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逐漸走紅的6GB智能手機 有多少Android手機用戶還記得曾經使用256M、512M運行內存手機的糟糕體驗,那些日子真苦逼。小編對初出茅廬的小內存手機印象深刻,雖然之后Android手機運行內存快速的提升到1GB、2GB以及當前主流的3~4GB,但從小內存世界出來的小編對大內存智能手機有一種莫名的親近。 一直以來,Android手機除了需要靠手機CPU處理器來提升手機性能,提升手機運行內存容量也是絕大多數手機生產廠商樂于采用的方案。因此,從2015年1月到現在,2GB運行內存容量以下的機型數量顯著減少,取而代之的是3GB、4GB容量的機型顯著增加,今年上半年還首次出現了搭載6GB運行內存的機型,下半年6GB運行內存的風頭正興,大有馬上流行的趨勢。 在之前一段時間內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不少6GB運行內存的機型在中國成了“特供”、“獨享”,相關消費觀畸形以及混亂的軟件市場是造成智能手機運行內存容量快速“飆升”的兩大因素。 二、運行內存對手機性能的影響 大運行內存的手機跑分肯定要高些,可我們普通消費者在乎的卻是日常使用過程中的流暢體驗而不是無實際意義的跑分數字。通常手機跑分擁護者認為分數越高的手機運行速度越快,理論上這個觀點沒錯,但事實上手機的流暢度往往是由其空閑運行內存大小所決定,當我們的手機開滿了各種各樣的程序,并占滿了系統后臺的運行內存空間的時候,你的手機想快也快不起來。這樣的現狀,其實和Android系統的初衷是有較大出入的, Android系統本身就有一套內存回收機制,對運行內存利用率進行管理,當運行內存不足時,內存回收機制就開始優化一些進程,從而提升系統的運行效率。 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雖然Android系統的開發者們已經設計得很完美了,但也抵不住各家智能手機生產廠商們混亂的二次開發啊。在利益面前,再合理的內存管理機制都失效,于是為了滿足系統和某些“流氓軟件”(說的就是百度)對運行內存的占用,手機使用者只能老老實實地回到物理內存容量大小上來,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不同內存機制運行App的數量來衡量自身對大小的需求。 通過試驗,同時運行52個App的概率是很低,可同時運行25個多少有些“捉急”,畢竟現在有所謂的“全家桶”(說的就是百度),于是搭載3GB容量運行內存的智能手機算是性價比最好的了。 三、空閑內存才是關鍵! 現在的智能手機所宣稱搭載3GB運行內存,并不意味著你就真能全部使用這3GB的內存,這和U盤容量“打折”現象(1GB容量的U盤通常在電腦上只能使用900MB上下)比較類似,Android系統及應用軟件啟動后都會占用不小的運行內存空間,對于“菜鳥”或者沒有Root過的智能手機,可用運行內存的容量會大打折扣,而手機用戶如果自己安裝的程序過多,而且還默認讓其自啟動的話,同樣會占用較多運行內存,嚴重拖慢整機的運行速度。 有網友統計了部分機型開機后的可用運行內存數量,當然,不同的系統版本和程序都會影響到這個剩余容量的數量,而可用內存又直接決定手機運行的流暢程序。在開啟一定數量的應用后,剩下的空閑可用內存,理論上越大手機才會越流暢。 四、6GB運行內存的手機還會卡嗎? 手機使用過程中的卡頓很多時候是Android系統和App應用共同造成的,Android系統的碎片化及開放式合作模式將系統權限下放,讓Android系統的手機卡頓問題很難解決。所以,無論手機有多大的內存,只要手機系統和App程序設計等環節出現問題,同樣會出現手機卡頓現象。 搭載1GB和3GB或者說2GB和4GB運行內存的手機,使用體驗上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但3GB和4GB或者說4GB和6GB,除了跑分,用戶體驗可能就不是很明顯了。 五、多大運行內存的手機才適合我? 現在,1GB運行內存的智能手機越來越少,而運行內存在2GB和3GB之間,價格允許的情況下,小編更愿意推薦大家選購搭載3GB運行內存的智能手機,而4GB-6 GB自然是針對預算充裕機友! 從京東銷售的手機按評論數排名可以看出,小伙伴們在選購手機主流還是在2GB和3GB這一區間,這也恰恰是手機性價比最高、最合理的搭配了。 喜歡本篇文章的,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另類搞機,最新原創內容盡在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