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修行(四) 淡然于懷、素然于心、靜然于世 暮鼓晨鐘,聲聲入耳,看不穿塵世滄桑,怎能修得心智?經聲佛號,走不出欲望的牢籠,又如何能修成心之菩提?能在平凡中脫離世俗牽絆,走出欲望的激流,活出真我,那是何等的灑脫呢? 一個人,一顆心,知平直,懂方圓,守規矩。 乾坤客我靜,名利使人忙”,經典的佛門禪語時刻警示著迷途中的人。浮生猶夢,欲望和貪婪是最大的敵手,名利與爭斗永遠走不出世俗的怪圈。乾坤朗朗,生命匆忙,是非成敗,轉身即空,人生的整個過程都是在經歷蛻變。不同的人會經歷不同的磨礪,在不同的環境里不斷變換位置,改變自己的狀態,完善心中所求。 一個人,一顆心,知平直,懂方圓,守規矩。無為無所為,無所不為,知前路卻繞道而行,打亂心智,無法波瀾不驚。修身養性,舍棄與舍得,行善緣,度惡果,乃佛家禪語,修煉心境的法門。自古以來,佛家清心寡欲,靜大于求,不爭不辯,不貪不嗔,方得以修為。 佛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無塵,自清凈。”,這是佛家修心的禪語,不要在意別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說你,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你的人,不配你解釋。因為日久見人心,真正懂你的人,絕不會因為那些有的、沒有的而否定你。 面對喧囂無語即安,沉默寡言淡看流云塵煙,得與失又奈我何呢?在幽靜里,淡看紅塵,浮浮起起,緣來緣去,心若不靜怎能有慧眼,無慧眼又怎能有慧根。身處紅塵之中,我們不免會被紅塵凡事所渲染。 佛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彼岸花開得再艷,終究不是屬于自己的風景。幸福就在我們心里,知足常才能常樂,心寬才會寧靜致遠。 靜心寡欲,能安靜的回歸自己,尤為重要。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素然于心,淡然于懷,靜然于世,把一縷幽靜,一份閑適,一抹靜思撒在這淡淡的紅塵中…… 安靜于塵,沐一段清淺的光陰 安靜于塵,沐一段清淺的光陰,在紅塵凡事中,花中覓淡,菩提暗坐,看人間花開花落,看人間春夏秋冬 。淡然于懷、素然于心、靜然于世,時時享受日朗風清,刻刻悠步柳暗花明,無欲無求,無念無嗔,向佛心貼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