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歡迎的中醫公眾號 最具人氣的中醫公眾號』 致力于中醫尤其是中醫民間的成長和傳承 每天陪伴中醫人成長 第 277 期 作者 / 王彬 莫旭威 李海松 黨進 李本志 編輯 / 冰無雙 ⊙ 校對 / 許紅 I導讀:今天再介紹一篇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章供大家學習。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良性疾病,發病率高,35 %~50 %的男性在一生中某個時候會受到前列腺炎的影響。本病屬于中醫“精濁”、“勞淋”、“白淫”等范疇。中醫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優勢,其中尤以活血化瘀法為主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加用活血通絡的藥物可以進一步的提高療效。 因此,李曰慶教授以活血通絡法擬定了通前絡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為進一步客觀評價通前絡湯的有效性,我們對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到東直門醫院男科門診就診的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男科就診的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辨證屬于氣滯血瘀證。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
1.2診斷及辨證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吳階平主編《泌尿外科學》(2004年): ①癥狀:分為兩類。一為下尿路刺激癥狀,二為炎性反應或反射性疼痛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感,尿道灼熱,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時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會陰部、外生殖器區、下腹部、恥骨上區、腰骶及肛門周圍墜脹、疼痛。 ②前列腺觸診:質地:腺體飽滿,或軟硬不均,或有炎性結節,或質地較韌。壓痛:可有局限性壓痛。大小:可增大、正常或縮小。 ③前列腺液(EPS)鏡檢:WBC≥10個/HP;卵磷脂小體減少或消失。 ④前列腺液(EPS)細菌培養:細菌培養陰性者。 ⑤超聲波檢查:超聲圖象明顯異常:表現為前列腺大小正常或縮小,內部回聲強弱不勻,可見增強的光斑及結節回聲,被膜回聲增強、增厚、粗糙。聲像圖輕度異常:表現為前列腺大小正常或稍增大,內部回聲稍強或稍弱,被膜回聲欠清晰。 ⑥其他:根據情況可選作精液培養、尿四杯細菌培養、陰囊超聲檢查、腹部平片、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具備①、②、③項即可診斷,④~⑥項需要時可選做。
1.2.2氣滯血瘀證中醫辨證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非特異性)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4年)。主癥:會陰部,外生殖器區、下腹部、恥骨上區、腰骶及肛門周圍墜脹,或以上部位疼痛。次癥:尿后滴瀝,尿刺痛,舌質黯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具備主癥1項及次癥2項者即辨證成立。
1.3納入標準
(1)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西醫診斷標準者; (2)符合氣滯血瘀證辨證者; (3)病程超過3個月者; (4)18歲≤年齡≥50歲; (5)就診前已經進行治療者至少停藥2周后方可納入研究。
1.4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神經管能癥、尿道狹窄、前列腺腫瘤者; (2)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 (3)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造血系統疾病,神經病患者; (4)合并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等疾病者。
2.1試驗方法
采用隨機、平行對照的臨床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按患者就診順序隨機分配。治療組年齡(32.9±7.6)歲,對照組年齡(31.6±7.4)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治療藥物及使用方法
對照組:口服前列欣膠囊(濟南宏濟堂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0950010,規格0.6g×54粒)。服用方法:6粒/次,3次/d,治療療程4周。
2.3觀察指標
療效指標:分別于入組前、治療后第2、4、8周記錄NIH-CPSI評分。
按目前世界公認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癥狀指數評分標準(NIH-CPSI)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癥狀進行評分,計算出癥狀療效指數。 (1)治愈:癥狀程度評分較治療前減少≥90%。 (2)顯效:癥狀程度評分較治療前減少≥60%,<> (3)有效:癥狀程度評分較治療前減少≥30%,<> (4)無效:癥狀程度評分較治療前減少<> (5)總有效:治愈、顯效和有效的和。
2.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配對t檢驗、秩和檢驗、配對秩和檢驗、方差分析等方法;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Fisher精確檢驗等;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分析, CMH法。P≤0.05表示差別有統計意義。
3. 1一般情況
入選病例總數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因失訪脫落1例,共完成59例;對照組因失訪脫落6例,共完成54例。
