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圖解》著述】: 《周易八卦圖解》是研究《周易》象數學并探索河洛深意和卦爻精蘊的最完備的易學工具書。全書收集易學圖譜近千幅,集中了宋代至清代之易學大家的主要研究心得和治易菁華,資料完備詳實,可謂窮幽測隱,奧妙無窮。《周易八卦圖解》自亞994年出版以來,多次再版,為治易者通透《周易》,提供了重要津梁。《周易八卦圖解》是有關《周易》圖譜最完備的工具書,收圖近千幅:《周易》之精蘊,從而“藏萬于一”,使讀者存一書而可見易圖發生及發展之大概。《周易八卦圖解》圖象內容跨越哲學、象術、術理、大文、醫學、軍事、堪輿、卜筮等眾多領域,是對《周易》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入探尋。其中對天地萬物共通規律的揭示,堪稱窮幽測隱,奧妙無窮,閃爍著古代東方智慧之光芒。 【《周易八卦圖解》文學】: 《易經·系辭》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是說八卦產生于古代初民們“觀天俯地”的實踐活動。 《太平御覽》:“伏羲坐于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以“—”為陽,以“--”為陰,組成八卦: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坎為水,艮為山、異為木、離為火、兌為澤,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分據八方,中繪太極之圖。《易傳》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并認為“乾”和“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是上古人們記事的符號,后被用為卜筮符號。古代常用八卦圖作為除兇避災的吉祥圖案。 周易八卦圖 【八卦定義】: 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隅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這就形成八卦的圖象。 【伏羲八卦圖】: 我們常見的八卦圖,是伏羲根據河圖和洛書圖研創的簡易圖。后來人們在這個圖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定義,專為占卦而用,就演義成了伏羲八卦圖。八卦圖的前身簡易圖,是指導人們怎樣治理自然和順應自然及了解自然的一種工具,也是指導人們生活進行生產、獵捕、處世的工具。后來人們用占卜,在這個圖上又有了很多發明和創意,在民間廣為流傳說是伏羲八卦圖。 伏羲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講對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類物象分為四組,以說明它的陰陽對峙關系。《周易·說卦傳》中將乾坤兩卦對峙,稱為天地定位;震巽兩卦對峙,稱為雷風相薄;艮兌兩卦相對,稱為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這些不同事物之間的對峙。按上述峙圖式的內容,先天八卦可分為三個周期: 先天八卦圖分為兩種:先天八卦次序圖和先天八卦圓圖。先天八卦圓圖又分為先天八卦圖、八卦相生圖、八卦數S圖和卦劃相對圖 一、先天八卦次序圖,也稱伏羲八卦次序圖 圖1:先天八卦次序圖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辭》) “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邵雍《皇極經世》)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邵雍《皇極經世》) “從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缺,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此八卦之象也。 二、先天八卦圓圖 圖2:先天八卦圖 圖3:八卦相生圖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周易·說卦》)圖4:八卦數S圖 圖5: 卦劃相對圖 S線說明是太極的中玄,也是陰陽魚的旋轉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