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國西部時間上午10點,辛普森案宣布結果,陪審團裁決辛普森無罪。這樁長達9個月的謎案終于破解,而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人物,華人神探,李昌鈺。如果不記得戳這里。 大家只記得這位華人第一探長,但如果沒有他身后的這個人,也就沒有李昌鈺的今天。 她叫王淑貞,也是李昌鈺的母親。 布什與克林頓曾在母親節親自給她寫信,稱她是最偉大的母親。 培養了13名博士兒女,其中3位被授予“美國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她去世時,美國警界的警察組隊而來,摩托車開道出殯。 有人說王淑貞是一位傳奇母親,這話說得沒錯。 王淑貞1897年在江蘇南通出生,讀女中,學琴棋書畫,書香門第的才女是當時公認的大家閨秀。 ![]() 王淑貞雕像。 端莊賢淑的少女在19歲那年,與當地的大商人李浩民喜結連理,從此過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李浩民認真經營家族的糧食商行——懋記五洋號,靠著老實經營,產品多樣,商行發展的有聲有色。王淑貞則坐鎮后方,操持家務,為李家生了8個女兒5個兒子,成了李浩民得意的賢內助。 1948年,八年抗戰的陰影尚未走出,國共內戰再起。在那個離亂的時代,李浩民決定舉家遷往臺灣。他逐漸將生意的重心遷往臺灣,從上海、江蘇等地進貨到臺灣,經營起了一家漁場。 1949年1月27日,正月初一,李浩民從江蘇拉完貨,打算返回臺灣。孩子們早早將房間院子布置一新,他們還用石頭、盆景擺設了一個“父來公園”。但誰能料到,父親李浩民再也回不來了。 ![]() 李浩民坐的太平輪,后來被稱為中國的“泰坦尼克號”,它載重2050噸,是上海中聯公司負責上海和基隆之間的客貨運輸而租賃的大型客貨輪。 同在這艘船上的人,有袁世凱之孫袁家藝、俞季虞(蔣經國助手),香港女富翁龔如心父親龔云龍。為了運載更多的人,這輛本只能核載500人的船上擠滿了上千人。為了應對超載檢查、躲避戰事,夜間航行不敢開燈不敢鳴笛。剛駛離吳淞口不久的太平輪,在無邊的黑暗中與另一艘大型貨輪建元輪相撞,兩艘客輪隨即沉沒。900多人喪生,僅有50多人生還,李浩民未能幸免于難,時年50歲左右。 ![]() 王淑貞在報紙上看到丈夫罹難的消息,一時難以接受,她甚至雇用飛機到失事海域搜尋丈夫的身影,可惜最終一無所獲。 大難臨頭各自飛,丈夫的離開讓王淑貞嘗盡了人情冷暖。從未經過商的王淑貞不懂得如何接管丈夫的生意,13個孩子年紀尚小,曾經生意上的伙伴都不愿接這個燙手山芋,曾經富裕的家庭瞬間陷入了絕境。 當時李昌鈺十來歲,還和每天一樣上學下課,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學費不能按時交了,還要與兄弟姐妹共用一個書桌,衣服褲子都要兄弟間相互穿,節假日還要賣報紙沒了自由的時間,這才懂得母親的艱難處境。 面對這一切,王淑貞沒有放棄,她告訴自己:“我不會經商,也沒有工人的技術,但是我有一把子力氣啊!”她每天早出晚歸,從“大家閨秀”成為了“全職幫傭”,她幫有錢人家帶孩子、洗衣做飯。曾經那雙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手,硬是在艱苦的生活中磨出了一手老繭。 日子都快窮的揭不開鍋了,張淑貞還堅持要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當時她們住在臺灣桃園區荒蕪的郊外,可孩子們都在市區上學,每天光著腳丫要走好幾十里路,條件雖然艱苦,但是13個孩子沒有一個人因為家境窘迫而輟學。 生活雖艱苦,但王淑貞卻給孩子們精神上的“富養”,主張以理服人,她常說:“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身體力行地示范為人要善良,自己家吃完上頓沒下頓,但還會把米借給別人。告訴孩子們做人要刻苦、堅強、善良。這些潛移默化的教育為之后孩子們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道德基礎。 ![]() 從警官學校畢業后,李昌鈺成為一名巡官,待遇工作都不錯。王淑貞卻對兒子說:“你還要繼續往上讀,碩士不夠,還得把博士讀出來。”李家的13個孩子,在母親咬牙堅持的那十多年里,成為了13個博士,這個壯觀的景象絕對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跡。他們畢業后分別成為科研學者、商人、設計師、工程師、藝術家、廣告師、證券工作者、IT精英。 其中最為著名的還是華人刑偵專家,有“東方福爾摩斯”之稱的李昌鈺。“我當警察的時候,什么連環殺人犯、血腥的兇案現場,我都司空見慣毫不畏懼,但唯獨媽媽要生氣,讓我害怕”。可見王淑貞對孩子們的家教之嚴格。 王淑貞愛國,不是說她拒絕洋貨,不說外語,她是要讓孩子們銘記自己的根永遠在中國。王淑貞曾說:“你們可以去海外發展,但有一點必須要記住,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 1998年,李昌鈺因為破獲多起奇案和名案,在美國警界知名度大增,被任命為美國康州警政廳廳長,起初李昌鈺并不想接受這次任命,作為母親,王淑貞對兒子的告誡是:你做廳長不是為你自己,是為中國人打開看世界的通道。”聽到了母親的規勸,李昌鈺才接下任命,成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級警界最高職位的華裔首長。 ![]() ![]() 平常在家,她與子女們交流,還會堅持用江淮官話如皋方言,一方面身在異國他鄉聽到鄉音解鄉愁,另外一方面是提醒子女們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一個母親有多偉大,可以從她為兒女迸發出多大的能量時看出。王淑貞的文化水平相當于初中學歷,1959年,她已62歲高齡,為了去美國與子女們團聚,硬是靠著死記硬背,通過了美國移民局的英語考試,拿到了永久居留證,花甲之年,在短時間內熟練的掌握一門外語,除了驚嘆王淑貞的勤奮與天分,她為見上孩子們而付出的心力與愛,更令人欽佩。 ![]() 李昌鈺一家回家鄉與母親雕塑合照。 在王淑貞100歲大壽時,子女們問她想要什么生日禮物,她說:“我什么都不要,只希望如果有機會,給家鄉的孩子們造所學校”。 ![]() 小女兒李小楓與兒子李昌鈺。 然而家鄉的小學已經建好,她卻還沒來得及看上一眼。2003年3月6日,106歲的王淑貞在美國紐約逝世。葬禮很隆重,禮遇也極高,美國很多州的警察都組織了禮隊。出殯的時候,摩托車開道,美國人都在向一個中國老太太致敬。殯儀館老板說:“我們家三代從事殯儀館,從未見過規模這么大的葬禮,當地很多華人都說感覺做中國人好光榮。” 王淑貞生于光緒,長于民國,成于共和,逝于21世紀,這位跨越歷史長河的中國老人,在愛情和婚姻里扮演著賢妻角色,在家庭中閃耀著良母的光輝,以瘦弱的肩膀扛起養家糊口的重擔。她言傳身教,讓13個孩子在苦難的生活中,給予子女們無限的勇氣去抗擊生活,主宰人生。作為中國人,期頤之年仍心系祖國教育,令人動容。 時代的楷模有很多,王淑貞一定是其中耀眼的一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