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作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和致殘的第一位原因。卒中因其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嚴重影響患者軀體功能,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急性期應用量表衡量神經功能缺損或特定的身體功能,可以指導急性治療決策,并預測后續治療方案和長期結局??祻推谕ㄟ^評估患者殘疾程度,可以指導康復治療。隨著大量卒中量表的出現,如何合理選擇和應用測量工具尤為重要。本文介紹常見的卒中量表的概況、臨床應用價值及不足,以期有利于臨床實踐。 1.1 概況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是1947年格拉斯哥大學的Graham Teasdale和Bryan J.Jennett兩位教授提出的,為臨床醫生評價患者昏迷深度提供了客觀、準確的評價指標,是目前用來評估患者腦損傷使用得最廣泛的一種生理評估標準,并應用于患者的預后判斷。主要指標為:①睜眼活動;②運動功能;③語言活動??偡?-15分,輕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分數越低表示意識障礙越重。 1.2 臨床應用 GCS最初設計用于住院治療及外科手術時對昏迷患者連續的評估,目前GCS已普遍用于對院前、急診及住院患者的精神狀態的評估,并能預測神經功能結局和死亡率。GCS量表因其方法簡單、客觀、實用,對臨床有較高的指導價值。入院時GCS<6分是腦外傷患者發病2周后出現死亡的高危因素,其敏感度為98.3%,特異度為82.4%。GCS目前被認為是評價意識水平比較好的結構性評價方法,并廣泛應用于研究和重癥監護中。國外研究發現,入院時GCS高得分是卒中患者發病5年生存的獨立預測因素。國際腦外傷協會(International Brain Trauma Foundation)建議給予院前GCS≤8分腦外傷患者氣管插管,以降低死亡率。有研究發現GCS還可應用于有機磷中毒患者并發癥及不良預后的預測。 1.3 不足 然而,GCS也有其不足之處,GCS自其創制至今,從未做過修改。Linn等發現GCS更適于預測55歲以下患者的死亡;有研究發現相同的腦損傷情況下老年人GCS得分比年輕人高,這可能與老年人在遭受腦部損傷時炎性反應、腦腫脹及血管反應較青年人遲鈍有關。因此,有學者建議設計專門針對老年患者的GCS或設計一個系數計算器對老年患者的GCS結果進行校正。 2.1 概況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是1989年Thmos等為急性卒中的治療研究提出的神經功能檢查量表,包括15個項目。它是從3個量表(Toronto Stroke Scale,Oxbury Initial Severity Scale,Cincinnati Stroke Scale)中選取有意義的項目進行組合, 包含每個主要腦動脈病變可能出現的神經系統項目,增加了兩個精神狀態檢查項目、感覺、瞳孔反應和足底反射項目。該量表應用簡便, 經過簡單的培訓,可以被醫護人員快速掌握,可1d內多次測評。不同文化工作背景的測評者之間的重測信度沒用顯著差異,醫護人員可以快速準確地評估患者卒中相關神經功能缺損,并利于醫生之間的病情溝通。NIHSS是在日常臨床和試驗中應用最多的卒中功能檢查量表。 2.2 臨床應用 NIHSS為監測患者神經功能變化提供了一個敏感的工具。NIHSS得分變化2分或更多常提示患者的臨床狀態出現重要變化。NIHSS目前廣泛應用于溶栓的決策和溶栓后預后的判斷,2013年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美國卒中協會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療指南將NIHSS評分>25分作為靜脈溶栓的相對禁忌證。萬錦平等研究顯示,深部腦出血轉化提示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后神經功能結局不良,發病時NIHSS是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發生深部出血轉化的獨立危險因素,這對溶栓的決策起到指導作用。另一項研究顯示發病至溶栓的時間與溶栓時NIHSS得分的乘積是卒中臨床結局的獨立預測因素。NIHSS評分可以預測卒中7d和90d的臨床預后,進而指導患者制訂長期康復及護理計劃。NIHSS與卒中的某些并發癥具有相關性,一項研究試圖應用NIHSS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困難的風險,發現NIHSS評價吞咽困難具有高敏感度 (88%)和高特異度(85%),NIHSS可以為患者選擇最佳進食途徑提供參考。Almeida等回顧分析了159例卒中患者,肺炎患病率為32%,經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發現入院時NIHSS是卒中后肺炎的唯一獨立預測因子(95%CI 1.049-1.246,P=0.002)。 2.3 不足 盡管NIHSS得到廣泛應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問題。①NIHSS對后循環卒中不敏感,后循環卒中患者多表現頭痛、眩暈、惡心及軀干共濟失調癥狀, 這些項目常被NIHSS漏掉,可導致重型后循環卒中患者的NIHSS得分為0分。 ②NIHSS的某些項目信度受到質疑,表現出較低的測量者之間的一致性。其中面神經麻痹、共濟失調、意識水平、構音障礙和凝視項目的信度較差,會出現不同測評者因對評分理解的差異而影響評分結果的一致性,不利于病情的交流和治療方案的選擇,有研究者因此設計了改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odifie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mNIHSS),與傳統的NIHSS基本結構相似。對意識水平和感覺項目評分進行了簡化,剔除了共濟失調、面神經麻痹和構音障礙信度較差的項目。