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杭城,萬里晴空,暖意融融。 這兩天,小編們來到位于杭州市余杭區的夢想小鎮和夢棲小鎮,感受一把特色小鎮濃濃的文化風~ 以互聯網創新為特色的余杭“夢想小鎮” 整治后的倉前老街粉墻黛瓦,小橋流水,成為別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極大豐富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 國家級文保單位“余杭四無糧倉”陳列館 倉前塘路油車坊修繕后成為章太炎故居的配套場館,開展“太炎國學經典誦讀夏令營”等國學普及活動 夢棲小鎮致力于打造一座國際級的“設計奧斯卡”小鎮,成為設計創新先導區、設計創客朝圣地、設計經濟的新藍海。近期,“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巡回展(杭州站)(簡稱DIA)”在良渚夢棲小鎮啟動,向市民展示設計智慧的生活應用。 炫酷拉風狂拽的無人機 “風翎號”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 有木有被這些特色小鎮驚艷到! 特色小鎮文化建設怎么做? 12月5日-6日,全省特色小鎮文化建設現場會暨特色小鎮群眾文藝展演活動在杭州余杭區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特色小鎮代表及相關人員齊聚一堂,分享經驗,溝通做法。來自余杭、湖州、桐鄉等地的文廣新局代表分享了他們的好經驗和好做法。 杭州市余杭區特色小鎮 強化“文化+”融合發展理念 打造富有文化魅力充滿活力的特色小鎮 近年來,余杭區著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夢想小鎮、藝尚小鎮、夢棲小鎮、長樂創齡小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智能能源小鎮、新能源汽車小鎮、好竹意小鎮、傳感小鎮入選杭州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數量居全市首位。 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余杭區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主動做好“文化資源融入”文章,努力使特色小鎮的人文氣息濃郁深厚,文化產業特色鮮明,文化生態優美精致。 搭建兩個平臺(國際文化交流和傳統文化展示),支持小鎮開展文化外貿與交流 融入三種元素(依托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融入“歷史”元素;挖掘非遺特色資源,融入“創新”元素;加強文創人才培育,融入“智慧”元素),豐富特色小鎮的文化內涵 打造四大品牌(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配套,打造文化藝術品牌;推進非遺項目轉型升級,打造經典產業品牌;加強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引導特色產業集聚,打造智慧文創品牌),塑造小鎮鮮明的文化特色 寧波杭州灣濱海歡樂假期小鎮 文化讓小鎮更歡樂 杭州灣濱海歡樂假期小鎮的文旅融合 寧波杭州灣濱海歡樂假期小鎮列入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錄。小鎮圍繞“濱海主題娛樂、文化傳播體驗、旅游度假服務”的功能定位,按照“三區四園”(小鎮客廳門戶區、主題商業街區、文創產業園區,方特東方神畫、復興之路公園、明日中國公園、花語世界樂園)的空間布局進行開發建設,積極打造集產業、文化、旅游、社區于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民休閑度假旅游勝地和文化產業發展新型眾創平臺,吸引長三角地區居民到小鎮享受歡樂、放松心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多部門分工協作是基礎 修編完善規劃是引領 加快投資建設是保障 加強宣傳推介是推動力 特色小鎮+ 文化是方向 湖州市湖筆小鎮 以文化特色為引領 打造文房產業示范名鎮 ![]() 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是湖筆的發源地,也是我國主要的湖筆產區,有“中國湖筆之都”的美譽。2015 年6 月,湖筆小鎮列入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一年多來,南潯區文體局主動服務,強化指導,著眼于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發展、文化活動開展、文化旅游景區創建,全力助推特色小鎮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抓文化規劃(選派干部參與規劃、文化遺產保護納入規劃、公共文化服務納入規劃、跨界產業納入規劃、) 抓文化項目(傳承好經典產業、扶持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好文化藝術產業、帶動好旅游產業) 抓文化創新(創新投融資機制、創新產品、創新銷售模式) 桐鄉市特色小鎮 立足“三化” 提升特色小鎮文化軟實力 ![]() 桐鄉市現有省級特色小鎮三個,分別為桐鄉毛衫時尚小鎮、桐鄉烏鎮互聯網小鎮和桐鄉時尚皮草小鎮。