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紫砂盆的落款

     kennex329 2016-12-30
    中華民國 (1929-1949)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是中國歷史 上大動蕩大轉變的時期,半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
    1912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臨時憲法,南京為臨時首都。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攻克北京,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簡稱“平”),并立南京為首都(簡稱“京”)。1937年,日本先后攻陷華北、淞滬、南京,占據中國大量領土,國民政府被迫自南京遷往重慶,展開十四年抗戰的后八年全面抗戰。
    紫砂款從民國中期至解放初期逐步使用'中國宜興'、'陽羨紫砂'。'宜興紫砂一廠'等款章,使用中國宜興時就加了制盆人的名,如:陸錫強制。陸錫強(1906-1978年),清-民國年間-新中國制陶大師。擅長制作大型花盆,造型別致,精巧可人,既是花盆,又可供藝術欣賞。
    紫砂款從民國中期至解放初期逐步使用'中國宜興'、'陽羨紫砂'。'宜興紫砂一廠'等款章,使用中國宜興時就加了制盆人的名,如:陸錫強制。陸錫強(1906-1993年),清-民國年間-新中國制陶大師。擅長制作大型花盆,造型別致,精巧可人,既是花盆,又可供藝術欣賞。
    陸錫強充分利用紫砂材料獨特的質地和顏色,均帶有明清朝技藝的特點,創作了龍、鳳、金魚、鳥類等等,藕、荸薺、蘑菇、胡桃、花生、板栗、菱角、扁豆等仿真果品,栩栩如生,幾可亂真,深得人們的喜愛。一技之能,間世特出,自百余年來,諸家傳器日少,故其名尤噪。一只45cm左右乘30cm(圓30cm)多的陸錫強制綠砂紫砂盆80年代已過5位數,當時平均工資也只有120元。
    因當時制作紫砂壺處于蕭條期,許多技能精湛的制壺高手就不得不制盆了,如沈漢生、范洪泉、周桂珍、程輝、潘持平、毛國強、陳國良......等等。
    就那特定的年代生產出許多優質花盆,可別小看沒落款的花盆,其中有出自名家高人之手。其中一等品都出口到日本及東南亞市場,二、三等品供應國內市場,因此,文革時期的紫砂精品花盆現在在市場上少至又少。一只50cm左右乘30cm多的大器《阿平》款,80年代私人買賣時開出的價已是5位數。
    還有一說:就是每一制盆者的工作號,也是檢查制盆者質量的評審依據。燒制出來后,質量好壞無法查出誰制作的;而采用了一種方法!是當時檢驗盆的標志。
    現代紫砂發展過程

    1950年11月,成立紫砂產銷聯營處。多次組織紫砂產品參加城鄉物資交流會、展覽會。銷路逐漸擴大年產8萬件。產值1.2萬元。
    1954年。成立紫砂生產工場,聘紫砂名師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吳云根、王寅春、顧景舟、蔣蓉、吳純耿等作技術輔導。同時政府撥款改造舊設備。為發展生產創造條件。是年,紫砂產量增至28萬件。產值7.7萬元。
    1955年10月,紫砂生產工場,轉為紫砂工藝合作社。招收26名知識青年進廠學藝,指措派任淦庭、朱可心和吳云根等技術高超的老藝人負責培訓,以充實技術力量。
    1956年冬,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吳云根、裴石民、顧景舟、蔣蓉七名藝人,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員。
    1957年7月,紫砂藝人任淦庭、朱可心、顧景舟出席'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見。
