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花拳是清末民初的少林寺僧會司恒林大和尚,在原小梅花拳的基礎上,結合攻防的須要增編而創,共54勢,比小梅花拳多了二十五勢,其特點是步架大,姿勢舒展大方,腿法全、騰躍多、節奏緊嚴、布局合理、攻勢猛而健捷,左右轉閃幅度大、伸縮活動頻繁,形態逼真,攻防兼備,實戰性強。 梅花拳源覺大師,在早定名小梅花。 二十九式旋乾坤,獨樹一幟賽臘梅。 延至清涼恒大師,磨出五十四把式。 起勢偷步雙開門,剪逼白鶴展雙翼。 仿似雞豹虎鷂猿,騰穴撲躍仿梅葉。 大梅花拳五四式,赴湯蹈火膽不怯。 (1)預備勢 兩腿平行立正,雙手握拳,抱于腰間,拳心向上,兩肩自然放松挺胸抬頭;目向前平視(圖1)。 (2)虛步雙開門 右腳右跨半步,兩拳變掌,順勢下伸,于腹前交叉,右外左內,挺胸塌腰;目向前平視(圖2)。 接上動作,兩掌同時上抬,于胸前分開,經體側繞弧向外推出,高與肩平,掌心向外,同時,左腳前上半步,腳尖點地成虛步,頭向左轉;目視左前方(圖3)。 (3)內潑腳外撥拳 左腳踏實,重心向左腿移,順勢抬右腳向左潑擊,置于左前方,成交叉步,兩掌變拳,同時向下繞弧收回腰間,頭左轉;目視左側(圖4)。 (4)馬步左沖拳 接上勢,右腳落地,左腳向左跨步,屈膝下蹲成馬步,同時,左拳由腰間向左側擊出,拳心朝下,右拳收于腰間;目視左拳(圖5)。 (5)童子拜佛 接上勢,上體右轉90度,同時左腳右上一步;兩手由胸前向左右兩側分開,收于胸前,成歇步交叉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手心向外;目視前上方(圖6)。 (6)猛虎出洞 接上勢,起身原地震右腳上左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掌變拳由腰間向頭頂和前方沖擊;目視前方(圖7)。 (7)收步束身 接上勢,身體右轉90度,同時收右步,成右虛步;兩拳收于胸前,右拳在前,左拳在后,拳心朝內;目視前方(圖8)。 (8)鷂子入林 右腳向前探出一步,左腿屈膝下蹲,右腿挺膝伸直,上體左轉90度成右仆步,右腳內扣;左拳變掌抱右拳于胸前;目視右側下方(圖9)。 接上勢,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前弓,左腿挺膝伸直成右弓步;左掌抱右拳由胸前向右側用力頂出;成右弓步頂肘;目視右側(圖10)。 (9)左彈腿沖拳 接上勢,左腳屈膝提起,向前彈踢,腳尖繃直,右腿挺膝伸直,左掌抱右拳,向右下方掠,置于右肋側,目視兩手(圖11); 接上勢,右腳向前落下,屈膝前弓,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右拳由腰間向前沖擊,左掌向左摟,收回腰間;目視前方(圖12)。 (10)金雞獨立 接上勢,上右步,震右腳,左腿順勢屈膝提起,腳尖繃直內扣,體右轉90度;同時,右拳由前向右上側繞環落于腰側,再向上繃架,左拳經前向上繞弧落于左膝上,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左側;目視左側上方(圖13)。 (11)轉身仆步 接上勢,左腳原地落下,提起右腳跳步,右轉身180度,左腳隨勢左伸,腳尖內扣;同時左右兩手隨體轉下壓,右手收于腰間,左手落于左膝前,手心朝下,目視前下方(圖14)。 (12)弓步沖拳 接上勢,重心左移,起身左腿屈膝前弓,右腿挺膝伸直后蹬,成左弓步;同時,左手前摟收于腰間,右拳由腰間向前沖擊;目視右拳前方(圖15)。 (13)彈腿沖拳 接上勢,右腿提膝彈出,腳面繃直,左腿挺膝伸直;同時,右拳收于腰間,左拳沖出;目視左拳(圖16)。 (14)弓步沖拳 接上勢,右腿落下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左拳收于腰間,右拳沖出,成左弓步右沖拳;目視右拳(圖17)。 (15)左馬步架打 接上勢,右拳變掌外纏回拉;同時,右腳向前一步,體左轉90度,變馬步右沖拳,左拳由腰間向上繃架于頭頂,成馬步架打式;目視右拳(圖18)。 (16)右馬步架打 接上勢,右拳變外纏拉回腰間;同時左腳向前一步,體右轉90度,變馬步,左拳由上經腰間向左沖出,右拳由腰間向上繃架于頭頂,成馬步右架打,目視左拳(圖19)。 (17)外擺腳 接上勢,兩手落于腰間,手心朝上,同時左腳提起向右側跳起,右腿順勢外擺腿,轉體180度,雙手由陽手變陰手,擊右腳面;眼隨手走(圖20)。 (18)跨虎肘 接上勢,右腳向右側落下,左腳隨之點起靠于右腳內側,成束身左丁步;同時右手從左由下向右上側畫弧落于頭頂,左拳隨之從左向右上側畫弧落于右膝上部,兩拳眼相對,成跨虎式;目視左側(圖21)。 (19)提手炮 接上勢,左腳向左跨步,屈膝成左弓步,體左轉90度;右拳向上由右畫弧落于胸前,拳背擊打左手心;目視左側(圖22)。 接上勢,兩腳向左側跨步跳起,兩手由左向右上方畫弧,眼隨手走,兩腳落地,右腿屈膝下蹲,左腿挺膝伸直,腳尖內扣,右手收于腰間,左手落于左腳前,手心朝下,成仆步切掌勢;目視左手(圖23)。 (20)弓步沖拳 接上勢,起身,中心前移,左腿屈膝前弓,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左手前摟收于腰間,右手向前沖拳,成左弓步右沖拳;目視右拳(圖24); (21)劈腿束身 接上勢,右臂屈肘貼于右肋,拳心朝內;同時,右腿挺膝伸直勾腳尖,踢向前額;右臂下甩,與右腳方向相反,左腿挺膝直立。目視前方(圖25)。 接上勢,右腿向前落下,同時右轉體180度,右腿屈膝下蹲,左腳尖點起,成左虛步;兩拳變掌隨體轉由左右兩側向上畫弧落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掌心朝外;目視前方(圖26)。 (22)轉身斜飛掌 體右轉,順勢右腳向右跨步,屈膝前弓,左腿挺膝伸直,成右弓步;同時,右掌隨身向右側斬出,手心朝上,成右弓步右斬手,左手抱拳于腰間;目視右手(圖27)。 (23)左斜飛掌 接上勢,左腳上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時收右手置于腰間,左手由腰部向前斬出,手心朝上,成左弓步左斬手;目視左手(圖28)。 (24)臥枕 右腳前上一步,身體重心向右移,成右弓步;左手由前收回經胸前向上畫弧,下拉于襠部,手心朝內,右手從腰間隨左手向左上方畫弧,屈肘收于胸前,肘貼右肋,拳心向內,頭向右傾臥枕;目視左側(圖29)。 附臥枕正面圖(圖30)。 (25)獨立推掌 接上勢,左轉體90度,同時,左手由下向前摟手,收于腰間,右手由胸部向前直推出去,左腿屈膝提起,腳面繃直,扣于右膝間,右腿挺膝獨立;目視右掌(圖31)。 (26)蹲椿砸拳 左腳前落,右腳隨著與左腳并攏震腳,兩腿屈膝下蹲;同時,右拳背直接下砸左手心,落于兩膝前,成蹲椿砸拳;腰要挺直,目視前上方(圖32)。 (27)馬步左架打 接上勢,右腳上前一步,體左轉90度變馬步;同時,左手由下向上繃架,右手從腰間向右側出拳,成馬步左架打;目視右拳(圖33)。 (28)馬步右架打 接上勢,右拳變掌外纏向回拉,再向上繃架,同時,左腳上步,體右轉90度變馬步;左拳落下由腰間向左側沖出,拳眼朝前,成馬步右架打;目視左拳(圖34)。 (29)右斜飛掌 接上勢,左拳變掌經胸部向右摟手收于腰間,同時,提右腳墊步變右弓步,體右轉90度;右拳落下由腰部向右側斬掌,手心朝上;目視右手(圖35)。 (30)左斜飛掌 接上勢,右腳向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時收右手于腰間,左手由腰部向前斬出,手心向上,成左弓步左斬掌,目視左手(圖36)。 (31)后掃腿 接上勢,重心前移,上體稍向左轉;同時兩手下落,左腿屈膝下蹲,右腿挺膝伸直,眼隨手走(圖37)。 接上勢,兩手扶地由左向右轉體一周,同時,右腿挺膝伸直隨體轉,前腳掌著地畫弧一周;目視動作方向(圖38)。 (32)馬步雙分掌 接上勢,起身變馬步,兩手由胸前向左右兩側分開,下穿,置于膝上;眼隨右手(圖39)。 (33)連三掌 接上勢,右轉身變成右弓步,左手抱拳于腰間,右手從腰間向右側推掌;目視右掌前方(圖40)。 接上勢,原步法不變,右掌回收腰間,左掌從腰間向前推出;目視左掌(圖41)。 接上勢,原弓步不動,左掌回收腰間,右掌從腰間向右側推出;目視右掌(圖42)。 (34)旋風腳 接上勢,左腳抬起向左轉身180度;同時右腳向下向左上隨體轉里合畫弧,腳面繃直,腳掌內扣。