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業充分發揮信托制度的獨有優勢和信托公司的專業管理能力,不斷創新公益信托實踐,積極參與慈善立法,主動投身扶貧、賑災、慰問等公益活動和志愿者活動,為促進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2015年,信托業繼續深化公益信托的探索和實踐,加強與慈善組織合作,創新公益信托模式,擴大公益信托影響力,全年開展公益及準公益信托項目54個,涉及信托資產規模18.9億元。 1、深化與慈善組織合作 信托業與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公益信托,既可以發揮信托公司在資金募集和盡職管理的專長,又能夠發揮慈善機構在確定受助項目和受助群體的優勢,更好地實現公益信托的慈善效果。 案例(1):中原信托與鄭州慈善總會開展合作 中原信托成立“樂善1期——鄭州慈善總會開放式公益信托計劃”,先期投入50萬元加入本公益信托計劃,同時接受社會愛心機構和個人資金。信托本金及收益將全部用于鄭州慈善總會確定的公益慈善項目。 圖:中原信托“樂善1期”公益信托簽約儀式 案例(2):廈門信托與廈門市慈善總會開展合作 廈門信托成立“樂善有恒”公益信托,首筆信托資金100萬元用于廈門市慈善總會“雨露育青苗”等公益項目,后續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廈門市慈善總會“安老”、“扶孤”、“幫殘”、“助學”、“濟困”、“救災”等系列救助項目。 圖:廈門信托“樂善有恒”公益信托設立儀式 案例(3):長安信托與陜西省慈善總會開展合作 長安信托與陜西省慈善總會合作設立“陜西銀行業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托”。該信托由陜西省銀行業協會牽頭發起,30余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響應,2015年募集資金規模500萬元,本金及收益全部用于支持陜西省落后地區貧困農戶生產經營,并對合作機構發放助農貸款的損失進行補償。 圖:長安信托“陜西銀行業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托”啟動會議 2、擴大公益信托影響 2015年信托業不斷擴大公益信托影響,在實施扶貧濟困、發展教育等傳統資助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公益慈善范圍,公益效果更加顯著。 案例(1):百瑞信托成立準公益信托資助公共文化項目 百瑞信托成立準公益信托“繆斯·藝術家成長基金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首期規模800萬元,用于資助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意蘊——中國油畫巡展”。通過該信托,百瑞信托與委托人及專業藝術運作機構共同搭建起長期持久透明的公共文化藝術平臺。 案例(2):萬向信托創新公益信托模式 萬向信托推出業內首個“母基金”管理模式的公益信托——翡石慈善信托。該信托計劃通過創新模式設計,擴大公益信托覆蓋領域,提高了對公益事業的支持力度。 圖片來自于萬向信托官網 案例(3):華能貴誠信托公益信托助學效果顯著 華能貴誠信托成立“惠民公益性信托計劃”,信托資金300萬元用于向貴州省冊亨縣丫他鎮板其小學捐資建校,員工捐款6萬元用于在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鄉岑母小學設立獎助學金,資助并激勵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 圖片:華能貴誠信托公益信托資助學生的感謝信 3、樹立公益信托品牌 信托業在公益信托項目實踐的基礎上,深化公益信托模式,打造公益信托平臺,樹立公益信托品牌,將發展公益信托提升到戰略高度。 案例(1):上海信托打造“上信上善”公益品牌 2015年,上海信托在做好“上善”系列公益類信托運營管理的基礎上,從戰略高度對公益信托的未來發展做出整體規劃,以公益信托作為開展家族信托的有效切入點,形成與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的有機聯動,打造“上信上善”公益品牌。 案例(2):四川信托打造“錦繡慈善”公益品牌 四川信托與四川省慈善總會合作,持續打造“錦繡慈善”公益品牌,充分利用信托制度優勢,有效發揮金融助力扶貧、助困、富民功能,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圖片來自于網絡 案例(3):安信信托打造公益人才培養平臺 安信信托出資人民幣1000萬元設立上海至美公益基金會,通過開展公益宣講、支持校園公益個人、公益項目等方式,發現和匯集眾多公益種子人才,并對他們進行培訓指導,從而打造中國公益人才培訓、輸出、交流的優秀平臺。 圖片:安信信托至美公益校園行(圖片來自于網絡) 來源:《2015年中國信托業社會責任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