    1957年10月,宜興縣陶瓷公司和陶瓷專業聯社,共同組團首次參加'廣州中國出*易會',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個品種,銷售總額27萬多元。自1957年起,紫砂產品恢復出口,年產量達106萬件,產值28.1萬元。
    1958年4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合新陶瓷廠與上袁、潛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業戶合并,建立'宜興紫砂工藝廠',當時有職工2067名。其中藝徒299名。
    1959年。紫砂名師任淦庭出席江蘇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代表大會。評為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工業特等勞動模范,并出席全國群英大會。
    文革 著名紫砂陶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歲。
    1975年8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開門辦學,在宜興鼎山省陶研所舉辦'全省陶瓷美術培訓班'。由楊永善、陳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執教,紫砂工藝廠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參加學習,學習時間一年。
    1976年7月、在宜興鼎蜀鎮蠡墅羊角山,發現紫砂古窯址。據考證,其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1977年2月。紫砂名師裴石民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八歲。
    1977年。在美國紐約舉辦'宜興紫砂陶藝展',受到各界人士重視,尤其得到茶界人士的高度好評。
    1979年。紫砂名師何挺初、隨中國陶瓷代表團赴澳大利亞考察,并作示范表演。
    1979午,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紫砂陶器。獲國家經委銀質獎。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1979年。紫砂名師徐漢棠制作、鮑仲梅嵌銀絲。十五頭'四方藏圓紫砂咖啡具'和范盤沖設計制作'寶塔紫砂臺燈',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1979年。紫砂名師沈蘧華。被全國婦聯命名為全國'三八'紅旗子。以表彰她在紫砂創作上突出成就。.各國駐中國大使館武官。來宜興鼎蜀鎮紫砂工藝廠參觀制作工藝。
    198l年2月20日,宜興周墅紫砂廠成立。
    1984年5月l日更名為'宜興紫砂工藝二廠'。
    1981年9月,宜興紫砂工藝廠顧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應香港市政局藝術館邀請。赴香港參加?第六屆亞洲藝術節',舉辦'宜興紫砂陶藝展',舉行'中國紫砂陶的歷史發展與生產過程'專題講座。并作工藝示范表演,引起港、臺茶界人士、對宜興紫砂茗壺的狂熱興趣。展覽特刊在*銷售好幾版。
    1982年5月。日本名古屋電視臺。到宜與鼎蜀鎮拍攝'紫砂陶器和龍窯窯址'電視片。
    1982年5月。國家輕工業部和全國陶瓷美術學會,在宜興鼎蜀鎮聯合召開'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比會一',紫砂工藝廠徐漢棠、徐秀棠、高海庚等創作設計的紫砂作品,二件獲一等獎,九件獲二等獎。
    1982年9月。陶覺公司經理胡兆根和紫砂工藝廠廠長高海庚,赴日本考察陶瓷生產工藝技術。
    1982年9月。宜興紫砂工藝廠,在北京歷史博物館舉辦'紫砂名人名作展覽'。,七十五國駐中國使節團一行九十八人,由外文部副部長韓念龍等陪同,分兩批來宜興參觀紫砂工藝廠、陶瓷陳列館。