近年來,桐鄉以特色小鎮創建為契機,把特色小鎮創建作為擴大有效投資、支持創業創新、加快新型城鎮化的全新平臺,堅持產業、文化、旅游和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發展,著力推動“文化+ 特色小鎮”,立足個性化、人性化和智慧化,打造文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的新樣本。 突出個性化,打造小鎮文化自有品牌,提升特色小鎮文化品質 突出人性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特色小鎮文化功能 突出智慧化,加強文化成果互聯互通,提升特色小鎮文化亮點 麗水蓮都的古堰畫鄉小鎮 彰顯文化魅力 扮靚特色小鎮 ![]() 麗水蓮都的古堰畫鄉小鎮,擁有浙江省保存最完整的生態河川景觀以及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濟堰,也是國內著名的巴比松畫派的發源地。小鎮以凸顯“古堰渠、老農耕、新田園”和“古航道、老碼頭、新畫鄉”的甌江核心文化魅力,通過對傳承千年的農耕水利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培育以油畫為主導的文化產業鏈和休閑度假旅游產業鏈,走一條“以文化強特色,以文化調結構,以文化惠民生,以文化穩增長”的文化傳承和創新之路。每一處經濟的綠色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理念的引領;每一個產業的持續增長,都必然有文化特色的內核;每一個企業的自覺自信,都源自文化信念的支撐。蓮都區在建設特色小鎮過程中,深諳這個道理,著力發揮“文化牌”的功能,加快文化培育,做深做強文化文章,來進一步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圍繞“堰”字做文章,挖掘千年小鎮古堰文化 圍繞“畫”字做文章,強化“巴比松”品牌發展 圍繞“韻”字做文章,培育高品位文化氛圍 圍繞“特”字做文章,凸顯小鎮人文魅力 金興盛:文化是特色小鎮的靈魂 浙江省文化廳廳長金興盛在現場會上說,文化是特色小鎮的靈魂。建設特色小鎮應充分發揮文化為特色小鎮塑魂、興業、育人、添樂、揚名的重要功能。特色小鎮建設一定要有自選動作,要形成自己獨特文化氣質,不能千鎮一面,不能盲目追求最大、最新、最先進、最流行,要立足長遠、因地制宜,充分發掘當地資源潛力,充分依托當地建筑特色、產業特點、歷史傳統、人文性格等,走綜合利用之路,使小鎮發展有文化資源依托,文化資源有歷史機遇新生,人民群眾有實際利益可見,使特色小鎮文化建設具備長久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時要樹立國際化的思維,全球化的視野,把特色小鎮文化建設放在全球化、放在“一帶一路”等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高度,積極發揮G20后續效應,不斷增強對外交流的力度和廣度,打造全球視野的特色小鎮文化元素。 他強調,各級各部門應充分認識特色小鎮建設面臨的形勢任務,在文化產業發展上形成了氛圍和機制、重視文化遺產保護開發、開始逐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配套、打造涌現良好典型的文化品牌,進一步推進特色小鎮文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效,發揮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推動作用,為建設“兩富”“兩美”浙江作出積極貢獻。 特色小鎮并非“終身制” 在現場會上,余杭夢想小鎮、桐鄉烏鎮互聯網小鎮等20個特色小鎮入選浙江省首批20個特色小鎮文化建設示范點。記者了解到,示范點公布后并非享受“終身制”,而是將進行定期考評,以此推進特色小鎮文化建設。浙江將進一步運用“文化+”來助推特色小鎮建設,以有為促有位,積極發揮文化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發揮塑魂、興業、育人、添樂、揚名等重大作用,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實現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強省的最終目標! ![]() 特色小鎮文化建設示范點授牌儀式 ![]() ![]() 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文化建設示范點: 上城南宋皇城小鎮(原吳山宋韻小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