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來提倡挫折教育。我對挫折二字有極其深刻的體會,平時也特別注意觀察周圍的兒童以及家長是如何進行子女教育的,另外對意志力培養(yǎng)(抗挫折是意志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所以,也想談一下我的認識和理解。
首先,在咱們中國,嬌生慣養(yǎng)一味寵著孩子的不在少數(shù)。每個人一生早晚總要經(jīng)歷挫折,估計這也是為什么過節(jié)過年大家的祝福語里總愛用萬事如意吧,因為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越早經(jīng)歷挫折是越好的。
如果小時候及讀書時太順的話,真的不是太好的事,走向社會后面對復(fù)雜的社會和不確定的人生,萬一遇到較大的挫折或打擊,將是很致命的。所以,從抗挫折這點來說,并不是年級越大就一定越強,從新聞中我們可以得知得抑郁癥及自殺的多是大人。
要進行挫折教育,個人認為首先應(yīng)該徹底弄清楚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人們所遭遇的壓制、阻礙或失敗,導(dǎo)致了失望、痛苦、沮喪、不安等情緒反應(yīng)。所以,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挫折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人的心理和情緒反應(yīng),對于意志力強的人來說,愿望沒有滿足不一定是挫折,因為他可能并沒有感到失望和痛苦。
作為家長,孩子的情緒反應(yīng)和心理狀態(tài)我們是無法直接控制的,所以只能從外界進行干預(yù),能進行的就是一個方面就是選擇是否滿足孩子的愿望或要求,以及如何去滿足。這一點,家長本人肯定更有發(fā)言權(quán),因為您更了解孩子的需要和耐受度,外人無法給出十分具體的方案,只能給一些提示供參考。
其實,讓孩子產(chǎn)生挫折感是很容易的。但是,就像所說,如何把握度。這個,我認為關(guān)鍵還是要看孩子要求和請求的合理性、必要性和有用性。另外,循序漸進,不要太刻意而為之,畢竟童年的快樂和天性教育也很重要。
舉個例子,比如他特別愛吃糖,也可以設(shè)置延遲滿足,比如,下午再給吃,或以獎勵的方式給出等,總之讓他感覺到這是他的堅持、努力或者忍耐而得到的結(jié)果,慢慢得應(yīng)該就能體會到一切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需要通過一定的付出才能得到的,長大了也自然能感受到您的良苦用心。
另外,體育運動是鍛煉孩子耐受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建議也是循序漸進的進行。總之,個人認為,挫折教育沒有固定的方法可循,孩子的每項請求、愿望或者要求可能成為一個培養(yǎng)的機會。而提出好的問題是成功的一半,有越多越多像您這樣重視挫折教育的家長,相信咱們中國的未來會更有希望。
最后,預(yù)祝您的孩子健康、茁長、快樂成長!從小就有一顆堅強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