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里的人,越來越少了。 青磚褐瓦,斑駁的土墻,依然挺立的幾棵老棗樹……老屋依舊在,而老屋里,只剩下祖母孤身一人。 曾幾何時,歡聲笑語充盈老屋。曾祖父那臺古老的收音機里傳出“嘰嘰喳喳”的唱戲聲,祖母咣咣當當在廚房忙碌,父母和叔叔們也各自干著自己的事情,而我和表弟表妹們,則在寬大的院子里變著法子玩耍嬉戲。檐下,燕子們低吟細語;屋后,石榴樹靜靜開花結果;墻頭,仙人掌無聲守護。 曾祖父是一個倔強的老頭兒,他做木工做了一輩子,聽戲聽了一輩子。七十多歲的時候,曾祖父堅持不要兒女在身邊伺候,自己每天早起、做飯、種田,自己養活自己。我上大學三年級那年的寒假,曾祖父與世長辭,享年84歲。在整理他的遺物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了壓在床下的我和弟弟小時候考試優異而獲得的獎狀,頓時明白了曾祖父的驕傲所在。 祖父是一位醫生,大醫仁心。60歲退休后,祖父閑不下來,在鄉間開了一間診所,繼續發揮余熱。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信得過祖父,前來看病者絡繹不絕。而祖父,也是來者不拒,悉心問診,盡力看病。對于那些家境困難者,甚至自己貼補醫藥費。積勞成疾,70歲未到,祖父便癱瘓在床,動彈不得。兩年后,祖父也離開了我們。在他的追悼會上,我看到了他所獲得的尊重和敬仰,也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曾祖父走了,祖父走了,我的父輩也早已搬離了老屋。 如今,老屋已經破舊不堪。所幸的是,那幾棵棗樹還在,那棵石榴樹還在,墻頭的仙人掌還在,祖母還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