左手由腰間伸出,用手心擊打右腳掌(圖43),右手前擺收回,抱拳于腰間;目視左手(圖44)。 (35)回頭望月 接上勢,右腳向右落步,屈膝前弓,左腿挺直,成右弓步;同時,左右兩手由胸前向左下、右下兩側推出,左手心朝斜下方,右手心朝斜上方;回頭目視左側(圖45)。 (36)二起腳白鶴亮掌 上右步,提左腳,打右二起腳,右腿向前彈踢,腳面繃直;同時,左手抱拳于腰間,右手經腰間由陽手變陰手掄擊腳面;目視前方(圖46)。 接上勢,向左側落腳,同時左腿屈膝提起,腳面繃直,兩手由胸前向左右兩側搶出,兩手心朝上,右腿提膝伸直獨立;目視左側(圖47)。 (37)跳步束身 接上勢,左腳向右后落,右腳隨之點起靠于左腳內側;同時左手變勾手落于左胯下,右手由右向左收于左耳際,手心朝左;兩腿屈膝下蹲,成右丁步束身;目視左側(圖48)。 (38)左丁步束身 接上勢,上肢不變,起身右腿向右跨步,左腳跟上,腳尖點起,靠于右腳內側,成左丁步束身;目視左前方(圖49)。 (39)提鞋后蹬踢 接上勢,起身站立,右手不動,左手扣于左腳跟向后屈膝蹬腿,右腿挺膝直立,身體前傾;目視蹬腿后方(圖50)。 (40)猛虎出洞 上動不停,左腳落于右腳旁,同時提右腳震腳,左腳向前一步,屈膝前弓,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兩手由腰間同時向兩側上方出擊,兩拳眼相對。目視前上方(圖51)。 (41)原地拐肘 接上勢,下肢不動,右臂屈肘前打,左手變掌扶于右肘上;目視前方(圖52)。 (42)轉身反背拳 右轉身180度,右腿屈膝前弓,左腿挺膝伸直成右弓步;同時,右肘由左向右側挺肘反背打出,拳心朝上,左手隨右臂護扶于右肘;目視右手(圖53)。 (43)退步架打 左腳前上一步,體右轉90度成馬步;同時,左手由右下經左上畫弧繃架于頭頂,手心朝上,右拳經腰間向右側沖出,拳心朝下;目視右拳(圖54)。 (44)退步右架打 右拳變掌外纏回拉繃架于頭頂,同時,右腿向右后倒步,體右轉180度變馬步;左拳沿腰間向左側擊出;目視前方(圖55)。 (45)退步左架打 左拳變掌外纏回拉繃架于頭頂,同時左腿向右后倒步,體左轉180度變馬步;右拳經腰間由右側擊出;目視右拳(圖56)。 (46)上步雙分掌 接上勢,左腳向右側上一步,體右轉180度,兩腿屈膝成馬步;同時兩拳變掌,落于胸前,再由胸前向左右兩側分掌推出,兩掌豎立,目視左掌(圖57)。 (47)臥地炮 右腳內收與左腳并攏震腳,順勢屈膝下蹲;同時左手由左向右摟手收于膝前,拳心朝內,右手經腰間向下直打,拳面朝外;目視右拳(圖58)。 (48)轉身臥地炮 起身,右轉體90度,上左步同時,右手向前摟手,經腰間回拉,左手隨右手前摟回拉,上右步震腳,與左腳并攏,屈膝蹲下,右拳從腰間向下直打,拳心朝內,左手屈肘落于兩膝前,拳心朝內;目視前方(圖59)。 (49)沖天炮 起身,原地震右腳;同時右臂屈肘由下向上經胸部向上沖拳,平置于下額前,拳心朝內,左拳持平右肘下,兩腿挺膝直立;目視前上方(圖60)。 (50)臥枕 接上勢,左腳向左后倒步;同時,左手由胸前向左側上方畫弧摟手收于胸前,右手由右向左畫弧經胸前向下拉,左腿屈膝前弓,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左手屈肘貼于左肋,拳心朝內,右手收于襠部,目視右方(圖61)。 (51)盤腿里掃 身體下蹲成右仆步,以左腳為軸,雙手按于左腳前下方;右腳經左腳下由右向左掃一周,同時左腳抬起落原位;目視前方(圖62)。 (52)馬步下栽捶 上動不停,起身成馬步;右手由胸前屈肘向下,直擊于襠部,拳心朝內,左手由下向上屈肘收于左肋前;目視右側(圖63)。 (53)轉身仆步 接上勢,提右腳,跳步右轉身,右腿屈膝下蹲,左腿挺膝伸直,腳尖內扣,成左仆步;同時,兩手隨體轉向由胸前右下壓,左手落于左膝前,右手收于腰間;目視左側前方(圖64)。 (54)馬步右沖拳 接上勢,起身,右腳經前向左上一步成馬步;同時,左手向左摟手收于腰間,隨之右拳由腰間向右擊出,成馬步右沖拳;目視右拳(圖65)。 (55)五花坐山 郵寄哦愛向左上步,同時左腳跳起向左跨步,成馬步;右拳由右經頭頂向左畫弧一周,上架于頭頂,左拳由腰側向上收于膝蓋上,拳心朝左,目視左側(圖66)。 ~~~~全段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