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十分復雜,幾乎所有的藥物均受食物的影響。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藥劑科 邱曉燕 來源|上海藥訊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所測試的藥品中,有高達93%的藥品可受到食物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服藥期間,搭配合理的食物,可促進藥物的吸收,增強其療效,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若食物搭配不當,則會降低療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1、食物對藥物的影響 食物或營養素可直接與藥物結合、吸附、或通過影響胃腸道內pH、胃排空等,影響藥物的吸收。食物本身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及微量營養素,因此胃排空的速率也不同。含蛋白質高的食品需5~6 h,碳水化合物3~4 h,脂肪7~8h,混合性食物4~6h。所以,用藥時有必要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吸收部位恰當選擇食物。食物對藥物代謝的影響主要通過影響肝藥酶的活性而起作用。膳食可影響尿液的酸堿性,從而影響某些藥物的排泄速率。 (1)高脂肪對藥物的影響:高脂肪食物可促進脂溶性藥物的吸收(如灰黃霉素和其它脂溶性抗生素),也可降低某些藥物的吸收(如鐵劑)。 (2)高蛋白對膳食對藥物的影響:高蛋白飲食可使左旋多巴的吸收減少。高蛋白飲食可與藥物競爭蛋白結合位點而導致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藥物吸收減少。 (3)高糖食物對藥物的影響:如蜂蜜,麥芽糖,棗,堿性餅干及含糖高的餡類食品,可與解熱藥形成復合體,從而減少藥物初期的吸收速度。糖皮質激素能增加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故應用糖皮質激素時,應限制糖的攝入量,以低糖飲食為好。 (4) 飲料:國外的研究發現,葡萄汁、葡萄柚汁、橙汁、果汁等飲料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柑橘苷類化合物,這種成分抑制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從而抑制藥物在胃腸道的代謝。如臨床常用葡萄汁送服環孢霉素以增加該藥生物利用度。某些甜飲料(可樂、雪碧等)可使消化液呈偏酸性,尤其是夏季喝得較多時,可使降壓藥利血平、解痙藥阿托品、止喘藥麻黃堿等吸收減少,影響治療效果。 (5) 牛奶及辛辣食物:利血平、氨基比林對胃腸道有刺激,可以與牛奶同服減輕對胃的刺激。辛辣食物是刺激性強的食物,可影響藥物的吸收而影響藥物療效的發揮。 (6 )含維生素K豐富的食物:華法林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口服抗凝藥,為維生素K的競爭性拮抗劑。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芫荽葉等,對華法林有直接的拮抗作用而影響其抗凝效果。 2、其他影響藥物療效的因素 (1)飲水:水的溫度、飲水與服藥時間以及飲水的量對藥物的療效都有影響。如服用乳酶生時不宜用熱水,以免殺滅乳酸桿菌。服用潤喉片、止咳糖漿后,馬上飲水可減弱藥物對潤喉作用和對咽喉粘膜的安撫作用。但磺胺與解熱藥服后要多喝水,前者防止尿中出現磺胺結晶,后者起發汗作用。 (2)飲酒:酒的主要成份是乙醇,它是一種酶誘導劑,能加速或延遲某些藥物的吸收和代謝,某些藥物也可能延遲乙醇吸收和代謝。長期飲酒可誘導肝微粒體氧化酶,促進藥物代謝加快,影響藥物的療效。飲酒后服用降血糖藥是非常危險的。如D860和氯磺丙脲能抑制乙醛脫氫酶,在乙醇氧化成乙醛后,由于抑制乙醛脫氫酶不能繼續氧化為乙酸最后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產生“乙醛蓄積綜合征”,表現為惡心、嘔吐、劇烈頭痛、顏面赤紅,呼吸困難,低血壓等。在服用安定、利眠寧等鎮靜安眠藥時,不宜同時飲酒,以免增加中樞抑制作用,發生過度抑制甚至猝死。 (3)茶:因茶中含有鞣酸、咖啡因等,其中的鞣酸能與某些酶制劑(胃蛋白酶、胰酶片)中的蛋白質發生作用失去活性;咖啡因具有中樞興奮作用,服用中樞抑制藥物時不宜與茶同用。 醫學界感染頻道 微信:yxj-grb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