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壩 水壩,是攔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調節流量的擋水建筑物。水壩主要原理是提高水位,形成落差,在上游可形成水庫,抬高水位、調節徑流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發電、改善航運等。調整河勢、保護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稱壩,比如丁壩、順壩和潛壩等。
世界上最早的水壩是公元前2900年埃及人為向首都盂菲斯供水在尼羅河上建造的一座高15米的砌石壩。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水壩現存于伊拉克,它建于公元前1300年。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壩就是中國建造的三峽大壩。 可是建造大壩也會對生態環境及人類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河流上建壩會在河流上游形成水庫。水庫的水會向周邊擴散,淹沒原有的棲息地。水庫最初的注水淹沒原有的植被,使得富含碳的植物和樹木死亡和分解。腐爛的組織向大氣大量排放碳。腐爛的植物沉入不含氧的水庫底部,由于缺乏流水來增加水的含氧量,最終分解成甲烷,導致氣候變化。 水壩還會成為動物在上下游棲息地之間遷徙的障礙,水壩的建造幾乎總是會減少物種多樣性。
與沒有水壩的情況相比,水庫中的水在冬天更熱而夏天更涼。當水庫水流入河流,河水的溫度也隨之改變。這對水庫和河流中的動植物均會產生影響,使它們的原生環境變得陌生。
水壩的建設阻隔了沉積物向下游流動,使下游原有的地貌逐漸被侵蝕,同時增加了水庫中的含沙量。
水壩建成后造成的人工湖常常成為許多疾病的滋生地,同時也可能會造成局部的地震等。 丁 壩 丁壩又稱挑水壩,丁壩(丁字壩)一種水利工程設施,是一段伸入江水(或海水)中的堤,呈“丁字形”,可以減輕江(潮)水對堤塘的沖擊,延長堤塘的使用壽命和抗潮防汛強度。該壩的端與堤岸相接呈“T”字形,丁壩一般與河岸或路基導流堤等成丁字形,與水流方向的夾角約為60°~90°的構造物,其作用是將水流挑離河岸或構造物,并使泥沙在壩根附近的三角形地帶沉積形成新的水邊線,以達到保護河岸和構造物免受沖刷的目的。丁壩可以單個使用,也可幾個并列成丁壩群使用。
丁字壩的走向深入河道,用來使水流集中在河道中心以加快流速、刷深河床、抑制泥沙沉積、與加深航道水深等;同時使靠近河岸的流速迂緩,避免水流沖刷河岸,泥沙在壩田里淤積,以造成新岸。同時它也在改善航道、維護河相以及保護生態多樣化方面發揮著作用。美國密西西比河上建有數千座丁字壩以保持通航所需的水深。是世界上采用丁字壩最顯著的國家。 在海邊它能夠阻礙和削弱斜向波和沿岸流對海岸的侵蝕,促進壩田淤積,形成新的海灘,達到保護海岸的目的。海岸邊的這類堤壩垂直于河岸或海岸,雖然可以減緩侵蝕并捕捉河砂或海砂,但是在堤壩的兩側其實會造成差異侵蝕與差異累積,建筑在海邊的丁字壩時常會在迎風向與海浪沖擊方向漸漸構成海灘,但在丁字壩下游的海灘(指沿岸海流在丁字壩的下緣)卻很容易因為海水中已在上游消耗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下游海灘得不到海砂累積而造成海水侵蝕加劇的情形。這類垂直于海岸或大河的丁字壩(或防波堤)所攔阻沿岸流,并使得防波堤靠上游側出現漂砂堆積,另一側卻產生急劇侵蝕現象,在地貌學與地理學上又有一個名稱叫做:突堤效應。 根據丁壩對水流的影響程度,又可分為長丁壩和短丁壩。短丁壩則只起迎托主流、保護灘岸的作用。
(2012山東高考)遼河地處我國東北半干旱半濕潤地區,其干流水量主要來自東側支流,泥沙則主要來自西側支流,有“東水西沙”之說。流域內人口密集,工農業生產集中,水資源量遠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為此國家規劃實施“引松濟遼”調水工程。圖5為遼河流域局部區域圖。
解析:“丁壩”是由堤岸向河流中部伸出的垂直河流的直墻,能夠減輕對堤岸沖蝕,減少河床中部泥沙的沉積,通過束水可提高枯水季節水位,有利于河運。
答案:保護河岸;提高枯水季節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減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積。(答對一點即可) 河口壩 河口壩,一般指河口砂壩,是由于河流帶來的砂泥物質在河口處因流速降低堆積而成的。河流入海或湖在河口處形成河口壩基本上是一個泥砂沉積的過程。 其 它 經常在入海口附近或海岸處可以看到如上幾種奇形怪狀的結構的東西,堆放在那兒,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么?其實啊這些置于海岸或者防波堤表面的人工護面塊體,主要作用是破碎波浪,達到消能的目的,最終減少海岸受到海浪的侵蝕程度或者保持港池內水域平穩。簡單來說就是促使波浪破碎,消減波浪的能量,保護后方建筑物。除了主要是防浪,還能阻止艦船登陸。 關于水壩的一些地理題 塞內加爾河發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原地區,注入大西洋。因其下游河床緩,河口寬,低水位時期,咸水有可能向上游倒灌,嚴重影響沿岸農業和居民用水。該河上的迪亞馬水壩建成后,設有高達13米的通航船閘,解決了海水上溯問題。但也帶來一些生態問題,如河道和水庫淡水滯留,使一種很高的寬葉香蒲迅速生長,導致幾十萬平方米的水面荒蕪。西非人口近3億,但是貧窮國家集中,經濟水平落后。近年來,我國很多企業加快了西非礦業投資的步伐,一般國際新開發礦山投資強度為250美元/噸-300美元/噸,而西非地區的投資強度僅有175美元/噸左右。
圖11示意西非某區域略圖 (1)說出迪亞馬水壩的主要作用(6分) (2)迪亞馬水壩建成后,給塞內加爾河上游的環境帶來了哪些不利影響?(4分)
答案: (1)改善航運;(2分)減弱海潮上溯(海水進入河流);(2分)存蓄淡水提供水資源等。(2分)
(2)加劇沿岸地區土壤鹽堿化;(2分)河流水質惡化;(2分)河流漁業資源銳減等。(2分)答出兩個方面即可。
(2011年新課標卷36)依據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某島國人口約500萬(2009年),經濟發達,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該國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540平方千米,地形單調,平均海拔不足15米,島上河流最長不足16千米。圖5示意該國主島及其附近地區,圖6為對應的氣候資料。 (2)圖7為圖5中M水壩的景觀。水壩能阻擋海水涌入,并通過其閘門調控河流入海流量。說明建壩前后壩內水域水的咸淡變化及其原因。(12分) (2)(12分)水壩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緩,海潮(頂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壩修建后,水逐漸變淡(改善)。原因:攔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過閘門調控蓄水和排水,逐漸使偏咸的水換成淡水。
地理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