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夢想,有大有小。萊特兄弟有了飛翔的夢想,發明了飛機;周總理懷揣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夢想想鞠躬盡瘁;董小姐,這位在中國制造的代言人,企業界鐵娘子的夢想無不圍繞著他付出了大半生心血的格力:“大家坐著格力造的車,打著格力的手機,控制家里的空調溫度,享受格力給你們帶來的美味佳肴,這是我的夢想。” 實現夢想的道路總是曲折的,2016年2月22日,格力電器突然因籌劃重大資產收購項目宣布停牌,董明珠的造車夢想就此拉開了序幕。在多次發布收購珠海銀隆的方案公告后,卻在10月底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否決了收購銀隆并募集資金的整體方案,讓董小姐的造車夢破碎,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的緣分斷凈。這并沒有讓這位鐵娘子氣餒,12月15日,一向“說到做到”的董小姐拉上好友王健林、劉強東助陣,完成她的夢想,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在這長達將近一年的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發現劇情跌宕起伏,疑點重重,特意綜合各媒體報道梳理總結了八大疑點供大伙兒瞧一瞧! 格力電器為何不現金收購? 在8月19日,停牌近6個月后,格力發布收購珠海銀隆方案,主要內容為:格力電器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珠海銀隆全體股東持有的珠海銀隆100%的股權,收購總價款為130億元;本次新增對價股份的發行價格為15.57元/股,發行數量為834938974股。與此同時,格力電器擬向格力集團、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等8名特定投資者以15.57元的價格發行642260757股,募集配套資金總額100億元,配套資金將全部用于珠海銀隆項目建設。當然方案并沒有成功,在股東大會上否決。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發現這方案從兩方面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第一,增發股票稀少股份占比;第二低價增發,中小股東被抄底。這里不禁讓眾多中小股東要問格力明明有900億現金,為何不用來資產收購?針對這點,牛熊交易室認為不差錢的格力選擇巨額定增,董明珠自掏腰包晉身公司第四大股東的原因是封堵了野蠻人的入侵。寶萬大戰讓董小姐有了前車之鑒,定增之前,第一大股東格力集團持股僅為18.22%,格力電器的股權與寶萬之爭爆發之前的萬科一樣分散,讓野蠻人有機可乘。通過增發,格力集團的持股維持不變。但董明珠和她的定增伙伴們所持有格力電器的股權將超過41.5%,“野蠻人”入侵之門似乎已經被封死。 馬甲公司什么來頭?! 在決定是否收購格力股東會召開的敏感時期,突然爆出了珠海銀隆與廣東中信陽光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宣布簽署1000輛純電動客車10億元大訂單的利好消息。但這個中信陽光身世迷離,只是一個剛注冊一個月的馬甲公司,根本沒有能力購買總價逾1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隨即,深交所向格力電器發出關注函進行詢問。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不禁要問這個馬甲公司到底什么來頭? 商業佳話竟無官方聲明?! 在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失敗后,董小姐自己抄家伙上場,在珠海銀隆組織的中國制造業高峰論壇”上喊上好友王健林和劉強東助陣,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這么一段商業佳話,竟無任何官方聲明,只有中集集團發給寥寥幾家媒體的新聞稿披露了結果。 董小姐是早已準備好的10億從哪來? 根據在早先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時公布的方案看,董明珠就已經做好了將10億個人資產用在銀隆身上的決定。這10億元主要來源從哪里來呢?首先算上董明珠過去十年的薪酬3600萬,董小姐手中的0.74%格力股權的分紅2億,仍有近7億的空缺。即便有缺口,手持格力股票的董小姐也不缺乏融資渠道,按照格力停牌前17.72元的股價,董明珠當前的持股的市值大約7.76億。增發完成后,持股達到1.04億股,按照停牌價計算,市值超過18.4億,那么小10億的融資對董小姐也不是難事。 第四位新股東的身世之謎 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根據現有公開的信息來分析下這30億到底出自于誰,首先主動披露消息的中集集團只出了2億元,占比約為1.5%,根據王健林在會后接受采訪時透露的5億元以及外界所傳的投資額少于王健林的劉強東的投資額預估,還有約20億的投資沒有著落。如果董小姐投了10億元投資額做實,那么董明珠、王健林以及中集三方投資總計只有17億元。由于京東劉強東對銀隆的投資中更大成份同樣是對董明珠的友情贊助,與銀隆也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物流車的購買合作上,預測京東的投資額并未超過王健林,這意味著將有近10億元的投資額由第四位新股東——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來承擔。燕趙匯金的身世跟他的投資金額一樣撲朔迷離,能查找到的有效信息少之又少。 珠海銀隆真的值得投資嗎? 現在新能源企業大大小小層出不窮,還未上市的銀隆到底有沒有市場競爭力呢?鈦酸鋰電池技術的先進性是其價值的爭論中心,與其他類型的動力電池相比,鈦酸鋰電池的優缺點都十分明顯,其能量密度低和成本高的缺點也被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先后公開表示鈦酸鋰電池不是未來動力電池發展的主流方向,業界開始質疑銀隆電池技術的先進性。珠海銀隆真的值得投資嗎? 銀隆的股東的投資依據是? 從2015年底到2016年初,包括北巴傳媒、眾業達新能源,以及中信證券、華融資產、東方資產、陽光保險、北京公交等20家品牌企業相繼注資銀隆,導致其股東構成極為分散。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發現這些企業絕大部分都不是從事新能源產業的機構,那么,他們根據什么來確定銀隆公司的技術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為格力?還是為自己離開格力后? 從合規性來看,銀隆與格力電器的現有業務沒有重合,不涉及競業限制,因此董明珠的個人投資是合規的。但是董明珠投資銀隆是為了格力,還是作為自己離開格力后的下一個奮斗領域?是為了董小姐的格力造車夢想,還是為自己退休后鋪路? |
|
來自: 方珺逸 > 《投資、經濟及商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