在公車內讓座給銀發族、殘障人士及小孩等的布施。據筆者搭公車的經驗,年輕人不讓座位,甚至霸占“博愛座”的現象很嚴重。有的學生自己爭先上車,不肯讓老人先上車,坐在位置后便意兩眼閉起假睡。盼望各界多行“座施”的宣傳,畢竟“座施”者行好事必有好報應。 七、借宿施 ── 給弱勢者或一時窮困之人提供一宿。 社會上壞人很多,但是好人也不少,像這位吳姓員警及火車站務員共同編織的善舉故事,多么溫馨,多么動人心弦! 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 客服熱線:13535522599 店址:廣州白云區江夏北二路云商易城B101(地鐵2號線,江夏站A出口轉右步行大概二百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