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楊振寧說:翁帆年輕漂亮,而且還非常的體貼人。楊振寧形容翁帆為:上帝恩賜的最后禮物。事實上呢?加微信a3927599看猛料!楊振寧出生于1922年,如今94歲,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妻子翁帆出生于1976年,倆人2000年結婚,54歲的年齡差一時間引來了無數人的議論。 楊振寧娶翁帆的原因竟然就是翁與前妻長得一模一樣... 楊振寧應該早就喜歡翁帆,所以在他老婆剛死亡兩個月就找工作上的借口聯系上多年前就見過的翁帆。重新聯系上之后,經常給她打電話聊天,聽翁帆述說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并以一個閱歷豐富(這不廢話嘛,都八十了)的成熟男人身份,給她的生活以指導,使得翁帆逐漸依賴上他。據翁帆自己說,有一天晚上,楊振寧沒打電話給她,她發現自己心里空落落的……后來,楊振寧請她到香港某大學玩,她當時穿著高跟鞋,而且雨后路滑,有一個陡坡她很難上去,正在為難,楊振寧這時自然而然地牽上翁的手...后面大家就都知道了 翁帆面容巨變,從20歲到40歲這二十年經歷了什么?20歲:中國式閨秀的雙面反叛 直到進入汕頭大學,翁帆開始接觸到西方思潮沖擊。 24歲:現實世界的殘酷打擊 找工作倒是沒費太多精神,同校畢業的師兄小王為他介紹了在汕頭南安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翁帆雖然只在南安集團工作了一個月,但跟同事關系相處得都很不錯。 這個剛畢業的小姑娘對工作從來不推三阻四,叫她幫忙打個文件什么的,她總是樂呵呵地幫著干。外語水平也出類拔萃,連來談判的外商都稱她水平高。而且,人品不錯,不貪錢不功利。 “她人很單純,尤其是對金錢名利之類看得很淡。翁帆不善于和社會人打交道,逢到要辦證之類的事,她總會拜托同事幫她辦理。盡管是本科學歷,但和大專文憑的同事拿著同樣的工資,她也沒有嘀嘀咕咕表示過不滿。而且當時炒股很火,看到同事炒股能賺得七八千元,翁帆只是特別好奇地開了一下玩笑原來點點鼠標這么賺錢。”師兄小王向媒體回憶過剛出大學校門時的翁帆。 她在南安集團的第一份工作,看上去很美好。工作地點就在自己家鄉,內容也不繁雜,同事又對自己頗為照顧。 翁帆為什么放棄這份翻譯工作,而去深圳一家高爾夫俱樂部?或許是因為她遭遇了愛情。 “我們都不看好這段婚姻,香港人和她很不襯,我們同學都覺得他們長不了。”翁帆大學同學李女士說,翁帆在深圳工作不久就嫁給了一名香港普通公司職員。但這名職員無論是外形條件,或是人生志向,都配不上在大學時已經是風云人物的翁帆。 這名職員唯一出眾的,可能就是香港居民的身份。翁帆在香港跟他登記結婚,但這段婚姻只勉強維持了兩年便宣告破裂。 26歲:一個怕離婚 一個怕孤獨 2002年,也就是翁帆26歲的時候,這個失婚女人,選擇了重返校園。 仔細看當時的照片,翁帆沒有了小女孩時代的青春,女人最容易來的下眼瞼已經有了肉眼可見的細紋。而眼神也略顯疲態,雖然眼睛當中希望的神采并沒有完全熄滅。 這一年,翁帆考取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班學生,她的導師是著名同聲傳譯員仲偉合。 在廣外就讀兩年之后,因為學術上的往來,翁帆從最初對楊振寧學識的仰慕發展到相知相惜,兩顆心跨越了年齡逐漸靠攏。 “ 2004年,我們才正式交朋友。在當年(2004年)11月之前,我們已經互相了解了很多,包括各自性格、家庭情況等。在我給她打電話求婚時,其實雙方都已經考慮很成熟了,所以一點波折都沒有,我就求婚成功了。” 楊振寧對媒體自述自己的求婚過程時,態度非常坦然。說在求婚之前有送過玫瑰,只是求婚是通過電話完成。 楊振寧也親口承認過,跟翁帆結婚,是因為2003年10月前妻杜致禮的去世。“在太太去世后,19世紀英國著名數學家哈密頓過了相當漫長的孤獨日子,甚至在書頁上都有飲食的污漬,我不要過這樣的日子。呵呵,我這個人是很老實的。我自己有自知之明,一個老年人的孤獨,我很怕的。所以人家一問我,我就很老實的回答,如果我沒遇到翁帆,還是會再婚的。” 與楊振寧訂婚之后,翁帆睡了一個午覺,休息得非常好,“那幾天我一直很忙,也很累,當時我覺得,如果繼續這樣子下去,我肯定會累壞的。我想我得休息一下,于是,我睡了午覺,睡得很沉。” 28歲:引爆大眾窺私欲 跟楊振寧在一起后的翁帆,翁帆臉上又出現了小女孩般的笑容。無論是2004年12月24日平安夜注冊結婚,還是之后去海南度蜜月,去北海旅游。 翁帆還沒有意識到大眾輿論的恐怖,開心地戴著遮陽帽,笑瞇瞇地跟在這個彌補了自己第一段失敗婚姻的老人身后。 