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快樂 心為九竅之治,君為五官之長。為善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與之,則不勞。圣人用之,故能賞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長,因求而與,悅莫大焉。雖無玉帛,勸同賞矣。右主因。 心是九竅的主管,君主是五官的領袖。凡做善事者,君主應給予賞賜;凡做壞事者,君主應給予懲罰。君主要根據臣下的政績來決定任用,斟酌情況給予適當回報,這樣就不會勞神。圣賢的君主這樣做了,所以受到臣民稱贊。只要能遵循客觀規律,國家就能長治久安。根據所求而給予,會使對方喜悅至極。對臣民而言,雖無玉帛等貴重之物,君主的勉勵也如同賞賜。以上是君主因人治國的原則。 在所有的資源中,人才是最寶貴的一種資源。作為統御者,能做到“人盡其才”,事業才有希望。但是,人事安排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需要花費精力去研究。 春秋時的伯樂是相馬的專家,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去購買千里馬。他跑了好幾個國家,都沒有發現中意的好馬。一天,他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前進。伯樂走到跟前,只見馬突然昂起頭,瞪大眼睛,大聲嘶鳴。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如果在戰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駕車人覺得這匹馬骨瘦如柴,不可能是好馬,就同意了。伯樂牽馬來到楚王的宮殿,楚王一見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很不高興,就說:“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伯樂說:“大王,這匹馬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本來的樣子的?!惫?,這匹馬后來跟隨楚王征戰沙場,立下不少功勞。 自古以來,人才就像千里馬一樣,必須有伯樂的賞識才行,有才之人不遇圣明君王也就不能發揮其用。才能不被明君賞識,這是很讓人扼腕嘆息的!有才之人不被任用,因而不能發揮作用,這是王之不明。實際上有才之人一旦被任用,所發揮出的功用不止是一人之幸。君王啟用人才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如此,國家民眾才能長久受其功益。 春秋時代,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認為君主要創建霸業,首先要能識賢、用賢,要防止小人對君主的蠱惑。他建議齊桓公起用隰朋、寧越等五個人,同時懸榜國門,號召國人獻計獻策,招納四方志士。在管仲的協助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漁業,逐漸使齊國富強起來,為稱霸諸侯奠定了基礎。 相反,戰國時有個楚懷王,起初任用屈原這樣的忠臣,國家治理得很好,但他未能善始善終,后來信任奸臣,國家一天不如一天,正如屈原在《離騷》中說的:“初既與予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薄妒酚洝分兴抉R遷感慨說:“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管仲、屈原都是匡世濟時的良才,但由于遇到不同的君主,命運也有天壤之別。人處于世,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接觸。優秀的人懂得辨識英才,與他們接近,向他們學習,從而提升自己。作為領導者、統帥,識人辨人。因才授職的能力顯得更為重要。 如果領導者不能合理安排人事,事事親臨,難免分身乏術,窮于應付,這樣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調動眾人的積極性。諸葛亮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受到后人的敬仰,但他“事必躬親”的做事方法,也曾遭到后人的批評。劉備托孤時,交代諸葛亮在成都輔劉禪主政務,讓李嚴屯永安拒吳并主軍務。諸葛亮秉政,本應充分發揮好李嚴等人的作用,然而“事無巨細,必躬親之”。惹得李嚴不高興,兩人矛盾日益加深。后來還親自抓起了運糧事宜,耗費了無數精力。不善授權,終將累及自我。五丈原對峙,曠日持久,士兵中有些松懈,確需整頓軍紀,本應授權眾將管理部屬,可諸葛亮卻是罰二十杖以上,皆親自處理,忙得沒日沒夜。司馬懿聽說這些情況后斷言:“亮將死矣?!惫缙溲?,不久,諸葛亮就累死在陣前。 領導者應該選賢任能,適當授權。以眾智為己智,善取下級之智慧以臨天下,這才是以智慧臨下的“智臨”。既不是事必躬親,又并不脫離民眾,這才是無過無不及的“中道”。漢高祖劉邦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眲羁梢哉f是善取臣下之智以臨眾的“大君”了。善于任用剛健能為的大臣,輔助自己君臨天下,這正是“大君”的明智之處。 一個優秀的統帥,在對人才委以重任的同時,也要適當加以控制。基于中國官文化的傳統,一個人有了權力,若其道德修為較低,又缺少一定的監督管理機制,就很容易被不良環境侵蝕腐化,成為危害國家和民眾的“碩鼠”。在當今社會,把居上位者置于民眾的監視之下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這樣才可以避免他們的過錯。 新年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