    1983年6月。臺北故宮博物院邀請謝瑞華女士。演講'談宜興紫砂'。之前,臺北陸羽茶藝中心、也邀請謝瑞華女士舉辦了'宜興紫砂'座談,這是外地專家,第一次到*介紹宜興紫砂壺藝。
    1983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方園牌高級紫砂茶具',榮獲國家經委金質獎;八件(套)紫砂陶,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大東坡紫砂壺'、'六件三友茶具',獲對外經貿部優質產品稱號;高海庚、呂堯臣創作的,九頭竹圈紫砂酒具'獲中國國際旅游會議優秀旅游紀念品玉質獎。
    1983年11月,香港葉榮枝先生、應臺北陸羽茶藝中心之邀,與*壺藝界舉行座談'宜興紫砂制壺諸問題'。這是*首次獲得較祥盡的宜興制壺資料。1984年2月春節期間,*臺北歷史博物館,征集民間收藏,舉辦大規模'古代茶具特展',其中大部分為宜興古代紫砂茗壺,這是*古壺收藏的高期。1984年3月。紫砂名師李昌鴻,應邀赴美國參加'新奧爾良國際博物會'這是紫砂藝人第一次被邀請參加國際博覽會。并在'中國經濟貿易展覽館'進行紫砂工藝示范表演。
    1984年4月。紫砂名師李昌鴻、沈蘧華制作、陶刻高手沈漢生鐫刻的,竹簡紫砂茶具'和紫砂名師顧紹培制作、陶刻高手譚泉海鐫刻的、百壽紫砂瓶'、榮獲德國'萊比錫春季國際博覽會'金獎。
    1984年6月。香港'茶具文物館'開幕,其中半數藏品為宜興古今紫砂茶具,從此促進了港、臺壺藝的研究風氣,活躍了*古壺市場。
    1984年,紫砂名師鮑仲梅等,在斯里蘭卡作紫砂示范操作表演。
    1984年。紫砂名師顧紹培,出席江蘇省先進表彰大會。評為江蘇省勞動模范。1984年。宜興陶業界著名人士華蔭棠,將珍藏多年的清代嘉慶、道光制壺名師楊氏作的'竹段紫砂壺'、'風卷葵紫砂壺'和鼎蜀醫院中醫楊葆清、將清代嘉慶、道光間制壺名手邵大亨作的'授球紫砂壺',獻給國家。三壺均為古代紫砂名壺,現藏於宜興陶瓷博物館。
    1985年3月,科教片《紫砂陶》,由中央文化部翻譯成英、法、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語言。對外發行。
    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于紫砂名師顧紹培'五一'勞動獎章',表彰他在紫砂創作方面取得的突出貢獻。
    經中央國家經濟委員會確定。紫砂名師高海庚創作的'集玉紫砂壺',為國家禮品。
    1985年9月。紫砂工藝廠的'紫砂藝術集錦系列小壺',獲全國輕工業開發新產品一等漿。
    1986年月。紫砂名師鮑仲梅。赴孟加拉國參加'紫砂陶藝展'。
    1986年l月。紫砂名師沈遽華。應邀赴日本進行紫砂技術表演。
    紫砂名師朱可心。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宜興紫砂散文節'在紫砂工藝二廠開幕,參加的有中國作協江蘇分會會長艾煊、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葉至善、中國作協上海分會副主任何靈和著名散文家菡子等六十多位文化藝術界名人。談紫砂、論散文。紫砂散文皆由宜興紫砂工藝二廠發起主辦。 1986年,紫砂名師徐秀棠、李昌鴻創作的'丙寅大吉壺',獲中央輕工業部召開的'全國陶瓷創作設計評比會'一等獎。
    1987年1月。紫砂工藝廠為國務院辦公廳特制大型'百壽紫砂瓶',作為中南海紫光閣陳設品。同年5月,又選送紫砂器40件(套),供中南海紫光閣接見廳陳列,國務院特發給榮譽證書。
    1987年,紫砂名師顧景舟創作的'五頭提壁茶具',獲'全國旅游紀念品展評會'一等獎;紫砂名師顧紹培創作的'天龍頂珠紫砂壺'和'紫砂大汽鍋',獲'全國陶瓷質量評比'優勝產品獎;紫砂工藝廠生產的'紫砂中低檔茶壺',獲'全國名優陶瓷展評會'、'消費者滿意產品'稱號;紫砂工藝二廠生產的'蠡龍茶具',獲中央輕工業部'優質新產品'獎;紫砂二廠生產的'華藝牌'、'夏意'工藝雕塑和'一節竹段壺'。獲中央農牧漁業部'創新產品'獎。
