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時候的大臣于成龍是有名的清官,他有兩個綽號,一個是“半鴨知縣”,一個是“ 于青菜”。 于成龍擔任武昌知府的時候,有一次他的兒子從山西老家到湖北來看他。跟心愛的兒子 久別重逢,于成龍當然非常高興,但是他并沒給兒子準備點好吃的,每頓飯照舊還是青 菜豆腐。兒子要離開武昌回家的時候,于成龍窮得拿不出幾個大子兒,更別提給兒子準 備路上的吃穿用度了;正趕上府衙的廚房腌了一只鴨子,于成龍便把鴨子切了一半,叫 兒子帶著路上吃。也有人說這件事是于成龍在廣西羅城當知縣時發(fā)生的,所以大家給他 個綽號叫“半鴨知縣”。 至于“于青菜”,則是因為于成龍?zhí)焯齑植璧垼D頓豆腐青菜,久而久之轄地軍民都 知道于大人府上光買青菜,極少沾點葷腥,大家叫他“于青菜”,既是善意調(diào)侃他的儉 省,又表達了對這位清官的尊敬。于成龍把吃青菜的習慣帶到了福建按察使任上,帶到 了直隸巡撫任上,也帶到了兩江總督任上。他在江寧的總督府衙門后有幾棵槐樹,葉子 稀稀拉拉的,那是因為總督府不舍得買茶葉,沒事兒就揪槐樹葉子泡水喝。 在青菜總督的言傳身教下,江寧城養(yǎng)成了厲行節(jié)約的新風氣:士大夫們飲食開始搭配粗 糧,沒急事出門不用車轎,著裝也不很講究華麗氣派了。大家都說于青菜當總督的時候 ,是江寧官吏最廉潔勤勉、老百姓生活最安居樂業(yè)的時期。 康熙二十三年,于青菜病死在兩江總督任上。僚屬們清點他的遺物,只得碎銀子三錢, 銅錢兩千個,衣箱里還有一件袍子,床頭擺著幾罐咸豆豉……康熙皇帝評價于成龍“實 天下廉吏第一”。 |
|