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它的真實含義,并不是說七月的酷暑炎熱,而是與一種天文現象密切相關,即夏歷(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意思。 “七月”指夏歷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繞太陽運行的火星),即心宿。 “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能放出火紅色的光亮,每年夏歷的五月黃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歷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本文流火不是指七月流火。 |
|
來自: 鄭公書館298 > 《學生知識積累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