3.2兩組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痊愈5例(8.47%),顯效19例(32.20%),有效28(47.46%),無效7例(11.86%),總有效率88.14%。 對照組痊愈3例(5.56%),顯效13例(24.07%),有效22例(40.74%),無效16例(29.63%),總有效率70.37%。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臨床癥狀繁多,療效欠佳,困擾著廣大患者和泌尿男科醫生。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了慢性前列腺炎綜合征的概念,認為本病是一種具有不同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不同疾病進程且對治療反應不一的臨床綜合征,現代醫學也從抗感染為主轉變為個體化的綜合治療,但療效仍然難以令人滿意。
慢性前列腺炎屬于中醫“精濁”、“勞淋”、“白淫”等范疇。經過大量臨床研究證實,濕熱瘀結是本病主要病因,氣滯血瘀貫穿本病始終,久治不愈則氣虛血瘀。濕熱、瘀血、腎虛是前列腺炎三大主因,濕熱內蘊、瘀血內阻及腎虛大病理變化往往互為因果,使前列腺炎病情纏綿難愈。 所以,腎虛為本、濕熱為標、瘀滯為變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中醫病機。而我們對918例慢性前列腺炎中醫證型分布研究顯示,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所有證型中,氣滯血瘀證最多,占89.76%。繼而提出了慢性前列腺炎“從瘀論治”學說。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生、演變、轉歸與瘀血密切相關,瘀血既是慢性前列腺炎病理產物,又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因素,同時也是慢性前列腺炎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的主要原因。瘀滯貫穿于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始終,所以在治療上要注意辨證分型、審因論治,尤其是要注意活血化瘀的應用。 而我們在臨床上使用活血通絡法治療慢性前列腺炎較之單純活血化瘀法取得了更好的療效,聯想到中醫的“絡病理論”,發現慢性前列腺炎與絡病理論有很多相同之處。絡病臨床上以疼痛為主要表現,而疼痛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癥狀。慢性前列腺炎病情頑固、纏綿難愈也符合“久病入絡、久痛入絡”的理論。 因此李曰慶教授等又提出來慢性前列腺炎“從絡論治”,并擬定通前絡湯,在臨床用于治療氣滯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該課題通過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將我們的臨床經驗轉化成了科學證據,證實活血通絡法治療慢性前列腺炎較之單純活血化瘀可取得更佳的療效。
通前絡湯由丹參、蜈蚣、水蛭、王不留行、桃仁、紅花、赤芍、白芍、甘草、元胡、黃芪、生白術組成。主要適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氣滯血瘀證,臨床以前列腺周圍區域疼痛癥狀為主的患者。 方中丹參、王不留行活血調經,通經止痛;桃仁、紅花、赤芍活血化瘀止痛;芍藥、甘草配伍,為《傷寒論》之經方芍藥甘草湯,具有明顯的鎮痛消炎作用;元胡活血行氣止痛,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為止痛之圣藥;黃芪、生白術益氣健脾,培補正氣,提高抗病能力;水蛭、蜈蚣均為蟲類藥,具有較強的活血通絡,破血逐瘀之功,可顯著增強化瘀止痛之效。方中諸藥配伍,共奏活血通絡,化瘀止痛之功。該方在活血化瘀止痛的基礎上配以水蛭、蜈蚣兩味藥,可有效提高緩解前列腺周圍區域疼痛的程度,進而提高臨床療效。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藥物中均有桃仁、紅花、丹參、赤芍、王不留行等活血化瘀藥物,現代藥理研究顯示:丹參可改善微循環,使血流速增快,紅細胞2,3-二磷酸甘油酸(RBC2,3 - DPG)增高,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小板釋放,改善微循環(包括心肌的微循環)作用;通過增加cAMP水平、抑制TXB2合成、影響血小板能量代謝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通過激活纖溶酶原變成纖溶酶而使已凝固的纖維蛋白發生溶解作用以及通過對凝血系統和血小板功能的影響而產生抗血栓作用;紅花黃色素對內原性和外原性凝血有明顯抑制作用,可顯著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時間,對凝血過程中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纖維蛋白交膠等過程均有抑制作用。 因此治療組與對照組均有較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對于緩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疼痛具有較好的療效。但是治療組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之上增加了水蛭和蜈蚣兩味具有通絡破瘀作用的中藥。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水蛭中的水蛭素是迄今發現的最強的特異性凝血酶抑制劑,通過和凝血酶的直接結合而發揮抗凝作用,最終達到抗凝、抗栓、纖溶的目的。蜈蚣具有調節脂代謝、改善血液流變學、降低血脂、增強心肌抗氧化能力及保護心肌免受脂質過氧化損傷的作用。這些藥理研究為中醫認為其具有較強的活血通絡、破血逐瘀的功效提供了依據。 I 版權聲明: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臺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協商。 |
|
來自: ZHENGNS33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