    紫砂陶刻名師譚泉海,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并在第八屆繼續當選。
    宜興紫砂工藝廠為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第七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精制一萬套刻有'全國七屆人大政協會議留念'字款的'小水平紫砂茶具',由空軍某部空運至,首都北京。
    1988年4月,首都召開'第三屆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專業技術人員代表大會'授予紫砂名師顧景舟'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紫砂名師顧紹培制作的'金聲玉振巨型紫砂壺'燒造成功。壺高90、寬82厘米。容量88公斤。送往香港展出。被譽為'世界壺王'。
    宜興紫砂工藝二廠、上海四海茶具館和上海西角亭酒家,在上海展覽中心音樂廳,聯合舉辦首家'復興茶藝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茶友,共同研討茶藝、壺藝、并提出'復興中華茶藝'的口號。,紫砂名師徐秀棠、鮑仲梅、范洪泉、儲立之等。應香港雙魚藝瓷有限公司的邀請,赴香港參加'紫砂陶藝術大屐'和'紫砂陶藝術研討會'。
    宜興陶瓷公司副經理田志芳、紫砂工藝廠廠長唐伯年,紫砂名師謝曼偷,范永良和均陶廠廠長胡國榮,赴美國參加中美合資天山有限公司,在紐約和芝加哥舉辦的'中國節紫砂工藝陶瓷展覽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和日中陶藝交流協會聯合舉辦'中國宜興陶瓷藝術展覽'。在日本東京開幕。展出陶瓷精品1000多件(套).展覽期間,紫砂名師汪寅仙和張紅華,作紫砂陶藝制作現場表演。
    1988年,紫砂工藝廠生產的五頭'清風印紋茶具',獲'全國旅游品內銷展評會'優秀獎;'系列紫砂花盆'和'紫砂陳設品',獲'全國金龍騰飛獎'金獎。紫砂工藝二廠生產的'華藝牌紫砂茶具',獲中央農業部1988年、度優質產品稱號。,紫砂名師顧景舟、李昌鴻、何道洪、王石耕、高麗君等,赴香港參加'中國宜興紫砂特藝大展'。
    1989年7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紫砂茶具'。獲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金獎。。紫砂名師汪寅仙仙出席全國勞動模范表彰大會,中華全國國總工會授于她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以表表彰她在紫砂創作上的卓越貢獻。
    1990年2月。宜興紫砂工藝三廠。為況賀上海畫壇大師朱屺瞻百歲華誕,特制作十種款式茗壺以志紀念,'蓮心如意壺'。祝愿屺老萬事如意;'童帽園頂壺'。祝頌壽星返老還童。按屺老提供的《長青?松》、《報春?梅》、《舞東風?水仙》、《黃金實?枇杷》《壽?靈芝》等十幅小品,由硯刻、壺刻藝術家徐孝穆、沈覺初、徐勇良等執刀鐫刻。名畫、名刻、名壺集于一體,堪稱佳話。
    1990年3月,紫砂名師鮑志強、吳震,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參加、宜興陶瓷藝術展'。并作'紫砂陶藝講座'。
    外國駐上海十二國領事館總領事、領事和經濟、商務代表等。一行四十六人至宜興鼎蜀鎮參觀紫砂工藝廠和陶瓷陳列館。
    紫砂名師周佳珍、高建芳,應邀赴日本進行紫砂陶藝表演。.全國陶瓷百花獎行業評比會揭曉。宜興紫砂陶榮獲第一名。1990年8月21臼。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宜興紫砂工藝二廠,在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聯合舉辦'迎亞運--宜興紫砂工藝精品展覽'。紫砂名師呂堯臣。為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精心制作'熊貓紫砂壺'一具,以獎勵本屆亞運會第一塊金牌獲得者。亞運會組委會特授予呂堯臣'支持亞運'榮譽證書。
