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學子讀書時 04 胡小鵠 微信號:birdhugo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今天我們來談談早起。 我從來不認為我是個刻苦的學生,不只是因為比我更刻苦的同學大有人在,還因為“刻苦”這件武器,只有和“高效率”搭配才能成為殺手锏,否則只會感動自己罷了。不過,假如一定要我說說我有過多么刻苦,或許只能“早起學習”上說上一二了。 一天之中最寒冷的時刻,就是日出之前。這個時候,很多人即使已經迷迷糊糊有點醒了,也只會抓緊被角在被窩里蜷縮著做夢。不幸的是,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掌控著班級教室鑰匙。初中三年的大多數時候,我都不遲于五點起床,有時是五點整,又是是四點四十——總之,基本上能看到朝陽升起,八九年前也是能看到星星的。接著,我會燒一壺水,洗一把臉,就坐在書桌前準備學習了。 早起學習這個習慣,可以說是我獨立養成的第一個好習慣了。當年我為什么要早起呢?一是因為晚上家里太亂了,孩子哭娃娃鬧,大人絮絮叨叨,根本就不是適合學習的環境。我要是一不鎖門,爸爸就會撞門進來,翻翻我的書本,不懂裝懂地點評一番,然后揚長而去;二是因為初中三年大多數情況下沒人起來給我做早飯,要么自己做,要么出去買,別無他法;三是因為早上比較清靜,最適合背點什么,比如學學英語。現在回想起來,初中三年堅持早起學習,首先是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抗干擾史和吃早飯史,其次才是走向榮譽和勝利的奮斗史。 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早起學習的習慣對我確實大有裨益。衡中開學的第二天我就適應了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作息習慣的無縫過渡。當時覺得,傳說中的衡中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啊,除了不能隨便出校門,別的和初中差不多啊。別的同學抱著電話給家長訴苦,我倒是一周多沒給家里打電話。班主任還親自提醒我要給家里人打電話,當時我還莫名其妙,自己有吃有穿有錢又安全,打什么電話啊?別人一年的電話卡都快能湊齊一副撲克了,而我呢,經常用不完就丟了。 那么,為什么應該早起學習呢? 不講大道理,我們先來敲敲小算盤。平時上學時,在家學習有且只有三個時間段:早上、中午、晚上。 無論是出于健康考慮,還是為了保持下午高效的聽課學習,中午最好小憩一段,半小時左右。如果還有時間,我建議完成當天的作業,給晚上的學習留出充足的時間。有幾次同學晚上打電話過來,問我當天老師留了什么作業,我基本上都回答不出來,因為我不記作業已經很久了。為什么記不住作業呢?因為老師留了之后,很快就能在放學前寫完了。初中時期,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我是不晚上回家寫作業的,主要就是因為中午已經寫得差不多了。 中午寫作業效率之高,就是在于這是“趁熱打鐵”,很快能回想起課堂內容——如果上課就沒聽明白,晚上回家再寫,這就是“炒冷飯”了,而且很可能是“夾生飯”。本來到了晚上,孩子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坐在書桌前準備和書本試卷大戰三百回合。等到做完老師留的作業,“滿腔熱血”就有些涼了,學習勁頭沒有那么足了,哈欠連天,上下眼皮也開始打架了。 “這怎么行呢?打起精神來!你們班的誰誰誰每天學習到十一二點呢!”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竟然這么“不耐煩”和“坐不住冷板凳”,不由得氣不打一處來——于是,孩子只好硬撐著腦袋到深夜,一邊抱怨父母竟然這么“不通人性”,一邊竭力睜大雙眼瞄著書本;有的家長則心疼地看著孩子,交代孩子:“既然困了,就早點睡吧,明天再學,身體第一。”孩子也借坡下驢,本來也不怎么想學下去了,既然父母都讓自己早點休息了,而且作業已經寫完了,那就睡吧——于是,孩子心安理得地上了床,設定任務時的“雄心壯志”早已拋到腦后。 那假如,是這樣呢? 到了中午,先睡一會兒,然后開始寫作業,寫多少算多少。晚自習下課時,作業已經完成了八九成。一到家,先換上舒適的衣服,然后抓緊時間在晚飯前徹底完成。吃完晚飯,繼續學習。