那時候的著裝也是粉白、粉藍,少女氣十足的顏色,配著重新振作的容顏,倒也不顯突兀。 但兩人關系曝光之后,民眾對于名人隱私的瘋狂追捧,帶給翁帆和家人的壓力不言而喻。 翁帆本人早年是會接受媒體采訪的,她本人和她父親,甚至她周圍的朋友,都在努力借著每一個機會向媒體澄清,翁帆并沒有那么多民眾猜測的污濁心思。 然而,這些澄清的閱讀量,永遠敵不過“翁帆寂寞發情詩”、“翁帆生的出小孩嗎?”、“楊振寧死后遺產如何分配”等等世俗的文章。 以至于最后只要楊振寧一出現,人們立即就會去尋覓翁帆的身影。“以前只看過照片,她長得很漂亮,還有書卷氣。我想知道他們夫妻的幸福生活是怎么維系的。”南京大學數學系女生小張對媒體說的這句話,最能代表普通民眾的心理。 雖然楊振寧夫婦很樂意配合媒體,甚至“十指緊扣”這個詞已經成為媒體形容他們夫婦的招牌名詞。但翁帆的面容卻越來越暗淡,不笑、黑臉、嘴角八字紋,都成為大眾輿論恣意評判她的證據。 30歲:沒有懷孕也不宜要小孩 2006年,翁帆30歲的時候,網絡開始惡搞她懷孕生子謠言。網民像遇到了一個難得的發泄機會,將這個傳言冠以“本年度最佳笑話”等字眼惡意散播。 人們嘲笑的,無非是這對老夫少妻的床笫生活,以及對于翁帆老年生活隱含的惡意揣測。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女人,最后老年生活沒有孩子陪伴,多么“大快人心”。這種壞結局,才符合網民認為她做出“不要臉之事應得的懲罰”。 35歲:再次返校就讀建筑學博士 跟前夫離婚之后是選擇再次攻讀研究生,跟楊振寧再婚備受關注,又選擇到清華大學建筑系深造博士學位。 “師妹的老公都拿諾貝爾獎了,(我)表示壓力很大。”2011年9月,水木清華網站一名網友就爆料,翁帆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清華隨后也證實,翁帆目前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正如翁帆的“師兄”發貼所流露出來的羨慕之情所暗示的那樣:別人付出多少努力都未能如愿讀清華博士,翁帆悄無聲息的就成了清華園的博士生,還用說什么呢? 38歲:結婚十年寡淡平凡 翁帆的生活方式,在結婚前傾向西式:她喜歡喝咖啡,深夜還和朋友在網上聊天,早上起得很晚。婚后,她漸漸把自己的作息時間調整得和先生一樣,早睡早起,很有規律。 一般來說,他們每天早上8點準時起床,香港的家里沒有請保姆,翁帆就自己動手準備兩人的早餐:兩杯牛奶、幾片烤面包、兩個煎蛋,簡單而有營養。吃過早餐,楊振寧去學校上班。這幾年,他的工作主要是利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為香港中文大學和清華大學引進學術頂級人才、籌款發展高等學術研究工作。 先生上班去后,翁帆就在家里看書、修改論文。中午12點,夫妻倆吃一點簡單的午餐,然后午休。下午兩點多,夫妻二人各自工作。晚餐一般安排在6點半左右。在北京,家里有保姆幫著做。在香港,翁帆有時自己做,多數時間到外面吃。楊振寧很喜歡香港酒樓里的餐后甜品,翁帆則不敢多吃。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帶給翁帆的是消耗還是滋養?我們不得而知。 2014年2月21日下午,楊振寧在澳門大學文化中心舉行演講。整場演講中,都沒有提及翁帆,而是多次提及自己與前妻的三個孩子。有記者指出,這種行為在西方文化中已經是屬于藐視妻子。 而且,夫妻兩人在活動中從未有目光交接,連好不容易的一次說話,互相都很不耐煩。翁帆被偷拍到的照片,是滿臉怒容,面部肌肉幾乎有橫向發展之嫌了。 40歲:容顏滄桑關注減少 今年翁帆已到40,不惑之年帶給她的種種,被媒體用“容顏滄桑”一筆帶過。 翁帆40歲的現場照,再無白衣藍褲的小女孩嬌態,一襲紅裙加身,繁盛中隱忍的張力,敗給了蠟黃的面容和腳下無可奈何的黑色平底鞋。 編后語: 蘇東坡的朋友張先在80歲時,入手了一枚18歲小妾,張先對這件事很得意,睡覺都能笑醒那種,還寫了一首詩歌頌愛情:“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東坡知道此事后,回了一首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我年少時讀過這首詩,便知道與文人做朋友,實在是一種惡心自己、成全別人的存在。蒼蒼白發對紅妝,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心機險惡地用了那個“壓”字,把這種老少配的不適感說到淋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