    '全國陶瓷藝術精品展評',在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陳列館揭曉。紫砂工藝廠'九頭源泉茶具'、'曲壺'、'嵌金搏浪錘壺'和'百帝紫砂鼻煙瓶'榮獲一等獎。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發獎大會,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方圓牌紫砂花瓶,獲金杯獎;紫砂工藝二廠生產的華藝牌紫砂陶,獲銀杯獎。、宜興建筑陶瓷廠張奐生工藝美術師,赴日本安裝無錫市政府捐贈的'紫砂九龍壁畫'。宜興陶瓷公司副總經理胡國榮,紫砂工藝廠名師葛明仙、施小馬、季益順、紫砂工藝二廠名師范永良、徐雪娟,應邀赴香港,參加錦峰公司舉辦的'紫砂名家作品展'。
    1990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紫砂茶具'。在北京第二屆'國際博覽會'又獲金獎;'紫砂乳白釉'制品,在首屆'全國輕工業博覽會'上,獲三等獎。紫砂名師李昌鴻創制的'九能紫砂壺'。獲'全國陶瓷評比'三等獎。
    紫砂工藝大師顧景舟、紫砂名師徐漢棠,分別捐贈20萬、10萬人民幣。資助當地成立顧景舟教育基金會和徐漢棠幼兒教育基金會。
    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茶葉、茶具、包裝設計評比',宜興紫砂茶具獲三項獎勵;紫砂二廠的'井欄茶具'獲一等獎;'一節竹段茶具'獲三等獎;市旅游工藝品廠的'微型紫砂小壺'獲二等獎。
    '中國宜興紫砂陶藝名家作品展'在新加坡開幕。展出紫砂名作300多件(套).其中有紫砂工藝大師顧景舟和紫砂名師蔣蓉等人的精品。1991年8月12~14日,'第三屆國際殘疾展能節'在香港舉行,宜興紫砂工藝四廠殘疾青年女工夏淑君,以嫻熟技藝、在六小時內制成一套(一壺三杯)紫砂絞泥茶具。博得大會裁判高度評似。榮獲制陶國際金獎。
    1992年1月,《宜興紫砂珍賞》在香港出版,這是一本由宜興紫砂名師親自編撰的大型紫砂圖冊。主編顧景舟副主編徐秀棠、李昌鴻,三聯書店(香港)出版。
    首屆'紫砂文化國際研討會'。在宜興紫砂工藝廠開幕。參加大會的有國內外專家、教授、紫砂鑒賞家和收藏家等八十個人。大會收到論文三十多寫。涉及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通過這次國際*流。對探索宜興紫砂的歷史淵源,推動紫砂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振興宜興紫砂陶藝、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1992年11月。應*民族文化基金會邀請,當代紫砂名師徐漢棠、徐秀棠兄弟,由香港轉道*,作為期11天的陶藝交流訪問。在東海大學,由秀棠作'宜興紫砂陶'學術講演,漢棠作紫砂成型表演,在鶯歌陶瓷產區,和*陶藝界進行交流、訪問、座談。這是大陸陶藝家首次訪臺。
    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宣布,紫砂名師呂堯臣被提名為1992~1993年度世界級名人。進入該中心《世界名人證書錄》22版。同時向呂發出《世界名人證書》.翌年,呂堯臣被接納進入'世界名人協會',成為這個組織的終身會員。
    紫砂名師呂堯臣接到參加'第十一屆世界藝術大會'的邀請。大會由美、英兩國的世界名人傳記中心共同組織主辦。地點在美國哈佛大學所在地。時間至10日.后呂因故未參加:
    1993年6月,紫砂工藝廠夏俊偉,經數年試制,恢復清代康熙、乾隆間失傳之泥繪裝飾;倪順生解決泥色與造型、燒結難度,獲江蘇科技、專利博覽會金獎。
