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濤可謂是經濟學中的佼佼者,2008-2012年連續5年榮獲新財富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師,2016年獲新財富最佳策略分析師第五名。榮譽的桂冠與財富并未能挽救回周金濤寶貴的生命,終將隨著生命的逝去一并煙消云散。今年9月,他在一次微路演中提到自己的病情說:“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5月份之后就一直在休病假,又經歷了人生的感悟階段。” 癌癥是當前的世界醫學難題。在醫學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癥”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 對于癌癥的治療,通常的治療方式就是將腫瘤一刀切除,再加上放化療,以達到消除腫瘤的目的。事實上,腫瘤是自體細胞的異常增殖,不是自外侵入的敵人,手術去腫瘤象割草一樣,它把上面割掉了,根還在那個地方,它還會長。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因此,若拘泥于切除、殺滅腫瘤,那是跟自己的機體過不去。隨著人們對中醫的認識進一步加深,越來越多的癌癥病人及家屬認識到西醫抗癌的對機體的危害性,將目光轉向中醫,在中醫中藥方面尋找抗癌之路。中醫在抗癌方面也常常力挽狂瀾,扶大廈于將傾,創造出很多令人歡欣鼓舞的奇跡。 中醫對癌癥的認識 中醫中藥對于癌的認識源于周朝,在宋朝正式以“癌”記載于醫書。對于癌癥在古籍中也有各種類似稱呼,例如“乳巖”,“舌疳”,“伏梁”,“癥瘕積聚”等,從中醫來看,惡性腫瘤多屬巖瘤。其病機復雜多端,不外乎陽虛于內而氣化不足,痰濁血瘀水飲濕毒等凝聚,化為腫塊。 中醫如何治療癌癥 中醫認為,腫瘤的康復不能只局限于殺滅癌細胞,關鍵是要提升人體的正氣,讓正氣自動去祛除病邪,這樣的治療才是最有效,最安全的。人體之所以會患腫瘤,根本原因在于機體陽氣不足而陰寒凝滯,腫瘤都源自陽虛體質。臨證發現,腫瘤是一種陰寒體質,又屬三陰體質。治療腫瘤,一方面要緩解癥狀,另一方面要改善陽虛體質,二者都需重視,而關鍵是扶陽。陽氣即生命,病多生于寒,仲景之所以著書名為《傷寒論》,他所重視的也就是這個“寒”字。寒邪自外而入,邪之來路也即邪之去路,所以治諸寒證需重視培養陽氣以祛除寒邪。有人擔心,腫瘤病人不能用溫補,否則會把腫瘤給補大。其實這是杞人憂天了。腫瘤屬本虛標實之證,陽虛為本,陰聚為標,陽不能氣化而陰濁凝聚,故治腫瘤總需溫補陽氣,此亦治本之道。特別是放化療以及手術之后,正氣大損,最需溫補。對于癌癥病人,中醫一般采用標本兼治的手法,治標,即緩解病情;治本,即改善體質。病急者當先治標,通過各種醫療手段緩解不適,之后繼續治本,以扶正為法,正不復則邪不能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治腫瘤萬萬不可求快,腫瘤去得快,復發地也快。中藥化瘤,亦當扶正的基礎上,緩緩而為之,一旦體質改善,腫瘤必將自動消失。 中醫針灸克痛 癌癥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劇烈且持久的疼痛,往往令病人痛不欲生。因為體質陽虛,正氣漸損,邪氣阻滯,不通而痛。針灸有通陽化氣、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之功,因此當腫瘤疼痛劇烈時,可先用針灸止痛,療效極佳。針灸取穴可根據疼痛部位所在何經,然后循經取遠端郄穴、原穴或腧穴,配合安神諸穴,如百會、神庭、印堂、神門、內關等,消腫瘤則以上三黃配合足三里為主,次第用針,漸可收效。 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癌癥 防癌抗癌,與人體的正氣強弱程度與多種因素相關,無論是先天因素還是后天的飲食、睡眠、運動鍛煉、情緒與心理、環境、服藥史等,都有相關性。尤其飲食與心里,在配合治療上更是起到關鍵作用。飲食上癌癥病人一定要重視忌口,有時忌口比治療還重要,有病人抱怨說,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那活著還有什么意思。豈不知,腫瘤惡疾之毒向淋巴轉移的患者,必戒口魚腥、高異蛋白、生冷甜膩壅塞之品及燥熱上火之物,包括煎炸、燒烤、辣椒等等。否則會加速轉移,導致病情惡化。心理上去除負面心理影響,坦然面對現實,保持強烈的求生欲望,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心理,存善念,行善事,求善報,讓自己內心平和自然,安心配合醫生做治療。
健康咨詢微信公眾號“隨安堂或suiantang-875312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