改良后的量表采用較少的項目和簡單的分級,在臨床應用中耗時更少且簡便,整體和每個項目均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③NIHSS評分偏向于左半球,相同的梗死體積,左半球梗死的NIHSS評分會大于右半球,NIHSS會低估右半球卒中的嚴重程度。有研究發現左側卒中患者NIHSS得分比右側的得分平均值高4分。④NIHSS可能不適用于腦小血管病,缺少對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合并皮質下梗死和白質腦?。?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的常見癥狀如認知減退及步態異常評價的項目,美國一項研究顯示NIHSS評分不能反映CADASIL慢性、彌漫性小血管病變引起的神經功能缺損和臨床嚴重程度。目前除了NIHSS之外,還有很多與其功能相似的神經功能評價量表,例如專為大腦中動脈卒中設計的歐洲卒中量表,比NIHSS在臨床應用更簡便及信度更高的斯堪的納維亞卒中量表(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但NIHSS已經被全球的卒中專家應用了20多年,很多早期的卒中試驗也是應用的NIHSS,它作為目前最為公認的可靠、有效、敏感的神經功能評價量表,仍將繼續被廣泛地使用。 3.1 概況 Barthel指數(Barthel index,BI)由美國的Florence Mahoney和Dorothea Barthel于1965年發表,包括10項內容,滿分100分,每個項目分為4個等級,用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定量評估,分數越低說明殘疾越重,越是需要護理幫助。BI內容全面,計分明確, 操作簡單,靈敏度高,面對面及電話測評均表現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在臨床應用中,BI被用作評估基線殘疾水平,協助制訂康復治療計劃,量化康復后的功能改變。BI作為功能結局指標廣泛用于卒中臨床試驗,使用率僅次于改良Rankin量表。 3.2 臨床應用 Barthel指數不僅能夠評估當前卒中患者的殘疾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還可用于預測將來獨立生活能力。一項納入206例卒中患者的研究,分析出院時BI中10個項目對患者卒中5年后康復結局的預測價值,經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發現獨立穿衣(OR 5.22,95%CI 1.85-14.76,P=0.002)和獨立洗澡 (OR 8.10,95%CI 3.40-19.32,P<0.0001)是患者卒中5年后BI≥95分的獨立預測因子。因此出院時通過簡單評估這兩個項目可以預測患者的長期獨立生活能力,進而幫助醫生采取有效康復措施。Kwakkel等研究顯示,早期測評的BI得分能夠很好地預測6個月時臨床結局,并且BI得分可以最早在發病5d時預測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最終結局。一項Meta分析也提示,BI及改良Rankin量表是預測患者長期臨床結局很好的工具。 3.3 不足 ①BI僅評估了一些關鍵的日常生活活動及特殊的功能缺損,很多與日常生活和獨立能力相關的項目未包括在BI中,如語言、認知、視力、情感障礙及疼痛,例如一名重度失語患者可能BI完全正常,但獨立生活能力不完全。②BI存在“天花板效應” ,表現很大部分病例出現滿分,這會導致BI對患者重要的臨床改變表現不敏感。③BI在用于卒中急性期時出現“地板效應”,即急性期很大部分病例出現低分。大多數卒中患者, 即使是輕型患者,在卒中急性發作的最初幾個小時,由于疾病原因或是遵照醫生要求而臥床不能行走,導致初始BI得到低分。因此BI不推薦用于評價急性卒中患者。
4.2 臨床應用 mRS一直被批評主觀性較強,測評者之間一致性偏低,因此Wilson等提出結構化面試(structured interview)可以提高mRS的信度,通過結構化面試,一致性達81%,κ為0.74,但其電話測評的信度較差。新的簡化版的Rankin量表(simplified mRS questionnaire,smRSq)于2010年被提出,測評問題更加簡化,受試者或者看護者只需要回答“是”或“否”即可完成,與mRS相比有了進一步的改進。該研究發現,smRSq量表測評者之間總的一致性為78%,κ=0.72(95%CI 0.58-0.86),κw=0.82(95%CI 0.72-0.92)。2011年進一步修訂的簡化版的smRSq,將3-5分的提問問題更加具體。修訂后smRSq量表內部一致性為78%,κ=0.71(95%CI 0.58-0.86),κw=0.86(95%CI 0.79-0.94),smRSq電話測評也表現出很好的信效度。Bruno等為進一步驗證smRSq,分析它與卒中梗死體積之間的關系,按體積將卒中分為兩類:腔隙性卒中 (體積<6.28cm3)和體積大于6.28cm3的卒中。發現腔隙性卒中(中位數1)的smRSq分值比體積更大的卒中[中位數4,r=0.68;R(2)=0.46;P<0.001]的分值更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變體積與smRSq密切相關。smRSq量表具有出色的信度和效度,顯示出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4.3 不足 ①mRS結構簡單,僅包含6分的項目,分級少導致其測量者間的信度較差,這需要加強測量者的培訓及改良測評流程來提高信度。②同BI相似, mRS同樣不適用于急性卒中,因為患者發病后幾小時常臥床治療,mRS評分可達4或5分,此時的結果不能真實地反映卒中嚴重程度。 卒中量表的合理使用,對于急性期和恢復期卒中患者的病情評估很重要,沒有單一的量表可以描述和預測所有方面的內容。GCS量化患者意識障礙狀態,判斷卒中嚴重及預測預后。NIHSS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卒中神經功能缺損狀態的評估和預測判斷預后,指導溶栓的決策。BI和mRS為日常生活能力的判定指標,用于制訂康復護理計劃及評價康復治療的效果。在量表的選擇上,應當考慮信度和效度,各卒中量表的適用范圍及優缺點,結合患者人群和研究目標, 在全面神經系統查體、獲得詳細準確的病史及影像學資料的基礎上合理選用。
|
|
來自: jiangzhehan >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