    1993年10月。紫砂工藝大師顧景舟等11人,應*'財四法人知還研究發展基金會'邀請,赴*舉辦'宜興陶瓷藝術作品展示會'。并作技術示范和學術交流。顧大師在臺作了'紫砂陶史概論'講演。會場聽眾爆滿。要求簽名者踴躍。
    1993年10月.'中國書畫名家金秋紫砂藝術筆會'在宜興召開,應邀參加的著名書畫家有陳大羽、高馬得、玉孟奇和周韶華等二十多位。書畫名家、制壺名工、陶刻高手攜手協作,使紫砂文化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1994年十月又舉辦了第二屆筆會。
    1993年10月。由宜興旅游工藝品廠承制的大型壁畫一'大唐盛衰圖',安放於中央電視臺無錫外景基地唐城御花園長廊內。壁畫由'晉陽起兵'、'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武后稱帝'、'開元盛世'等七部分組成。設計者為工藝美術師吳小楣。
    1993年,紫砂名師李昌鴻、沈蘧華伉麗合制的'孔雀紫砂茶具'。在山東淄博市舉辦的'國際陶瓷藝術作品展評大獎賽',榮獲大獎。
    1994年1月14~19日.'芳權陶藝展,在*展覽,展出潘春芳,許成權伉麗50~90年代系列紫砂陶藝作品一百余件(套)。展覽期間.并作現場講學和示范制壺表現。
    1994年l月,臺北江度書先生創辦發行《天地方圓》雜志,全面介紹宣傳宜興紫砂藝術。1994年3月至4月。南京博物院在寧舉辦'紫砂工藝展'。展出精品125件(套).分紫砂茶具、文玩、雜件、掛釉加彩器四部分。其中有不少珍品如清乾隆紫砂掛爐鈞釉高身方形壺、清道光紫砂加彩大花盆、清嘉、道光間陳曼生、楊彭年等制作的'曼生壺'。以及當代紫砂壺藝泰斗顧景舟的提梁紫砂壺等。
    第五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作評比'揭曉。宜興紫砂獲一等獎六件(套);紫砂工藝廠凌錫茍的、六頭蟠桃茶具',譚泉海的'歷史文化條幅',錦達陶藝公司馬順伢、何忍群、范建軍的'紫砂文具'、昌海仿古陶公司施小馬的'紅奧黑壺'、均陶工藝廠吳小楣、徐逸君的'盛世風流'陶塑和陶瓷博物館羅小平的'廣成子'陶塑;二等獎九件(套):紫砂工藝廠曹亞麟、曹燕萍的'君風壺',譚泉海的'四季瑞祥掛盤',劉小青的'大流星壺'。毛國強、毛子建的'心經六屏條'。劉建平的'十頭晨曲茶具',昌海仿古陶公司徐達明、王秀芳的'馬蹬壺'。鮑利安、胡永成的'舞壺',周漢強、周漢昌的'空簍'和陶甕博物館曹紅喜的'文韜武略茶具';三等獎七件(套):紫砂工藝廠黃自英的'大竹提壺',吳鳴的'碑'、錦達陶藝公司崔國琴的'九頭香竹提梁茶具',殷步榮、何忍群的'竹型壁掛'。昌海仿古陶公司周漢強、周漢群的'古復茶海茶具',紫砂五廠顧美群的'一片清心壺'和俞小芳、史國富的'鵲橋相會'。
    宜興紫砂陶'特種郵票首發式在宜興紫砂工藝廠舉行。計一套四枚。第一枚為明代時大彬'三足圓壺';第二枚為清代陳鳴遠'四足方壺';第三枚為清代邵大亨'八卦束竹壺';第四枚為當代紫砂工藝大師顧景舟'提璧壺',郵票設計者為郵電部郵票印制局王虎鳴、李印清。
    宜興紫砂工藝廠舉行'海峽兩岸紫砂發展研討會',到會的有海峽兩岸專家、教授、紫砂愛好者六十多人。大家回顧了宜興紫砂的發展歷史、文化內涵,并對當前紫砂藝術如何繼承、發揚、創新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和設想。
    '中國茶文化藝術展'在新加坡烏吉坊龍華藝術中心開幕,展覽由新加坡龍華藝術中心和浙江省文化對外交流中心主辦,宜興鴻成陶藝公司有近百件(套)紫砂茶具精品參加展出。
    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張國偉、高級工藝師譚泉海、汪寅仙、潘持平、鮑仲梅等13人參加由馬來西亞大地茶行和永春茶行首次在吉隆坡和擯洲聯合主辦的《中國宜興'方圓牌'紫砂陶名人珍品展》,參展作品共500多件(套)。
    1995年10月下旬,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拍攝《中國民間工藝(紫砂軼聞)》專題片。