假如今天精氣神不錯,那就學到十點;假如今天有點累,那就九點半睡覺。總之,除非迫不得已,我絕對不會“強打精神”給家長裝樣子,給自己刻苦學習的假想。要是真累了,完成手頭這一點任務就睡。不過,我這一覺一般不會到天亮——大多數時候天亮前就起床了。先燒一壺水,再洗一把臉。燒開水,泡好茶,喝點茶暖暖身子,也“預熱”一下大腦。同時,我坐在椅子上琢磨著,今天全天要完成哪些任務,哪些適合現在完成呢?七點鐘,準時出門。 這就是我初中時普普通通的一天。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每天早上的意志力是最強的,其后逐漸降低。熬夜學習的所謂“刻苦”精神固然可嘉,但是試想一下,同樣是兩個小時,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學習效率高,還是早上五點到七點更專注呢?更不要說,熬夜影響睡眠質量,進而影響第二天的精氣神。要是早睡早起,且不論早上適宜記誦,單論對身體的好處,也勝過熬夜學習許多。這并不是多么高深玄妙的理論,只是類似于“田忌賽馬”的套路,把“學習”的出場順序進行調整罷了。堅持早起,比堅持熬夜更有效,也更容易。 有的人可能會反駁,孩子學習這么累,為什么不干脆直接睡到七點?其實,早起不等于剝奪自己的睡眠時間,而是督促自己安排好時間盡量早睡,或者,讓自己適應更少卻更高效的睡眠。要知道,睡眠質量不取決于睡眠時間長短,而是取決于“深睡眠”時間的長短。五點到七點這兩個小時的“淺睡眠”并無太大意義,甚至可能會“越睡越累”。到點就睡,到點就起,這才是真正強大的自制力,才是真正的刻苦意志,也真正能夠提升睡眠效率。 那么,早起干什么呢?總不能起來發呆吧…… 假如弟弟坐在我面前,我會這么要求他—— 第一,學會自己整理內務,包括但不限于疊被子、鋪平床單,同時認真刷牙洗手洗臉。很多家長平時喊著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卻往往叫不醒孩子起來洗漱。孩子要是一覺到七點多還不想出被窩,最后快遲到了才不得不匆匆忙忙地起床吃飯,怎么可能養成好習慣?現在好了,五點起床,時間足夠了。動動手腳收拾一下自己的床鋪,再仔仔細細地洗臉洗手,吃完飯再認真刷牙——整個人清爽了,學習效率也就上去了,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第二,每天早上要堅持完成定額任務。可以補弱,哪科弱,早上就抽出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學什么;也可以保強,比如每天早上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學習數學。如果快考試了,就集中時間翻翻自己的筆記,也可以拿出一個小時時間做一套題。努力并不會當即見效,只有堅持過一段時間,才有可能海闊天空。如果是周末,不妨看兩個小時自己喜歡的書。這兩小時的高質量讀書時間,不會被打斷,不會被干擾,長期堅持受益無窮。 第三,要和學校的早讀相搭配。今天班級安排語文早讀,那你就在家學一會兒英語,反之亦然。這樣,在校的五天時間每天都能鞏固語文和英語,怎么可能學不好呢?剛上初中時,我的英語小測驗考過一次倒數,因為我是真真正正的零基礎學英語,剛剛記住26個字母。后來堅持每天早上學英語,不出一個月就進入前十名,后來一直比較穩定,原因正在于此。 第四,吃飽早飯,盡早到校。不吃早飯的危害無需多言,那為什么要盡早到校呢?因為早到校一分鐘,就能多一分鐘的早讀時間,就能多背一遍單詞課文、古詩段落,基礎也就更扎實一分。當然,路上必須保證安全,霧霾天要戴口罩。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吃飯前出門跑幾圈鍛煉身體,再回來吃早飯。 你看,早睡兩小時,早起兩小時,換來的是保強補弱的學習成績、清爽高效的明天與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失去的是晚上兩小時“昏昏欲睡”和“磨磨蹭蹭”,豈不妙哉? 看到這里 你是不是已經心潮澎湃 決定明天早起試試看呢 既然如此,那我送給大家兩句話: 茍有恒,又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莫過于一日曝十日寒。 立志不堅 終不濟事 品讀之后 愿享同感 by.胡小鵠 |
|
來自: 新用戶9088aVaL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