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抗金名將的后人;他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將軍;他是一心精忠報國的少年。他就是岳飛的長子岳云。 岳云從小就成了留守兒童,由于金兵的侵擾,他跟著祖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時世的造化下,他從小就目睹了金兵給宋朝百姓帶來的苦難。岳云耳目濡染金兵的惡行,便從小就立志精忠報國,要把金兵趕出中原。他的志向與岳飛一樣,有其父必有其子。 家教嚴厲 岳云從小就研讀兵法,學習武術。當他12歲的時候,就開始從軍。由于父親岳飛嚴厲,他只能在軍中當一名士卒。岳云沒有因為職位低微,而放棄理想,反而更激發了他的雄心壯志。他朝朝暮暮,鍥而不舍地勤學苦練,終成文韜武略之才。 有一次在軍隊集訓中,岳云稍不注意馬失前蹄,人仰馬翻。父帥岳飛看見了,勃然大怒,竟下令要把岳云斬首。這可不得了,眾將軍趕忙下跪為岳云求情。雖說虎毒不食子,但岳飛還是把岳云打了一百軍棍。在這么苛刻的家教下,岳云練出了一身銅皮鐵骨。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鋒芒畢露 當岳云十六時,他就跟著父帥遠征,收復失地。每場戰斗,岳飛一馬當先,勇不可當。他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在他的金錘下,亡魂不計其數。由于戰跡卓著,岳云被岳飛命為岳家軍精銳部隊的高級將領。雖然戰功赫赫,但岳飛卻不給兒子申報功名。這事被張俊知道后,他責備岳飛,但岳飛卻說,我的兒子,還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沒有獲得什么軍功。岳云對于父親抹掉自己的功名,他毫無怨言,一心只為精忠報國。淡薄名利,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金兀術的十萬大軍再度南下,岳家軍只有三萬,金軍優勢不言而喻。少將岳云率領著岳家軍的先鋒部隊,在金軍陣中來回撕殺,卻無人能擋。在岳云部隊的不斷沖擊下,金兵軍心散漫,士氣低迷。岳云看好時機,指揮軍隊主力從城中殺出,一舉大敗金軍。就連金兀術這么驕傲的元帥都感嘆:“岳少保以五百騎大敗我軍,岳家軍難以撼動啊。” 含冤身亡 金兀術入侵南宋,連連吃敗仗,金朝國力已經西風日下。雖然南宋的國力日益強盛,但宋高宗不喜反憂。他擔心岳家軍會從金朝中營救出靖康之難中被俘虜的兩位皇帝,這樣直接對自己的帝位造成威脅。宋高宗趙構便與奸臣秦檜做出一件流傳千古的大冤案。趙構由于害怕帝位不保,便與金議和。岳飛由于是主戰派,力拒和議,便引發了與秦檜的沖突。岳家父子雙雙入獄。最后岳飛被害于風波亭,而岳云則被斬首。他年僅23歲,獄卒把他葬于杭州棲霞嶺。 抗金名將韓世忠斥責秦檜:“岳飛抗金戰功卓著,有什么罪呢?”秦檜含糊其辭:“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怒吼:“‘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 岳家父子一心精忠報國,沒有戰死沙場,卻在一個昏君和一個奸臣的政治中雙雙殞命。這就是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