    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張國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及高級工藝師何道洪、顧紹培、周桂珍、潘持平、鮑仲梅、王石耕等八人,參加由*合成文教基金會、天地方圓雜志社主辦的'當代紫砂精品展',并作技術示范和學術交流)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委員會最近又評定了一批國家級大師,宜興陶瓷產區有四人榮膺此稱號。他們是:宜興紫砂工藝廠汪寅仙、蔣蓉,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呂堯臣,宜興長樂弘陶藝有限公司徐秀棠。被評為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蔣蓉、呂堯臣、徐秀棠,為海內外熟知的紫砂陶藝名家。創制的紫砂壺和雕塑作品,風格卓絕,蜚聲藝界。在歷次海內外大展和評比中。各擅勝場,屢獲大獎,為世人矚目和推崇。
    紫砂器---紫砂盆的魅力
    紫砂器是中國古陶瓷發展歷程中的產物,是中國古陶瓷中的一朵奇葩,他的出現豐富了古陶瓷的種類,紫砂器在實用性和觀賞性上完全能跟瓷器在古陶瓷領域爭得一席之地。
    紫砂器美在何處,著名作家艾煊曾有這樣的一段描述:“薄胎瓷和紫砂陶擺在一起該讓人怎么鑒賞?它們都是那么美,又都是那么迥不相同,一個質地堅白,釉彩艷繁,一個質地沉實,素面素心,一個是京劇舞臺上盛飾的花旦,一個是端莊天真的采菱村姑。”他的這段描述把紫砂器美的韻味表白得如此生動、貼切,使人嘆服。
    在人們大量贊美紫砂器的言論、文章、出版物中,說得最多的是紫砂壺。其實在紫砂家族中紫砂盆就其產量而言,是僅次于紫砂壺的大宗產品。就其鑒賞性而言,與紫砂壺一樣有著恒久的藝術魅力,同樣是收藏愛好者的所求之物。
    紫砂盆與紫砂壺一樣是用宜興特產的一種優質陶土(深藏于巖石下,雜于夾泥之中,因而被稱為“巖中巖”、“泥中泥”,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經過精選、精煉、精制成型后在1000—1250度的高溫中燒成,它內外不施釉,質地細密、堅韌,物理性能良好,排水透氣性非常適宜樹木花卉生長。其色澤古穆沉靜,造型大方多樣與盆栽花木相輔相成,古樸、含蘊、極富民族特色,加之制作縝密精巧,可以說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兼備,為其它類盆缽所不及。
    紫砂盆之美,在其獨特裝飾手段。歷代能工巧匠,通過自已精湛的技藝,將盆色、形制、款識、題銘、書畫、雕刻等諸藝共融于一體,使紫砂盆在淳樸中見妍美,給人以視覺的享受。
    紫砂盆的顏色豐富多彩。其中以朱、紫、米黃三色為本色;燒制過程中,隨著入窯后的溫度不同,色澤的深淺、濃淡更是變化多端;加之藝人們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他們利用不同比例泥料的調制,燒成后的色彩達數十種之多。如辨色命名有鐵青、天青、栗色、海棠紅、朱砂紫、水碧、沉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青灰、墨綠、銅綠、棕黑、榴皮------等色。如細細觀察,各種泥里又有點點白砂,銀光閃鑠,還有的在泥中摻進粗泥砂或鋼砂,則顆粒隱現,極為奪目。盡管紫砂里的色彩變化很多,但色調都很沉靜,若栽種松柏類的古樁,則更見古雅樸拙。
    紫砂盆的造型,從極深的千筒盆到很淺的水底盆,從直徑 一米左右的圓盆到手指大小的微型盆,規格應有盡有,各種形式的盆口、盆面、盆孔、盆腳的變化更是千姿百態,比紫砂壺的造形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謂集器皿造型之大成。
    出于對自己作品和人格的尊重和認同,宜興陶人在自已滿意的作品上都會刻或印上自已的名款,這種特色是中國其它古陶瓷所少有的。紫砂盆也不例外,制盆藝人在紫砂盆的盆底、盆面或盆邊大多都刻有制陶人、陶刻人的名號,明清時代的所刻多為藝人的姓名或別號,如徐友泉、陳鳴遠、陳文卿、錢炳文、楊彭年、蕭紹明、陳文居、葛明祥等;民國以后多為商號及公司名稱,如鼎泰昌、葛德和、尚古堂、集成仿古,鐵畫軒,長春,宜興松亭,宏整軒、玉屏氏制、利永公司等;新中國成立以后多用“中國宜興”的印章,或同時署上制陶者名款。
