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復習效率的三個小策略 作者:鮑曉梅 高三復習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面對繁重的復習任務,要在一個多學期時間內把高中所有知識從頭到尾復習多遍,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如何讓學生更自覺地主動學習成為眾多高三教師棘手的問題。高三物理王樹超老師在一輪復習中,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不斷摸索,提煉出三個提高復習效率的小策略,供各位老師借鑒和參考,希望對您的教學有所啟發。 面對答疑人數多的情況,如果老師對答疑沒有提前的規劃,會造成學生扎堆答疑的情況,這樣就白白浪費掉了等待答疑的學生的時間,造成答疑效率低下。面對這個問題,王樹超老師在高一、高二時就將自己教學班的學生分成了4個答疑小組,每個答疑組4-5人。每一個答疑小組有自己固定的時間找老師答疑。當每組有一人在找老師答疑時,小組其他成員就對別人提出的問題進行相互的解答,這種方式讓學生共性的問題能夠快速地獲得解決,節省了老師和學生答疑的時間。到了高三,時間變得更緊迫了,王樹超老師對答疑做出了進一步優化,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單獨的答疑時間,確保每一個學生問題的解決,節省學生的時間。 王樹超老師的答疑安排表 高三學生面臨各種考試,如何通過每一次考試去激勵學生更加主動自覺地學習,王樹超老師在這方面也有自己的小妙招。每次較重要的考試結束,王樹超老師都會給學生展示該教學班的成績報告,其中劃定了一個“作業特權線”,能達到這個分數的學生可以完全自主學習,甚至可以選擇不完成老師的作業,老師無權干涉。王樹超老師還特別想出了一個“特權榜”,為了激勵優秀的同學不斷保持優秀的表現。 而低于“面批線”的同學,就必須單獨找老師進行答疑,接受老師對學習的監督。值得一提的是,報告中還公布“進步之星”與“逆襲之星”。“進步之星”用來表揚獲得新晉特權的學生,“逆襲之星”用來鼓勵擺脫面批的學生。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了激勵的制度,激發了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整個學習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高三一輪復習時很多老師主要運用PPT進行教學,PPT中的動畫效果可以很直觀、快速地呈現物理現象形成的過程,在復習中有它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值得指出的是使用PPT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PPT是通過老師切換幻燈片來控制學生學習的節奏。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它可能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張幻燈片,可老師還沒來得及切換掉這張幻燈片,這樣就白白浪費了學生的時間。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他還沒有來得及消化這張幻燈片的內容,可是老師已經切換到新的幻燈片了,這樣復習的成效就大大降低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樹超老師堅持每節課發給學生一個word版的學案,學案上有挖空的地方需要學生填寫。這樣學生可以邊聽邊看邊寫,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同時,這為學生節省下來大量的做筆記的時間,學生只要把每節課的隨堂學案帶走,整理成冊就是一摞完整的復習資料;這也幫助學生節省了在課堂上彼此等待的時間。在學生填寫學案的時候,老師能抽出空來監測學生的答案,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準確把握學生在學習中暴露的問題,集中精力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會再把時間浪費在那些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上,無論從學生的“學”,還是老師的“教”上都大大提升了課堂的效率。這樣的方式,還讓課堂擺脫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 王樹超老師建議,如果能把隨堂學案和PPT進行有效地結合使用,將會使課堂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王樹超老師的“隨堂學案” 王樹超老師在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落實效率方面的實踐和探索得到了學部老師的認可,他也坦言,這激勵著他不斷去改進自己的教學,獲得更大的進步。(編輯:鮑曉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