    一件上好紫砂盆的鑒賞,除看盆色、盆形、盆工(制坯的水平、燒制的火候)外,還有銘文、書畫、雕刻等,都能充分體現出典型的中國傳統藝術,從中得以美的享受。
    明清以來就有許多文人雅仕,參與了紫砂陶的設計和制作,他們當中更多的則以坯當紙,“或撰刻壺銘、或書款識、或刻以花卉、或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見巧思”,(李景康《陽羨砂壺圖考》序)使紫砂陶成為寄情之物。
    紫砂盆的收藏,以明清時代的古盆最使收藏者心動,日本人將這一時期的紫砂盆稱為“古渡盆”,是盆景及收藏界人士所夢寐以求之物。在九十年代初南通舉辦的盆景節上,一日本客戶為得一只中等馬槽形舊盆,不惜重金將栽有黃楊樹樁的盆景買下,隨后將黃楊樹樁棄之,獨攜一空盆而去(至今黃楊樹樁仍在博物苑內), “古渡盆”之珍貴,由此可見一斑。
    明代古盆多為鐵砂和粗砂,造型簡潔古樸;清代古盆質地細膩,樣式繁多,盆面亦多裝飾,這些古盆既有藝術價值,又具有歷史價值,至今已十分珍貴,在此將筆者收集的明清至民國這一段時間紫砂盆落款列出,供藏者參考。
    以制作者姓名落款的有:
    陳文卿、陳文居、陳鳴遠、陳鼎和、陳貫栗、陳貫和、陳曼生、陳士清、陳甫生
    錢集成、錢茂生、錢順年、錢炳文、錢眾祥、錢順李、錢泰正
    周義作、周元材、周茂祥
    葛明祥、葛明昌
    徐友泉、徐明遠、徐義忠
    金冬心、蕭紹明、王炳榮、順泰律、何啟泰、歐永維、李大來、潘利元、蔣世龍、吳云根、吳惟周、吳芝華、吳德盛、楊炳文、邵翰臣、王東石
    以名號、堂號、店號等落款的有:
    荊溪山人、川石山人、訪雪道人、愛閑老人、玉道人、玉屏氏、集成仿古、尚古堂、有斐堂、義昌堂、京華堂、天成陶業、增記陶業、鐵書軒、鐵畫軒、宏整軒、永安公司、永泰公司、利永公司、宜興紫砂、宜興松亭、長春、豫豐、文茂、福康、華信孚、秦垂裕、永興裕、華信昌、鮑鼎泰、鮑生泰、鮑鑫成、鮑信成、永大昌、金鼎商標、葛德和、宜職窯業科、振新廠。
    以陶刻者落款有:
    岐陶、跂陶、企陶、潛陶、支陶、治陶、潄石、瘦石、巖石、石溪、友石、缶碩、淦庭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 情侣黄网站免费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 亚洲AV无码AV在线影院|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caoporn成人免费公开| 少妇私密推油呻吟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国产无套护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SAB| 欧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大全|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第一精品福利导福航|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蜜臀av|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亚洲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香蕉影院在线观看| 99热精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av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区别| AV老司机亚洲精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